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q正傳的讀書筆記500字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一部小說,該書有力的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那么你們閱讀過這部小說嗎?想了解關於阿q正傳的讀書筆記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阿q正傳讀書筆記500字

我一口氣讀完了它,讀完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又覺得可笑,又認為可悲,同時又佩服魯迅先生的才華。《阿Q正傳》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和毒害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暴露出國民的弱點,寫出國人的靈魂。從作品的宇里行間中,我能體會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作者也集中描寫和痛徹批判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通過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現和悲劇命運,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作品在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深廣的背景和人物的命運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組合得十分成功。

阿Q這一當時國民性格的典型,他臨死前,兩件最遺憾的事情是:畫押的圓圈畫得不夠圓,二是遊街時,沒有唱出幾句戲來。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這決不是臨危不懼,而是愚昧至極,他毫無真正的精神世界,連動物都會同情他這一套的精神勝利法,阿Q沒有靈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軟怕硬的軀殼,他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會成為人們無聊時的談資。

阿q正傳優秀讀書筆記500字

《阿q正傳》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一無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說:“是兒子打老子。”他的“精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精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個膽小的人受到別人的欺辱,嘴上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一定是憤憤不平,在背後說那人的壞話,將那人罵得體無完膚了。

一位機關幹部受到上級領導的批評,心中一定想:“總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會栽到我手裡……”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傳至今。

一個孩子看到父親吸菸,而自己卻受到了父親的管制不準吸菸,便覺得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可笑卻又頑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於所有人心中……

阿Q正傳精選讀書筆記500字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我發現他筆下所描寫的阿Q是舊社會的腐化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了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在這篇小說中,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精神勝利法”,這是一個要不得的方法。“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其高明之處在於遇到困難就逃避,不想去真正地解決問題,不找問題根源所在,只能轉身就跑。

如果我們讀書用“精神勝利法”,就會在同學當中無法立足。而小說中的阿Q為了減輕外來的壓力,他只能用自欺欺人的辦法來逃避現實,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使自己永遠活在自己所編織的美妙的虛幻世界裡。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因為外在的種種挫折,無奈中,於是只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慰籍,但這畢竟是一種自我麻醉的辦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更強。

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只能賣勞力生活,經常做短工,別人讓他乾什麼他就乾什麼,還要接受有錢人的欺辱,以及村里人的戲弄,這個現象讓我十分氣憤,如今社會也有類似現象發生。

看完這本書,我體會最深的是:不論何時何地,我們應不要逃避現實,而是要敢於面對困難,打倒困難。其實,這也是魯迅先生所想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