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讀書筆記

我最喜歡《風箏》這本書。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讓一張紙飛到天上去,最初有這念頭並將它實現的那個人的確了不起!

我不知道她是誰,或許那並不是一個人。或許是千百年後的子孫,才好不容易替祖先圓了這個夢!

但不管怎么說,到了我們這兒,我們充滿夢想的兒時,風箏已經很平常了,不算什麼創造了。只要高興,每個男孩,女孩都可以給自己弄個風箏來玩玩。現在的孩子大都是買現成的,而小時候的我們,當然是自己動手做。

除了要弄到較輕薄的紙張,譬如桃花紙不是太容易,其他方面,扎風箏的活兒還不算費勁。竹篾可以取自於破舊的竹椅,儘量劈得薄些,刮磨得光滑些。再就是剪刀和漿糊上的活了。剛糊好的風箏還潮濕,分量重,不宜放飛,要等漿糊幹了在說。

田裡有莊稼的季節,我們也能順著直溜的田埂奔跑。遠遠望去,小小的身影淹沒在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中,只看到花叢間一顆顆腦袋的黑點點滾來滾去。

風箏在空中飄來飄去,那么高,那么遠。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風箏不再是遊戲,而是一個兒時的夢,自由自在的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