2020冬至夜的溫暖優秀作文

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個寒冷的冬至夜,一家人聚在一起才最溫暖。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20xx冬至夜的溫暖優秀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冬至夜的溫暖

冬至一到,三九嚴寒開始了。冬至的前夜,我們叫冬夜,是一年中最漫長的寒夜。在農村常聽老人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所以每年冬夜,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花生、葵花子、炒豆子……吃得開心,睡得也香。

我是住校生,沒事又不好請假回家,看來冬夜要在學校里過了。冬夜那天,北風呼呼地刮在臉上,像刀割一般。前一天還在樹上飄零的幾片梧桐葉,再也停留不住腳步,紛紛逃離那凌風的高高枝頭,投入大地媽媽溫暖的懷抱。從中午開始,就陸續有家長來校看孩子、送東西。我想:今天爸媽都上班,家裡不會有人來看我了,我真的得凍上一夜了。

晚自修時,同學們再也沒有心思看書寫字,紛紛拿出自己家裡送來的食品,那份喜氣早已流露在臉上。只有我和幾個路遠的同學坐著發獃,班長凱玲走過來,手上捧著瓜子,送到我面前說:“章夢婷,這些瓜子給你嘗嘗吧。”沒等我說謝謝,同伴宇芳和林平也送來了她們父母買的花生、炒熟的玉米粒……我感動得要掉眼淚。這時,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來了。雖然圍著圍巾,但她的臉被寒風吹得通紅。我知道王老師她昨天剛值過班,今天晚上不用來學校的呀?只見她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提了一大包東西,同學們的這一幕早已映入老師的眼帘,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老師走上講台,放下手裡的東西,對同學們說:“今天是冬夜,我們大家一起來吃花生,過過節吧!”老師特意給我捧了一大捧花生,再給四十多個住校生每人分了一大把,隨後又表揚了那幾個關心別人的同學。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猜老師給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著白胖子。”那種特有的熟花生的香氣瀰漫了整個教室,窗外雖然寒風襲人,教室里卻暖氣十足。

那一夜,我覺得特別暖和,睡得也特別香、特別甜。多么難忘的冬夜。老師啊!您就像冬夜裡的火爐,把自己燃燒得旺旺的,然後給我們無盡的溫暖。

篇二:冬至夜的溫暖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不同地區對於冬至夜有不同的習俗。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而我們這裡確實要吃羊肉燉湯。

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去菜市場買回來了新鮮的羔羊肉,帶骨頭的估計有十幾斤呢。還買了芹菜、蘿蔔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菜。羊肉經過簡單的清洗就開始在滾水裡面燉了,還加了很多我叫不出名的香料。羊肉在國利蹲著媽媽和奶奶又開始忙別的了。準備這其餘的各式菜餚。

快到中午了,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到了,大家高興的圍坐在一起聊著家常。

“開飯啦!”在我的歡呼聲中,熱氣騰騰的羊肉蘿蔔湯上桌了,上面撒著翠綠的香菜誘人極了。還有媽媽做的松鼠魚,油門大蝦,乾煸四季豆等等。每人先來一碗羊肉湯,在這個冬至的日子大家都要補一補,蓄積能量,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一家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的度過一個溫暖的冬至夜。

篇三:冬至夜的溫暖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晚上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為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糰”,因為有“圓”又有“團”,表示著“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戶戶合家團圓。

那么冬至日還有什麼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為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後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後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裡暗暗地在想:冬天終於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著想著,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溫暖的冬至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