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

四大名著,又稱四大小說,是指《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及《紅樓夢》四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大家讀後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歡迎參閱。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1: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應該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挨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衛道士。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品讀之後,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著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么,死於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2: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

《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宋代年間貪官當道、奸臣橫行,以蔡京、高俅為首的奸臣集團爭名奪利、誣陷忠臣、欺壓百姓,民不聊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有的被人誣害;有的被人壓迫;有的被人陷害……被逼在梁山聚義,宋江做了第一把交椅,盧俊義第二,吳用第三……眾兄弟劫富濟貧,日子過得快快樂樂。

但是,在宋江心裡一直想招安,在殿前太尉宿元景的支持下歸順朝廷。之後破遼軍、平田虎、勝王慶、滅方臘。在滅方臘的途中損失不少將領,回來只剩三十六將。許多好漢不受封賞退居江湖。蔡京、童貫、等4大奸臣待宋江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吳用等知道後,吊死在宋江墓前。

讀完以後,我被梁山眾好漢忠義感動了。他們個個充滿正義感,為老百姓著想,劫富濟貧,除暴安良。最後他們為了國家的興榮,百姓的安危捨命滅了遼兵,除了土匪。最後用生命換來繁榮,活下來人不計回報,用的為兄弟死去,有的被誣害,真乃忠義也!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閱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溫那一段膾炙人口的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也算是收穫。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214和220xx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4:《西遊記》讀書筆記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嚮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5: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

《紅樓夢》是我國小說的最高峰,文中以賈、王、史、薛四家為線索,描寫了從興盛到衰敗的這一過程。

在封建時期的家庭里,寶黛二人的愛情不被認可,他們同是封建時期的叛逆者,卻都因此遭受不幸,黛玉在寶玉的新婚之夜氣絕,而寶玉也因新娘不是黛玉而氣惱、難過,當得知黛玉已死,便出家了。

同樣,這部作品也暗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比如,賈雨村亂判葫蘆案。他原是一個窮書生,在葫蘆廟中安生,後因甄士隱資助,考中了進士,做官後又因貪污受賄,被革職了,後來他靠著榮國府賈政的面子當上了應天府的知府,當他接到薛蟠的這條命案時,為了保護好他的官,循情枉法,揭露了封建時代官官相護的黑暗。

在封建時代,連人們也變得惟利是圖,陰險狡詐。風姐---王熙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榮國府賈赦的兒媳婦,她人雖美麗但卻異常狠毒,她自從活生生拆散一對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做了許多包攬詞訟、高利盤剝的事,也勾勒出了當時人們的貪婪。

元春省親這一章也道出了當時女子都想進入宮中,這樣一來便可給本家帶來榮華富貴,可一進去,便像生活在牢中一般,正得寵也就罷了,可誰經得住時光流逝,宮中爭鬥,終有一天,面對著冷冷的宮中,也已人老珠黃,淒清地死去,元春也就是賈妃,便是如此病死宮中。

雖說是那個時代,大多數人財迷心竅、見利忘義,可是也有真情,比如劉姥姥,雖然家境貧窮,可在最後關頭卻救了巧姐一命,也算是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

在這部作品中充滿了對當時封建社會的不滿,鴛鴦便是一個例子。

她是賈母房中的一個丫頭,在封建的大家庭中,按說只能任人擺布,可她偏就不屈的性格。賈赦要她做小老婆,她誓死不從,刻畫出一個堅強少女的性格,同時也有力揭露了封建貴族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寶玉出走其實並非是恨拆散他們的家人,而是看透了這個家庭的虛偽、醜惡、殘酷、腐朽的本質,所以借著赴考的機會,毅然出走。

《紅樓夢》這篇小說將愛情悲劇寫得激動人心,從而對封建社會作出有力的批評。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6: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是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巨著。書中著重描寫了我國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從形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

小說以太尉高俅為中心,刻畫出了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和惡霸。比如:鎮關西、蔣鬥神、西門慶等等……。他們一個個面目猙獰,使整個社會暗無天日,民不聊生。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實,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小說中還以大量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如果他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么我相信,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有一位詩人不僅發出了感嘆:“宋江重賞升官日,方臘當刑受剮時。善惡到頭總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但我卻覺得宋江的“善”並不是真“善”,與此相反,方臘的“惡”也不是真“惡”,而是為了打擊昏庸無能的皇帝,為天下的老百姓造福!不知大家可有同感?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7: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人物中我最佩服趙雲。

在長坂坡大戰中,趙雲負責保護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於戰爭混亂趙雲與之走散,於是帶領三、四十隨從回去尋找,找了一圈沒有找到卻殺死淳于導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趙雲把二人送到長坂橋險些被張飛誤解其背叛劉備,虧得簡雍解釋澄清事實。於是趙雲把甘夫人託付於張飛後又回頭尋找阿斗,但此時只有他孤身一人,沒有一個隨從。亂軍之中趙雲又刺死了夏侯恩並奪得了由其佩帶的曹操的寶劍”青罡”,後於一堵矮牆邊尋到了糜夫人及其懷裡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傷行走不便,把阿斗託付於趙雲後不顧趙雲勸阻跳入一口枯井自盡。趙雲把阿斗背於身上,幸得曹操愛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趙雲才得以在數十萬大軍中背負阿斗安全殺出重圍。大難臨頭時刻是背叛最容易發生的時候,奮不顧身仍舊忠心耿耿拚死堅守的人是能夠信任、可以重用的,而趙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關於四大名著的讀書筆記篇8: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為優秀的神話小說,深受人們喜愛。我已經第三次看這本書了,每一次看心裡都有不同感觸。

第一次看時,我被裡面人物形象所吸引。第二次看時,我被裡面故事情節所吸引。這一次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已能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比如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等,但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覺得人要學會感恩。不是嗎?書中唐僧感激唐王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所以當唐王李世民問誰肯上西天拜佛求經之時,唐僧立馬挺身而出,在佛前發誓:不到西天誓不罷休,然後毫不猶豫地踏上西去取經路。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關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唐僧爬上五行山救出了孫悟空,孫悟空十分感恩,後來就死心塌地地追隨唐僧西天取經。即使唐僧多次趕他走,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對唐僧都不棄不離,幫助唐僧轉危為安……正是感恩才完成了取經之路。當然書中也有忘恩遭到懲罰的例子:取經途中,老龜駝著唐僧四徒連人帶馬通過無法越過的通天河時,僅僅希望唐僧他們幫問如來一下年壽之事,但唐僧師徒一心取經,不知感恩,把這事給忘了,結果回來途中再渡通天河時,老龜知道後發火將經書扔到了河裡……這就是忘恩負義受到的懲罰。

《西遊記》中這些故事深深感動著我,以前爸爸對我嚴厲些,媽媽對我嘮叨些,我都不耐煩甚至反感,但今天的我從《西遊記》中深受啟發,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龍馬他們都能學會感恩,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為什麼不能呢?如果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主動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成功的未來!心存感恩,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