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600字

《阿長與山海經》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小時候和阿長在一起的故事,表現出了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600字,供你參考!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600字篇1

今天,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我的心深深的觸動了。

文章是講述魯迅先生與“阿長”的故事。“阿長”就是“長媽媽”。“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說“‘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認為這是魯迅先生在評價“長媽媽”的地位。讀到下面時,我又有了新發現,“阿長”這個名字別的女工也用過的,我可以體會到“長媽媽”在魯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為連名字都可以用別人的,而且是為了省事。

又往下讀時,我發現魯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長“,因為阿長經常會告狀,我卻認為”阿長“雖然會告狀,但她是出自於真心想帶好魯迅先生的,阿長不僅會“切切察察”還知道許多風俗。但魯迅先生卻不領情。

“阿長”的性格不僅善良、熱心,還會關心人,我知道她對魯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時魯迅先生還小,並不願聽。可她卻不知厭煩的傳授她所知道事情。還為魯迅先生買了一本《山海經》,別人不願做,她卻會去做,她小時候沒讀過書,從“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中,她連字都記不住,可以想像到她買這本書有多么艱難,於是魯迅先生又對她產生新的敬意。

所以,魯迅先生為何三十年後還要專門寫一篇關於“阿長”的一篇文章。

我可以想像,其實魯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長”的。因為,她為這個家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最後,卻連名字都沒落下,我認為魯迅先生是有後悔和內疚的。

最後,我想說我也很同情長媽媽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600字篇2

看魯迅的很多作品都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累”,是一種從身體到靈魂深處的累。挑挑揀揀只有那幾篇讀是會稍微輕鬆些。《阿長與山海經》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在文中先寫阿長的名字,然後才把生活中的點滴鋪陳開來。阿長囉嗦的管教,阿長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長麻煩的禮節,阿長關於長毛的恐怖故事,阿長製造的隱鼠事件及阿長送的《三海經》。作者這一片一段的記憶將阿長的形象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同時也讓讀者在其敘述中感受到這個粗枝大葉的女人對小魯迅細膩的愛。

如果不曾在中學課本中學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但看其雜文犀利的筆鋒,對世間醜惡深刻地揭露,很難想像這位文壇中的勇士,擁有如此溫暖的內心世界。

魯迅是人不是神,此時才驚覺這一事實。別人看他的作品都會累,更何況作者本人。他能看透這世間的一切醜惡,相對對生活中的美好有著更為強烈渴望。小魯迅與阿長的恩怨在魯迅的記憶中應是這濁世中的一縷清香,能除去內心深處的無奈及疲憊。阿長對魯迅看似粗淺實則深厚的愛在魯迅的記憶中逐漸沉澱最後釀成了《阿長與三海經》。

在經過坎坷的半生後回望記憶中哪個粗枝大葉長媽媽時,魯迅說:“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的懷裡永安她的的靈魂!”這位在文壇頂端的偉人發出了內心對其平凡保姆深厚的情感。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600字篇3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小時候和阿長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實的表現出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也無不充滿著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滄桑的人,她不僅迷信,而且還有麻煩的禮節。她有許許多多魯迅並不喜歡的習慣,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再加上當魯迅知道是她“謀殺”了那隻隱鼠,使魯迅對她不僅僅是煩厭,還有憎惡!直至後來,長媽媽幫魯迅買了他夢寐以求的《山海經》時,對長媽媽產生了敬意。

關於《山海經》,魯迅只是隨口的說說罷了。但沒想到大字不識一個的長媽媽竟用自己的錢買了《山海經》,正如魯迅說的有些事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長媽媽,這個勞動婦女,樸實善良的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的陪伴,或許他們的一些行為使你感到厭惡,但他們對我們的愛卻是那么的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就你的老師一樣,他會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錯誤;就像你的家長一樣,整天的對你絮絮叨叨;就像你的朋友一樣,逼你做一些對你有益但你又不喜歡的事。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後悔。珍惜他人對你的愛就是珍惜你自己。當他們對你提出意見時,不要忘了說一句“謝謝”。牢記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牢記他們對你的愛,對你的好。這樣才不會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