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看病》讀書筆記

讀《學會看病》,小編的讀書筆記是人啊,要獨立自強,要細心發現愛。那么讀者們的讀書筆記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學會看病》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學會看病》讀書筆記篇一

最近,我們學了一篇新課文:《學會看病》。當我一次看到這個題目便被好奇所包圍。“看病又不難,要學嗎?”“有些五六歲的小孩都會呢!”於是,我帶著新奇打開了文章《學會看病》的“大門”。這篇文章講了“我”的兒子學看病的故事。竟然這么大了連病都不會看,父母可真是太“愛”他了。要是那個兒子是我,我都會自感不如的,太丟臉了!“我”的兒子竟然看個病都是媽媽“忍”,兒子“不肯”,哎!我也明白了生活中的小事都要鍛鍊才行。其實有時候,我們小孩子想鍛鍊,父母也不允許。甚至有時想獨自下樓都難啊!雖然說我媽媽對我比較“開放”,但做什麼事也必須要經過媽媽的允許。我們小孩真是一個“籠中鳥”真不知何時才能變成“老鷹”在藍藍的天空獨自翱翔呀?文中的兒子應該和我們差不多,做什麼事都要經過父母。要是總是被父母庇護著,長大以後,獨自怎么面對生活?報紙上也曾登過一篇文章,說現在有許多大學生上大學了,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疊。成績再好又怎么樣,沒有生活經驗,是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而作者也及時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從小事看病來鍛鍊他的孩子。但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會有後悔、心痛等等情緒。可以從:“時間艱澀的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等等一些地方看出,我就不多說了。可又說回來,父母也不能什麼也不管,孩子愛怎么樣怎么樣。有些孩子,嬌氣霸道,又多事煩人。相信每個班都會有這樣的同學吧!這是父母從小嬌慣成的,現在管也管不住了。成了“籠外鳥”,這樣不也不好嗎?養成這樣一個“惡習”,可一點也不好。小時候天天自由散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認真學習。長大以後危害國家和公司利益的人,就算再寬宏大量的人,也不會去理會你。相比這樣的一生會被所有人厭惡,你會覺得有意義嗎?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我認為我們既不要只做“籠外鳥”、“籠中鳥”,而是要做一個既在“籠”中生活,也可以在“籠”外自由飛舞的二十一世紀最青春、活潑可愛的“小鳥”。不會天天自由散漫,而是認真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好學生。不自由,不拘束。可以鍛鍊自己生活,又不會讓人厭惡。做一個這樣的學生,應該就是作者所希望的吧!

《學會看病》讀書筆記篇二

《學會看病》是我們近期學的一篇課文,讀了這篇課文後,我才知道母親的愛是深沉的,不管母親怎么對我,都是愛我的。

一般孩子生病了,父母除了著急,就是帶孩子上醫院。而課文中的這位母親原本想給孩子找藥吃,可最後又讓孩子自己去醫院看病。母親自己也不想讓孩子獨自去看病,可是這樣以後孩子離開了她,生了病怎么辦呢?所以,這位母親還是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去看病。孩子回來後,母親很高興,兒子也學會了看病。

有人會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親了。孩子生了病,不但不幫助他,還讓他自己去看病。”是的,有些人看了這篇課文確實會這樣說,可是,說這話的人有沒有想到:一味只顧溺愛孩子,孩子長大以後怎么辦呢?孩子會自力更生嗎?為此,我的回答是不會。如果我有孩子,我也會讓她儘量多做一些她所力所能及的事,不會溺愛她的。我認為,課文中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因為,她讓自己的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這樣,孩子以後就會自己去看病,即使父母不在家也沒關係。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的事。那天,我們家來客人,爸爸媽媽要包餃子。爸爸在削蘿蔔的時候,對我說:“來,讓你試試。”我接過削皮器,小心翼翼地削了起來,蘿蔔被掉皮後,露出了雪白的“衣裳”。接著兩個、三個……餡和好後,媽媽喊道:“快來包餃子”。我正在玩遊戲,不想“半途而廢”,但我還是極不情願地跟著來包餃子。吃餃子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誇我包得好,我開心極了!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爸爸媽媽是在鍛鍊我,教會我生活的技能。我要感謝他們。

《學會看病》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爸爸媽媽無論讓我們做什麼事,都是為了我們好,他們是要讓我們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

《學會看病》讀書筆記篇三

如果你生病時,你的媽媽會怎么樣?會急匆匆地領你上醫院?還是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和體貼?還是會讓你受到大家的祝福和關心……然而,我今天卻在課文中認識了這樣一位媽媽,在兒子生病的時候,讓孩子一個人去看病。

課文講述了一位媽媽發現孩子生病後,就打算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出去看病。讀到這裡,我的心理想:這位媽媽怎么這么“殘忍”呢?在孩子生病時不但不去幫助他,還給他“屋漏更遭連年雨,行船又遇打頭風”的感覺。如果換成是我的媽媽的話,早就帶我上醫院了。帶著疑問,我往下讀,讀到“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只有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是不那么準確,但聊勝於無”時,才發現,原來這位母親是利用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了對兒子無限的、深深的愛,讓他學會獨自面對生活,面對生活的壓力。

平時我的媽媽對的生活點滴都考慮得太周到、太完美。我是在媽媽的全心全意呵護下長大。其實,很多事情都應該我自己一個人做,一個人去面對,就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時常磨練、鍛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