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習俗小學生日記500字

我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中秋節、春節、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名愛國詩人屈原,他得知百姓遭難後,五月初五這天,他便跳下了兇猛的激流中。百姓知道後,為了不讓海底的動物傷害屈原的身體,就扔下粽子給它們。於是,人們把這天叫做“端午節”。

端午節的粽子是不可少的,到了端午節這天,我們都買好了材料,有:鴨蛋黃、肉、綠豆……許許多多材料。我們先把粽葉洗乾淨,再將所有材料放在桌上,仿佛要做一份美味的大餐。接著我們把糯米鋪好,然後將所有的材料放進去,再鋪上一層好了。做好後,就用粽葉把它們包好,再用草線給捆好就行了。

我們將許多的粽子放進鍋里,到五小時就出鍋了。我聞著那香味,可謂“天下美食”。那香味瀰漫在整個屋裡,甚至飄到了全世界,將美好的祝福送給了他們。我覺得那味道無法形容,我連忙解開草繩,弄開粽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大口地咬了一大半,“簡直太好吃了”,我讚嘆道。那裡面的材料好吃得簡直無法預料,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連吃了兩個,都還想再吃,它們像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吸引著我,使我越“吃”越想“吃”,又像一朵香氣撲鼻的花朵,使我越吃越香。

傳統節日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又像沙漠的沙子,但我更喜歡端午節,更愛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