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端午節日記三篇

篇一

今年的端午節來到了,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畢之後,我就跑到廚房看奶奶包棕子。

來到廚房,只聞見一股粽葉的香味。我來到奶奶的身邊,問:“奶奶,什麼時候能包粽子呀!“奶奶說”不急,讓粽葉多浸一會兒,不然太多細菌,吃了不好!“過了幾個小時,奶奶揭開了鍋,霎時,廚房裡香味瀰漫。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粽葉圍成漏斗形,再往裡面塞上一些糯米,然後往裡面塞上幾塊用醬油等醃製過的肉,再放上幾粒紅豆,再灑上一些糯米,塞緊,最後再用繩子裹得緊緊的。接著,奶奶又包了蛋黃的,綠豆的。。。。。。看著這些包好的粽子,我心想,“原來包粽子這么簡單,我也來試試!“於是,我幹了起來。

依樣畫葫蘆,我先把粽葉圍成漏斗形,再往裡面放上米。“哇“我一不小心把米全都給灑了。只能重來了。

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放好米,再放肉,小心翼翼的再加米,把粽葉裹上。“咦?怎么打結?”我無奈得望著奶奶。“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吧!”奶奶笑了笑,接過粽子幫我打好了結。。。。。。。

大功告成!終於,我又包了幾個小的可憐的粽子一起放在鍋里煮。

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一向不愛吃粽子的我今天卻吃了很多,我覺得今天得粽子特別香,味道好極了!

篇二

端午節,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端午節,一個令人歡喜令人憂的節日。還記得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么?還記得他抱石投江前說過的一句話嗎?“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會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二葬身於江魚的腹中。又哪能是自己高尚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多么堅強的話呀!裡面包含著多少怨恨,多少期盼呀!

我們杭州過端午,就跟平常過日子一樣,但有一件東西必不可少,就是吃粽子了。

這幾天,爸爸公司里發下來不多不少正好十個粽子。今天早晨,我下樓吃早飯,奶奶給我挑了一個蛋黃鮮肉粽。只見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然後打開煤氣,在鍋里放了一些溫水,最後打開火,蓋上鍋蓋。在“撲通撲通”的響聲中,十五分鐘很快過去了,我輕輕地碰了一下鍋蓋,“哎呦,好燙呀!”我立刻大喊大叫起來。奶奶聽到了,趕快跑進廚房,一邊心疼地撫摸著我的食指,一邊快速地打開鍋蓋,接著捏了捏粽子說:“已經熟了,自己拿出來吃吧!”我小心翼翼地拎起粽子的一角,兩手拈著放進了碗裡,吃力地解開粘手的、七繞八拐的繩子,接著打開了沾了我一手水的粽葉。剝下了粽葉,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往嘴裡送,吃得津津有味,粽子一點都不膩,反倒有一絲鹹味兒,真是人間的美味呀!

篇三

節日生活里總是充滿了樂趣,它們像繁星點點閃爍,在我美好的記憶中,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回憶。那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媽媽到外婆家包粽子。

我們來到外婆家,進門一看,糯米和粽葉都準備好了。粽葉泡在水裡,碧綠碧綠的,糯米每顆都圓潤飽滿,潔白純淨。旁邊的盤子裡還有餡料,紅棗,黑米,鹹蛋黃,紅豆,鹹肉。。。。。。真是應有盡有,把頭伸過去一聞,頓時感覺香氣四溢。再走進廚房,外婆已經坐在那裡包粽子了。粽葉和糯米在外婆靈巧的雙手下沒有多長時間就變成了一隻只飽滿的粽子,那粽子好像在說:“快看我多好看,快來吃我吧!”

我把手洗乾淨,坐在桌子旁邊躍躍欲試。外婆看我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先給了我一片粽葉,又自己也拿了一片,開始手把手地教起我。一開始,外婆正教我怎么把粽葉疊成一個錐形的時候,我那底下老是有一個小洞,手一松,糯米就會流出來,怎么包也包不起來,外婆教我了一個竅門:把小洞用手堵住,用一小段粽葉在那裡打個小結,糯米就不會露出來啦!我用這個方法做了以後,果然不流出來了。包好之後,再把粽葉上的“蓋子”把“露天屋頂”給蓋上,用繩子捆起來,最後的死結我不會打,只好讓外婆來打。一盤粽子包好後,被我們目送進了蒸爐。過了一會兒,打開蒸爐,只見熱氣騰騰,幾隻粽子來到我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把繩子解開,撥開粽葉,露出潔白的糯米,我用筷子插著,一邊蘸著白糖一邊吃,那味道真是好吃到沒話說!一進口,糯糯的,甜甜的,還有紅棗的清香。我胃口大開,一下子吃掉了三個!

那次端午節的快樂和甜蜜至今留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