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目送的讀書筆記400字

《目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是一本生死筆記,你們閱讀過嗎?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目送》的讀書筆記400字,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書筆記400字

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兒子的背影在母親眼中漸漸變大,母親一生都是目送著兒子的背影漸漸遠去。沒有任何聲音,不需兩人對話,用那凝望的眼神傳遞對孩子的關心與不捨。

母親是過來人,知道一路走來的不容易,也知道前面有許許多多的磨難與坎坷在等著孩子去面對,母親是多么不捨與不忍,但事實是殘酷的,母親是無法替代孩子走完這一生旅程。

所以,不必去追,青春是充滿活力的,讓孩子去闖闖吧!讓他學會克服,讓他學會堅持。只有人生中歷練過,今後的日子才更加容易。

有些母親曾幾度想替兒子分擔,讓兒子輕鬆點兒,那么你這母親就當的有些不稱職了,你是否想過?你是否往壞處想過?人都會生老病死的,假如你哪天走了,你的孩子怎么辦?以前是你替他分擔,如今他失去了你,沒有人替他分擔了,他怎么辦,碰到困難就縮。如果真是這樣,你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啊!

讓你的孩子去青春歲月里迷茫吧!跌倒吧!讓他去衝動,讓他去義無反顧,讓他擔起所有的痛苦,體會一下,人生旅途的艱辛吧!

目送讀書筆記400字左右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銷售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我認為是該書的精神所在,書中描述的龍應台與父母、與孩子,一起與朋友經歷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從這句話里找到答案。因領悟到目送的必然,她在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上、與周邊朋友相處上、看待生與死、週遊世界時,都能用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維,更加柔和的方式,來面對。

通過龍應台的人生感悟,我們多少能預測未來的我們,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是什麼樣的時候,往往能更加坦然、更加堅強、更加樂觀的面對身邊的一切。因為可能預測未來,所以更加淡定,更加懂得珍惜。

猛然讓我想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當我們可以用站在人生盡頭的視角,來縱觀一生時,又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

目送,站在人生的盡頭,扭過頭來,看看這一路。

目送讀書筆記400字

讀了《目送》的第一篇,我就情不自禁地繼續看下去,作者能把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描繪的感人肺腑。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第一篇叫《目送》的文章讓我最記憶深刻。作者的兒子第一天上國小進教室和出國上大學的兩個情景,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卻一次次與兒子疏遠。作者記得她也總是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父親生命結束。

也許,每一個父母都會經歷孩子長大疏遠他們這個事實,經歷自己的父母離開人世。可又有幾人會把這樣刻苦銘心的事記錄下來,用感情記錄下來。一般情況下我們看一篇文章,主要看故事內容,新穎的題材才會吸引我們,讓我們喜歡。可這本書,只有樸實的文字,簡單的故事,平滑的敘述,也能成為家喻戶曉的讀物,贏的就是真情與文字功底。

我們之所以要讀課外書和學習課文,不僅僅是看故事,更要學習,學習語文知識,學習思想內容,學習審美。這樣你才沒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