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愛的教育》讀書筆記600字作文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一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它是一八八六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還多次搬上大銀幕和舞台,又改編為連環畫,成為一代又一代讀者,尤其是少年兒童愛不釋手的讀物。

《愛的教育》風靡全世界不是偶然的。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記事,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間穿插著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又真實的每月故事。於是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的、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整部作品的語言非常樸實曉暢,但由於它飽含了作家對艱辛度日社會中下層民眾的深切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通篇洋溢著博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溫馨的人性之美,從使作品於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讀者讀完全書,總有一股激盪胸懷的情感波瀾久久難以平息。因些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義大利文中就叫做《心》。

這本書和其他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篇章,它分為十個大篇章,分別是 十月——七月。書中內容就是發生在這段時間裡的一件件事情和每月故事以及父親或母親對安利柯的話等。

其中我最喜歡“三月”,它分成六個故事,分別是《七十八號犯人》、《一個孩子的葬禮》、《頒獎典禮的前夜》、《爭吵》、每月故事《費魯喬的血》。這些故事都非常感人,尤其是《費魯喬的血》,它講述了費魯喬和祖母在深夜遭搶劫時,匪徒拿刀刺向祖母時,但費魯喬奮力一撲,為祖母擋住了一刀,但是被刀刺穿後背,失血過多而去世了。這個故事很感人,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為他對祖母深厚的感情所感動,被他無私的獻身精神所震撼。

這本書帶給我快樂,帶給我啟迪,帶給我沉思,我喜歡它!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二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愛”是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鍾愛的字。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里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這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這裡可以知道,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看完這本書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知道老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老師們,他們對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導師一樣慈祥、溫柔、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己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學習這種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三

《愛的教育》是世界文學史和教育史上的經典名著。作者亞米契斯採用日記的形式,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其中有父母偉大的愛,同學之間的友愛,師生之間的情誼,還有人們愛國的情懷……

讀《愛的教育》,就像上了一節令人深思的課;讀《愛的教育》,我感悟到應該用一顆純潔善良、寬容真誠的心,感受豐富精彩的世界。

我突然想起了我親眼目睹的一件事。那是五年前,一個冬天的夜晚,我和爸爸媽媽坐火車回故鄉。那天天氣特別寒冷,寒風刺骨。我的對面坐著一個瘦弱的農民工,衣著單薄,看上去非常疲倦,不一會兒竟然睡著了。他的旁邊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大爺。我發現老大爺若有所思地看著農民工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似乎流露出關切的眼神。只見老大爺默默地脫下自己的風衣,輕輕地蓋在農民工的身上,為他擋住了一些風寒。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一股暖流流進我的心田,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真情,我感到車廂里變得像春天般的溫暖。我突然明白了愛的真諦,那就是同情、幫助他人,理解、寬容他人,關心、關懷他人。

在人生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里,都包含有愛的成分。愛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只有愛,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人們的心扉;只有愛,能使人變成一個心靈純潔的人;只有愛,能將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泰戈爾曾說:“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讓我們打開愛心之門,讓愛的陽光流淌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四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讀完後,我深有感觸。

《愛的教育》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日記,但他寫出了人間最樸實,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安利柯的許多同學,有助人為樂的卡隆,有學習優秀的代洛西,無賴的弗蘭諦,可憐的貝諦……其中,我歸喜歡的是助人為樂、保護弱者的卡隆,因為卡隆樂於助人,不求回報,我們要學習卡隆不求回報,樂於助人,保護弱者的精神。生活中,有許多人十分可憐無助,像有困難的同學,為了孩子乞討的母親,他們是多么地痛苦,我以後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給人一句安慰,一塊錢,別人也會萬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聖孔子的一句名言佳句:愛人者人人愛之,敬人者人人敬之。這句話是多么地有道理啊!我還喜歡卡隆的行為,我對他十分敬佩。書中有一段關於卡隆的故事:弗蘭諦欺侮克洛西,笑話他的母親駝背,克洛西忍無可忍,飛起墨水瓶砸向弗蘭諦,沒想到打中了老師。老師生氣地問誰幹的,卡隆竟然站起來為克洛西頂錯。多么高尚的行為!一般我們犯錯,都是不肯承認。而他捨己為人,為克洛西頂錯,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所以我喜歡卡隆。

從這本《愛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愛,讓我感受到人們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多奉獻一點愛吧!讓更多無助的人感受到愛的溫暖!我要抱有一顆愛心,對痛苦無助的人多一點關心,對他人多一點誠心。這是我讀《愛的教育》最大的體會。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五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好書,名叫《愛的教育》。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孩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記載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通過安利柯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告訴了我應該怎樣去愛,讓我懂得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這本書有100多篇文章,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雪球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雪後,許多孩子在雪地里打雪仗,一個叫卡羅非的孩子無意中將雪球砸到了一位老爺爺的眼睛,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面對大家的指責,卡羅非十分害怕,不敢承認錯誤。這時,他的同學卡隆告訴他逃避是懦弱的表現,鼓勵他要勇敢承認錯誤。在卡隆的勸說下,在校長的幫助下,卡羅菲誠懇地向老人表示了歉意,獲得了大家諒解。

我很同情卡羅非,遇到了這么不幸的事情;我很欣賞卡隆,他樂於幫助同學,在卡羅非驚慌失措的時候鼓勵他並陪同他一起承認錯誤;我很崇敬那位校長,在關鍵的時候能站出來為卡羅非說話;我更敬佩安利柯的爸爸,他不失時機地教育安利柯:“如果你碰到這種事,你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並承擔責任嗎?”。

看到這裡,我的臉不禁紅了起來。在生活中我也會象卡羅非一樣不經意地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常常不願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得過且過。讀了這本《愛的教育》以後,我明白犯了錯誤就要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知錯就改不算錯,知錯不改才是錯上錯。我會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有勇氣、正直、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

《愛的教育》告訴了我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對祖國的愛,教會我要熱愛偉大的祖國,懂得別人對你的愛,要感恩老師的愛、父母的愛,要珍惜同學們之間的友愛,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愛。讓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