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600字五年級範文

《格列佛遊記》這個名字或許有些同學會有些陌生,但是相信大家一定讀過有關“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吧?沒錯,那些家喻戶曉的故事正是由《格列佛遊記》中挑選並改變出來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於《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600字五年級範文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一

一部偉大的諷刺文學,一部重要的啟蒙主義文學思潮作品,也是一部兒童讀物——《格列佛遊記》。

暑期我讀了這本文學著作《格列佛遊記》,其中作者神奇誇張的想像不禁讓我驚嘆。

這部著作的作者是英國18世紀初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喬納森·斯威夫特。他以諷刺作家名垂青史。他是一名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1688年後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通過親戚的關係,在穆爾莊園當私人秘書。穆爾莊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修養極好,這無疑給斯威夫特起了積極的,甚至是導師性質的作用。這從政治或者其他較實際的角度看,對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種失望,但就一個諷刺作家來說,近十年的時間卻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學習。他早期的兩部諷刺傑作《桶的故事》和《世紀戰爭》正是在這裡寫成的。

《格列佛遊記》主要描述了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難,格列佛死裡逃生,漂到小人國,從此,開始了一系列奇遇。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並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雖然大家會對喬納森·斯威夫特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小人國、大人國可以說得上是家喻戶曉。小時候我就經常聽爸爸講這些故事。現在再讀《格列佛遊記》依然被作者神奇的想像、誇張的手段、語言的筆法所吸引。

我依然被格列佛勇於冒險的精神所吸引,也嚮往一次奇幻的漂流之旅。讓我們一起沉浸在格列佛的偉大旅行中吧!

《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二

讀了《格列佛遊記》後,起初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只覺得它跟一般的遊記一樣,純粹是記下主人公在海上諸島歷險的過程。雖然懂得它用了諷刺的手法,可卻不知道它諷刺的對象。所以我覺得閱讀小說時,第一步並不是拿起書來就讀故事,而是應先弄懂一些對理解文章有幫助的社會、文化等背景知識,如作者的生平,其所處的時代及社會環境,等等。

說起來不怕大家見笑,我以前看小說時,從不肯看前言或譯序之類的文字,因為我總覺得那些都是廢話,看那些根本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所以讀這本書時,我也照例沒去看譯序。直到看完全書後,我不太理解,才帶著懷疑的心去看譯序。看後我發現許多原來弄不懂的問題都在其中得到了答案,獲得了解決。我第一次感到前言或譯序是那么重要,它剛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關的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及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還可以讓我們了解小說的大體內容。

在這部小說里,作者的心態前後差別非常大。剛開始他牢記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教誨,儘量掩飾自己的政治媽媽的缺陷和醜陋,而竭力宣揚她的美德和美麗;可到最後,他把人類批判到極點:主人公格列佛回家後非但沒有遊子重歸故里的激動,甚至覺得自己的家人十分怪異,不讓他們靠近,更有甚者,他竟對人類的長相、氣味產生了厭惡感。

剛讀完這本書,我也指責作者,無法理解他的作為。我覺得他不可以這樣對待人類,因為若沒有人類,哪有現在的他。可後來細細想想,跟慧駰相比,人類實在是應感到慚愧萬分。因為慧駰是那么好,具備種種美德和理性,而人類是那么卑鄙齷齪,貪婪好鬥,骯髒淫蕩,好吃懶做。

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它讓世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每一個看了這本書的人,都應徹底地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的是野胡?我們生活的世界為何不能像慧駰的國度那樣,到處充滿著溫馨?

《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三

《格列佛遊記》是一本有點科幻的書,而且是一中我們都沒見過的場景的書。

第一卷寫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與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為十二比一,那裡的居民身高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們捆了起來,但後來由於他表現溫順並答應接受某些條件,小人國國王同意恢復他的自由。此時,該國正遭到另一小人國(布萊夫斯庫)入侵,格列佛涉過海峽把敵國艦隊的大部分船隻擄來,迫使敵國遣使求和。儘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後來因在幾件事情上得罪了國王,國王決定刺瞎他的雙眼,將他活活餓死。格列佛得知訊息,倉皇逃向鄰國,修好一隻小船,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在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陸地。這陸地叫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那裡的居民身高有如鐵塔。格列佛一到這裡,由“巨人山”一下子變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國,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利立普特(小人國)人,比例倒了過來,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國的農夫面前,格列佛像鼴鼠般大小,被農夫當作玩物帶回家。為了賺錢,農夫竟把他帶到市鎮,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後來他被王后買去,得以與大人國的國王相處。逐漸地,格列佛思鄉之情日益濃烈,在一次隨國王巡視邊境時佯稱有病,去海邊呼吸新鮮空氣。當他在岸邊鑽進小木箱睡覺時,一隻大鷹將木箱叼走。後來木箱落入大海,被路過的船隻發現,裡面的格列佛獲救,終於又回到英國。

第三卷寫的是飛島國。這一卷比較鬆散,鋪得較開,寫格列佛以勒皮他(飛島)遊歷為中心,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遊記。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賢馬國(“慧駰國”)的所見所聞。這是歷來最為爭議的部分。在那裡,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駰的放逐,滿心悵惘地回到那塊生他養他如今卻叫他厭惡的故土,憤怒而又無可奈何地與一幫“野胡”在一起度過自己的餘生。

《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四

《格列佛遊記》這個名字或許有些同學會有些陌生,但是相信大家一定讀過有關“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吧?沒錯,那些家喻戶曉的故事正是由《格列佛遊記》中挑選並改變出來的。

作者以神奇的想像里、誇張的筆法和發人深省的主題描繪了一個冒險精神的年輕人遭遇海難,漂泊到許許多多奇怪又有趣的地方的故事,我們就在這裡談一談主角格列佛的第一站——小人國的故事吧。

格列佛漂泊到利立浦特國,那裡的人們身體格外的小,擁有一個了不起的好國王,但這樣的一個國家卻在內部分裂成了“高跟黨”和“低跟黨”,偉大的太子殿下更是十分有趣——他的跟是一高一低的。這個國家為了爭論打破雞蛋的那一頭而與鄰國大打出手,雖然“巨人山”格列佛幫助國王輕鬆的贏得了戰爭,但是國王卻不肯罷休,希望更進一步的侵略,格列佛卻沒有答應,他認為使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是不正確的。因此與國王產生的矛盾,由此可見格列佛是一個有主見又有正義感的人。可是海軍大臣可不這么想,巨人山的存在威脅了他海軍大臣的位置,又加上格列佛因為救火而得罪了皇后,可憐的格列佛只好匆忙離開這個可笑的國家了。

格列夫與小人國的居民的身體比例是:2,這一比例十分的妙,以這一比例描寫格列佛在小人國的種種奇遇十分有趣。作者也十分擅長諷刺的手法,看似是在講故事,其實是在諷刺國王統治的可笑與可悲,著實傳神。

一個有趣而又可悲的國家,一次奇妙而又荒謬的旅行,格列佛的冒險還沒有結束。

《格雷佛遊記》讀書筆記五

這幾個月,我讀了一本名叫《格列佛遊記》的書。它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主要寫格列佛先後4次旅行的情景。

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風暴,船被打翻了,他漂流到了小人國,在小人國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高大威猛的巨人,格列佛以至於稍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臣民,甚至他的小便就輕易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個小人才可以做。他可以讓小人國臣民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強大的軍隊。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於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裡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就連彈鋼琴也要站在非常高的凳子上,並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狠狠的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成食物吃了。在那裡,蒼蠅蚊子是他的大天敵,冰雹暴風雨好像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非常的霸道。要是誰敢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打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築和燃燒液體後,一向霸道的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裡的人就好像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畜生!

讀了這本名叫《格列佛遊記》的書,我感到了當時18世紀英國的黑暗和腐敗。但格列佛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可格列佛卻不同,他遇到困難堅持不懈,沉著面對,真的非常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