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說,端午節到了,我們去買些粽子吃吧,頓時冒出幾聲,“行行”。我說:“今天還不是端午節,買粽子幹啥?”我媽媽說:“對呀,還沒到,這樣吧,我們今天先買些荷包等辟邪的東西準備一下,明天是端午節。”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說先給我們買幾個讓我們嘗一嘗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邊吶喊助威,同意同意,雙手贊成、“哈哈,這是多么有規律的吶喊聲啊!我媽媽無奈,只好帶著我們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後,媽媽給我們一人買了一個荷包,聞起來讓人精神氣爽,我們買完以後眼睛尖鼻子靈的表妹看見了買粽子的,我們都還在那裡挑辟邪的東西,陸續我和我媽媽看見了,我們到了那裡買了5塊錢的,拿回家裡後,我們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我們也幫助爸爸媽媽掛開了辟邪的東西,心中也頓時踏實了許多,就這樣,6月6日到了。

一個正式的端午節到了,這一天,我們早早的起來,媽媽主動帶我們買了許多粽子,我回家後,邊在哪裡吃粽子,邊讓媽媽給我們講端午節的故事,那是一年的6月6日,壞人追殺屈原,結果屈原跳河*,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節都把粽子放到水裡面,讓魚兒吃,這就是故事的由來,我們吃完粽子以後,媽媽說:”我帶你們出去,“我們說:”去那裡,“媽媽說:”去看龍舟比賽,我們走到了那,龍有十幾條,好像都是來自各村莊,我到了那裡,各個選手還在準備著,比賽隨著裁判的一聲槍響開始了,擂鼓響了起來,大家都在用力的劃,我們村的了第二名,比賽太精彩了。

這就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

篇二: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陽光燦爛特熱,但絲毫不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

大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過節日的東西。有艾草、菖蒲、雄黃,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過節。快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現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寶劍”,有幾戶人家的門上還插著幾根艾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東西是乾什麼用的?”媽媽輕聲地說;“這是用來辟邪的,希望家裡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看見鄰居媽媽在擺弄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就湊過去看了看,原來是在做香囊。她們把大的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鍊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長大。小孩們看著這些漂亮的香囊開心極了,還到處展示。快到中午12點了,家裡有小小孩的人家拿來雄黃酒,用手指沾了一下,塗在小孩的頭上、耳朵上。聽大人們說這也是辟邪。接下來就是享受美食的時刻了。媽媽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個粽子,蘸了一點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外婆給我講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他在極度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詩人62歲時)農曆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江。當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後紛紛趕著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南朝梁時吳均《續齊諧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據說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楝葉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為蛟龍是害怕楝葉、蘆葉和五彩絲的。”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據說就是這一緣故。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我真愛端午絕啊,你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