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粽子為主題的作文範文

1 粽子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瞧!那一個個翠綠粽子多么饞人:那翠綠的粽葉,糯米特有的芳香吸引著我。那一盤盤美味佳肴散發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芳香,那芳香使你垂涎欲滴。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勞動成果吧。你看那翠綠的粽葉上有一條條的細紋,似乎是大自然的藝術家刻上去的精美花紋;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似乎正等著我去將它們裝進粽葉;那一顆顆甜絲絲的蜜棗也似乎要跳進粽葉去。看到那翠綠的粽葉、香甜的蜜棗和飽滿的糯米,我迫不及待的包了起來。

首先,我將一片粽葉捲成一個斗狀的殼來裝糯米,然後將泡好的糯米把斗克填一半,再放一顆似紅瑪瑙而又微微透明的蜜棗,最後用糯米把斗克填滿,用粽葉將粽子包好,再拿繩子捆緊,一個粽子便大功告成了。你看那三角形的粽子多么惹人喜愛,翠綠的顏色,引人注目的形狀……為了早點吃到粽子,我趕緊將粽子放進鍋里,大約過了10分鐘,我便嘗到了那鮮美的粽子。掀開鍋蓋,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粽子,包開粽皮,那乳白色的粽子散發出陣陣誘人得香味,那香味向我襲來,我咬了一口,頓時香味在我的味蕾上跳躍著,充滿我的心。香甜的糯米和蜜棗再加上勞動的味道變成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2 粽子

今天班隊課上要談粽子、吃粽子、說粽子。

“叮零零……”上課零聲響了,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了。同學們手裡拿著粽子正等待主持人發號駛令。

主持人先請幾位同學說一說“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麼線來包的?同學們也很積極,紛紛說了“大肉棕”是用深紅色線來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線來包的……說完了後,主持人一聲令下,同學們開始開動起來了。

有幾個同學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有幾個同學細嚼慢咽品嘗著;有幾個同學拿著一隻筷子插在粽子上咬著;也有的同學拿著勺子一勺一勺的舀著。我的同桌嗎,買了兩個,他辦了好心,把一個粽子送給了魯陽戈,他一會兒就吃完了,他看著別人吃,心裡不好受。過了一會兒,單老師來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攝對象,我看著鏡頭傻笑;汪陽拿著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別人給搶去了,又像三年沒吃飯……

吃完了粽子,我們該說粽子了。主持人一個一個的叫。有的說粽子的品種;有的說粽子的傳說;有的說粽子怎樣包紮等等,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談粽子、吃粽子、說粽子,讓我們對粽子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

3 吃粽子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說道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到包粽子,而在端午節這天,我家也會自己包粽子吃。

端午節早上,外婆和我媽先去採摘一些新鮮的竹葉,清洗乾淨——先放進熱水中煮一煮,同時將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好以後,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

每次外婆選取兩三片葉子,左右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裡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往裡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後用棉線綁住。一個粽子“寶寶”就誕生了。外婆喜歡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歡吃白粽;媽媽喜歡吃肉粽;外公喜歡吃黑米粽……哪些穿著綠衣裳的寶寶在爐火上煮著,還沒出鍋呢,空氣里就已經瀰漫著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饞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馬拿出來狂吃。

等到粽子出鍋後,我立馬就去拿了一個過來吃,我大口的咬了一口,真香啊,端午節吃粽子,真的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

4 包粽子

我在家沒事的時候,打開冰櫃,想拿瓶飲料,突然,我看到冰櫃里凍著的粽子,便想起那天我和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媽媽以前沒包過粽子,所以今天我和媽媽共同學習包粽子。我們先把材料準備好—糯米、粽葉、紅棗、花生。一切準備就緒,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顆大棗,然後又放了一些糯米蓋好。我心裡想,包粽子這么簡單呀,可是接下來我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小小的粽葉太調皮了,一點不聽我的話,當我捏住左邊,右邊開了;捏住右邊,左邊開了;捏住中間,兩邊又都開了。哎!這時我恨不得變成章魚哥!最後在媽媽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只是那形狀真有點對不起觀眾。媽媽其實包的也不怎么樣,我不想就這樣輕易放棄,繼續小心的包著粽子。因為這種堅持不懈的力量,我和媽媽終於把所有的粽子包完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感到十分幸福。

包粽子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同學們,你們也來感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吧!

5 粽子飄香

我愛吃粽子。

在我村的邊上有一片粽子葉地。快到端午的時候,風一刮,粽子葉們就會沙沙沙的響,好像揮舞著手臂歡迎村人採摘。

我家鄉的粽子不是糯米包的,是黍米包的。黍米是黃顏色的,產量不高。打下黍米的稈可以做笤帚。黍米分軟硬兩種,軟的和糯米一樣黏黏的,硬的和小米乾飯一樣。黍米不管軟硬,加上糖吃都很好吃。

每到端午那一天,媽媽就會采來粽子葉包粽子。黍米是早已經泡上的,包時已經吸飽了水。媽媽把粽子葉寬的一端變成錐形狀,先在錐底放幾個菜豆和一兩個棗,然後用黍米填滿錐形。媽媽用粽子葉尖的一端把錐形密封裹起來,再用玉茭皮撕成的線線捆綁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新鮮的粽子葉味從沸騰的咕嘟咕嘟的鍋里飄出來,誘人死了。我嘴裡的唾沫禁不住的豐富起來,我把它咽下去,一會兒,它又泛濫了。

終於粽子煮熟了。媽媽把粽子撈出來放在高粱桿做的箅子上空空水。我催促媽媽快點剝粽子。剝好的粽子冒著熱氣,黃橙橙的,媽媽挖了一大勺白糖放到碗裡端給我。好甜哪,真香。

媽媽包的粽子比較大,吃兩個就飽了。吃完粽子,要喝酸菜湯的,這有助於消化。

媽媽知道我愛吃粽子,所以包的粽子量大,夠我吃好幾天的。在以後的幾天裡,我是天天過端午節。

6 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又快要到了,每到這個節日,就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在端午節會吃我最喜歡的粽子。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而粽子也是這個節日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父母會在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煮粽子,經過一晚上的蒸煮,糯糯的粽子就煮好了,剝開粽葉,粽子散發出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味。那時的粽子大多是白粽,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口味,只是單一的糯米包裹在粽葉里,但是那也絲毫不影響粽子本身的香味。剛出鍋的粽子,沾上白糖,一口咬上去,甜到了心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也產生了很多的變化,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口味和花樣,更大地滿足不同口味的人們的要求。現在的粽子主要分為甜和鹹兩種。最常見的甜粽子是在裡面放入蜜棗,不用再沾白糖,整個粽子都已經有了甜味,還有很多人喜歡的紅豆粽,沾料除了白糖外還有更細膩的蜂蜜。鹹粽子的樣式也有很多,有鹹肉的,綠豆的,蛋黃的等等,每種口味都有喜愛的人。粽子的樣子也是各不相同,有以前類似於三角形的,有呈長條狀,還有的像圓柱形。

總之,人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把粽子這一傳統食物變成了更適合時代的美食。

7 端午節包粽子

端午節到了,一說到端午節我們就會想到粽子。是的,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很熱鬧,都在包粽子,今年我也要學包粽子。今天上午,我和弟弟一起在家裡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行了。

我看的都等不及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板栗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弟弟包的粽子了,哈!他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他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感覺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每年端午節都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8 和媽媽一起包粽子

吃過午飯,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聽到媽媽在外屋叮叮咣咣的忙活。我趴在門縫往外看,媽媽拿著一個大樹葉子在比劃。看媽媽那么認真,我也想加入。原來媽媽在學包粽子,那個大樹葉子是粽葉,用來包粽子的。

粽子這種東西我經常吃,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包粽子。只見媽媽把兩片葉子拿在手中,一眨眼變成一個小漏斗的形狀。我幫媽媽把小漏斗裝滿後,好像變魔術一樣,小漏斗變成了一個好像圓柱的樣子。雖然沒有超市了買的那么好看,可媽媽說她很滿意,第一次嘛,最起碼沒有露餡兒。我拿著線,幫媽媽把粽子綁結實了,第一個作品就算完成了。媽媽弄的粽子陷兒挺好看的,有白白的糯米,褐紅色的黑米,青色的葡萄乾,五顏六色的蜜豆,在粽子的中間我還放了一顆大大的蜜棗,想想都流口水。

今天我們只做了十來個粽子,媽媽說如果好吃的話,她就多做點兒,做不同的味道的粽子。那端午節我們就不用買粽子了,到時我們就帶著自己做的粽子,回來家陪爺爺奶奶過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