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5篇

純粹的惡,高級的惡,本就有一種高級的美感,雖血腥殘忍,卻是一種畸形的賞心悅目,這是三觀不正的看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5篇,歡迎借鑑參考。

《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一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唐澤雪穗

我的願望是在白天走路。——桐原亮司

兩個主人公在全書沒有一句對話,但他們卻有著源於骨子裡的罪惡與黑暗的羈絆。雪穗絕望的童年,亮用至親的鮮血為她照亮。文尾雪穗說道,“惡魔不止一個。”我啞然,的確,惡花會開出惡果。

我承認他們之前有愛情,但若僅僅說是愛情,真是太淺薄了!那是一種超越愛情、親情的感情,令人敬畏、讓人悲憫。

在這個令人失望的世界裡,他們是彼此唯一的亮光。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雪穗一生都在“奪取”,看似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全然脫去了身上的貧民氣息,但她的心中從來沒有太陽,亮司孤獨地活了20xx年,心中只有愛和贖罪,他顯然還在漆黑的通風管中徘徊,一路走來手上沾滿數不盡的鮮血。無望卻堅守的悽美愛情與縝密冷靜的推理完美結合,我突然懂了什麼是白日盡頭無破曉。

他們罪孽累累,凌亂、壓抑和悲涼充斥著字裡行間,絕大多數同情雪穗的讀者在江利子事件以及殺掉善良的養母后放棄了立場,但我卻始終恨不起來。一個弒父,一個殺母,讓勁敵、養女甚至最好的朋友被強暴,陷害信任自己的夥伴,利用愛自己的女孩,他們為了彼此背叛全世界,只為完成一場鋼絲上的舞蹈。

十九年前就該插入心臟的剪刀,十九年後還是插入了,他毅然決然選擇自殺而保全雪穗。什麼都能犧牲的人,是因為早已犧牲了他們不能夠犧牲的了。讀後感·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從國小時代就能協作嫁禍、殺人,每次想到亮小時候親手在那個廢棄的大樓殺死父親,又從漆黑的通風管里摸索逃出,我心中恐懼就無限蔓延。

有人說亮只是雪穗的一個棋子,在她的指使下從事殺人、猥褻、xx、盜竊等罪行,甚至為了掩護雪穗而喪命,雪穗在他的屍體前一次也沒有回頭,簡直沒法原諒她。我卻認為這大錯特錯了,雪穗那樣善於偽裝的人,心是無盡的深淵,卻一直和顏悅色、平易近人,她無論裝哭,還是假笑,從來都沒有過冷漠的表情,可她這一次卻始終面無表情,我相信她幽靈似的背影后,一定是一張灑滿淚水的臉,她對亮的愛絕不少於亮對她的愛。

純粹的惡,高級的惡,本就有一種高級的美感,雖血腥殘忍,卻是一種畸形的賞心悅目,這是三觀不正的看法。雖然可憐她們兩個,我不想亮死,但他生命的結束才能儘早結束這惡之花吧。

綿延無盡的白夜之行,終將不可避免地走到終點。雪穗和亮的一生,從來沒得到救贖的希望。無論怎樣,上帝會原諒一切惡,願一切受傷的靈魂安息。

《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二

最近看完了《白夜行》,最後看到結局,我不寒而慄。東野在這本書里,絲毫沒有想要救贖的意思,也絕對不想在最後給故事黑暗的基調染上暖意,哪怕暖意只有一絲。同《秘密》一樣,東野絕沒有為了討好讀者而寫出美滿結局的心思,而中國讀者的口味卻又偏偏喜好大一團一圓結局,所以看完書之後,我的心情是糾葛的。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走路。"故事從一開始便是冰冷的基調,大致是用雙線一交一叉的方式展開,時間上也跨越了將近20xx年。雖然故事一開始就發生了兇殺案,但很顯然這不是本格形式的詭計。東野也在文中不斷地暗示各種詭計的前因後果,讓我們很容易就能猜出手法和幕後的黑手,東野掩蓋的只是最初的情形。與本書龐大的篇幅相比,當時的情形在小說中只能算是寥寥幾筆。隨著故事的展開,讀者的疑惑不斷加深,究竟是怎樣的動機,才能造成如此的結果。可是我一直看到故事的結局,仍然對動機存有疑惑,那樣的動機雖然可以解釋整件事情,但我仍然無法完全信服。

直到我看到小說最後一句話,我才完全明白了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動機。我本對世界仍有幻想,但世界卻還給我更黑暗的目光。最後一句話,是解讀整本書最為關鍵的鑰匙,其實東野只需要稍稍改動這句話,整本小說的基調,以及故事的動機便可實現完全不同的逆轉。但東野沒有這么做,或許是他覺得這樣能夠更好地反映小說的主旨,或許是他覺得絕對的悲劇才能給人絕對的警醒。或許並不是東野不想在最後救贖整個動機,而是這個動機已經墜入黑暗太深,再無救贖的可能。總之,這樣的動機的確讓我糾葛萬分。

很多時候,都面臨這樣的情形:外面下著大雨,可帶的傘卻被別人拿走了,此時該怎么辦?是等在房間等待雨勢的轉變,還是自己也順手拿走別人的傘?故事的主人公選擇了後者,而且他們拿走的不止一把傘。誠然,別人從他們身上拿走的,也不僅僅是傘;不,當他們去拿別人的傘時,他們的良心也被拿走了!這個世界的確有太多不公平,人人平等的話至少在現在我還看不到實現的跡象。如果別人對你造成了傷害,你為了彌補這個傷害,又去傷害別人,那你和傷害你的人又有什麼分別?既然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東西,就請不要再失去良心,失去一愛一,失去希望!

或許我這種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但就算是復仇,就算復仇成功,心中也永遠不會有滿足感,只有空虛和茫然。我們可以把一枚釘子釘入牆中,之後也可以把釘子拔一出來,但那個洞會永遠存在。就算是消滅仇人的肉體,也無法抹平內心的創傷,生命本來就是千瘡百孔的蘋果。我並不想宣揚以德報怨的思想,但在以怨報怨的時候,請不要傷害無辜的人。即使沒有太陽,也不要用仇恨,將天空染成白夜。

《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三

有些人的作品讀來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那裡你會感到閱讀的歡愉,好像凍的融化,花的盛開,會感受到愛與美,希望,比如那些精緻淡雅的散文,周作人,冰心,梁實秋,余秋雨,席慕容與張曉風。我想大多數作家都是如此吧。然而,另外一些人的作品就是截然不同的,魯迅的犀利黑暗痛苦,李承鵬,王小波,杜甫屈原,雖然冷峻,嘔心瀝血,也自有其偉大與令人敬佩之處。這次是我第一次接觸東野圭吾的作品。

全書的基調陰森灰暗,間或會閃現一抹亮色,但隨後更大更重的陰霾便壓上來,給我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與對人性的思考。

女性是東野圭吾長期關注的焦點。縱觀他的所有著作,不難發現裡面幾乎沒有散發人性光輝的善女, 多的是外表美麗而內心狠毒如蛇蠍的女性。罪犯也多為女性,這些女性形象有著共同的特點—— 惡女。 他筆下的惡女們,雖然確實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由於塑造出了一種勃發力量感以及角色本身的豐滿,反而產生了異樣的魅力,並且由於小說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敘述,因此讀者們對惡女產生的原因也有所了解,一定程度上對於角色的惡行也有所理解和寬容。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影視小說中很普遍,最受歡迎的角色不是正義英勇的男主角, 往往是邪惡的反派贏得了大多數人的青睞, 這大多是由於壞人表現出了人們受困於社會秩序、 道德等因素而無法在現實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情緒,但這並不意味著現實中大家的價值取向有問題。

愛在他們這裡是自私的,亮司和雪穗為了愛情,為了生存,殺害了一個又一個人,罪惡一旦開始,不再源頭上制止,便會像病菌疫情一樣蔓延,他們被人傷害,過早承擔了無法想像的痛苦,這樣的經歷使他們具有攻擊性,進而報復那些敵人。可是並不止於此,他們還傷害了那些無關的,善良的生命。聽美國舞蹈家鄧肯說過,一個孩子在他童年的時候認識到了什麼是美,他以後就會用一生去追尋美。那是童年的一片段預告海,那是真善美。而白夜行就是這句話的反面證明,看完之後,誰又能不為之感嘆惋惜呢?

摘抄: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一天中,太陽會升起,同時還會落下。人生也一樣,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會像太陽那樣,有定時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在太陽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裡。人害怕的,就是本來一直存在的太陽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四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這本書出版後引起強烈關注,讀者們也將這本書視作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

這本書看似是一部推理小說,實則用整個故事,描述的是桐原亮司和雪穗之間絕望的愛情故事。東野圭吾在描寫故事的時候,每個細節都會展現出來,讓讀者每一步都能猜到作案手法,然而在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完全找不到頭緒的是,最一開始桐原亮司和雪穗殺死當鋪老闆的原因,直到我讀到最後兩頁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的事情都是那時候種下的惡果。在沒有選擇的退路下種的惡果,在之後無望生活中,一點點開出了惡之花。整個故事,表現了一種社會的陰暗和無望的掙扎。我一開始並不理解桐原亮司和雪穗的黑暗,可是當你理清整個故事脈絡才知道,他們的一切也是出於無奈。

桐原亮司作為主角,一個隱藏於黑暗中的人,他的一切行為不過是為了保護雪穗。每天生活在目睹母親與男員工偷情的環境下,自己唯一的太陽就是雪穗了,一個高雅純潔的女孩,然而在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被自己父親所惦記、玷污著,我想桐原亮司的世界崩塌了,出於一種保護雪穗的心理而殺害自己的父親。之後桐原亮司為了保護自己和雪穗能夠生存下去,不得不把一些威脅到自己的人物殺害,甚至為了雪穗自己的欲望,而傷害別的女子。桐原亮司對愛情的要求不高,他只希望雪穗快樂,兩個人共同分擔這份感情,可以牽手走下去。但是從第一步走錯了,或者說別無選擇的走錯之後,他們的感情只能活在黑暗裡。桐原亮司默默的守護自己的女神,用自己的能力,為雪穗在黑夜中點量一盞燈。故事的結局,桐原將剪刀插進自己的胸口,用最後一絲力氣,也要將雪穗推上岸,桐原明白這段感情的絕望,掙扎了十九年,最後也逃不過悲劇的結局。桐原在與典子的交往中,雖然是帶有目的性的,但是後邊很多行為,也表現了桐原希望典子開心。桐原為了保護雪穗和自己,而接近典子,得取氰化鉀以及電腦資料信息,但在與典子交往的過程中,典子的單純與純潔的愛情,悄悄打動了桐原黑暗的心,桐原知道自己無法報答典子的愛,所以在交往過程中,他竭盡所能的帶給典子快樂,我想,那一刻桐原也應該心動了。桐原在黑夜中行走了太久,對陽光也會不由自已的嚮往,然而桐原知道自己終究是黑夜裡的人,或者說也為了保護典子,讓典子繼續活在陽光下,桐原果斷的離開。

雪穗作為女主,整篇文章詳細的交代了她的成長過程。雪穗是高雅聰慧的,但是在這背後卻又是神秘不可知的。雪穗出生在黑夜中,卻一直在努力拚搏的想要活在光明之中,成為所有人艷羨的對象,因此她一步步的設計,一步步的走向看似光明的地方,其實只有她自己知道,無論如何掙扎,她依舊活在黑夜,只不過是那盞燈給她一種錯覺,一種活在陽光下的錯覺。雪穗對於桐原的感情,我想依賴多於愛情。雪穗依賴著桐原,依賴著桐原為她塑造的形象,因為桐原知道雪穗所有的不堪但一直深深的迷戀著他,雪穗就利用這種迷戀,保護著自己。雪穗生長在黑暗的街道,她嚮往著光明的生活,所以在大學時候喜歡上了一成,因為一成是雪穗最理想的王子,乾淨陽光、睿智富足,雪穗甚至出於嫉妒,利用桐原傷害了自己的好友。雪穗年幼時受夠底層生活的掙扎,她想得到富足的生活,這也就是長大後,利用桐原的黑客技術來獲取本金,開始進行自己的創業。雪穗知道桐原對於自己的感情無怨無悔,所以她一直再利用,她知道他跟桐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卻又有種依賴感或者說是安全感,知道在黑夜中行走的不只是自己。

東野圭吾在這篇作品中的描寫,最讓我欣賞的就是,一開始的推理疑問找不到結果,這種懸念帶領你一直讀下去,讀到20xx年之後,你才知道真相,恍然大悟後才明白,原來那個結果貫穿了整個故事。而故事裡的黑暗,也讓人不得不感悟,社會那黑暗的一角,是無從選擇的掙扎。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站在陽光下,感受溫暖,離開書本里這個陰暗的世界。

《白夜行》這本書,利用偵探懸念的故事,20xx年時間的穿梭描寫了一個悲慟的愛情故事,或者說只是桐原亮司的愛情故事。雪穗這20xx年只是在追逐名利,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最高處俯瞰人生,所以對於桐原更多的是利用和依靠。桐原雖然是行走在黑夜中,但是內心卻是真摯的愛著雪穗;而雪穗看上去像在白天中行走,卻擁有著黑暗的內心,利用桐原來達到物質和欲望的追求。雪穗的生活是一種假象,看上去活在陽光下,其實她一直在黑夜中掙扎,我想白夜行這三個字是寫給雪穗的吧,雪穗的白天都是桐原用儘自己的力氣為她照耀的。

《白夜行》讀書筆記1000字五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小說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連載於期刊,單行本1999年8月在日本發行。故事圍繞著一對有著不同尋常情愫的小學生展開,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20xx年,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而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察經過20xx年的艱苦追蹤,終於使真相大白。

我喜歡桐原亮司,能夠這么徹底地愛著一個人,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這個人,不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但自己內心依然是如故,只為默默地守護雪穗而生,不知道那種看見她與他人在一起的痛是什麼樣的痛,也許只有失去時,才會有所期待。看著旁人都有她在陪著,有他在愛著的時候,我有時候會想這種愛真的是無私的嗎?有人說愛是自私的,那這種痛又有誰會理解誰會懂?

不知道是我自私還是怎地,常常覺著自己就是一顆野草,哪裡都可以成為家,隨意生長,常忘記自己擁有一份沉重的愛,當它突然施下法,就會讓我痛徹心扉,一改往日無情,有力量與勇氣懷著虔誠之心與感動繼續前行。

不知道什麼時候,爺爺知道我談戀愛,在了解個大概後,好幾個夜沒有合眼,詢遍所有親戚,而後打電話來罵我一通,“為什麼你這么不懂事,你到底有沒有考慮過我們,先問問家長這個道理你不懂嗎?……”很久沒有人罵我了,也很久以為沒有人懂我,愛我了,接電話時我在捷運上,我感覺世界突然很亮,回到學校後我在廁所哭了很久很久,我哭不是因為他不同意這份戀愛,而是自己居然還有人管,還有人這么為我而痛到幾夜都沒有睡著,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緩過來,我居然忘記自己有一顆太陽,那個太陽有時候真的刺眼,就像那個電話一樣,但讓我很留戀與感動。

閨蜜常說佩服我居然會有這樣的性格,其實,我想說我內心是孤獨與自私的,我會斤斤計較,遇到與自己利益相關事情的時候,我會徹底地忘卻一切關係,狠下心去做。讀後感·但生活中,我常喜歡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歡樂,去解決一切可以解決的問題,而這些都是他們交給我的,我至生難忘,他們所說的每句話我都會考量,因為我是他們的桐原亮司,這個角色不能忘,也不該忘。

今日終於明白,血濃於水,親情才是真正最最值得珍重的。切莫失了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