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筆記:如此寂寞,如此蒼涼

編者按:《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篇《呼蘭河傳》如此寂寞,如此蒼涼。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文本中的“呼蘭河”,它不是《呼蘭府志》所記載的那條流動的呼蘭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呼蘭河傳》共七章,寫的是20世紀20xx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蘭河傳》不是為某一個人作傳,而是為作者生於斯、長於斯的小城作傳。

呼蘭河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城鎮,小到只有幾條街道,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座孤獨的小城上。看第一章的時候,我總是疑心這是不是一本小說,她的行文更像是散文,在大部分章節里,甚至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像是對呼蘭河城的描述,世情畫一般,只是把它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並不想表達些什麼。這只是中國東北的一座蒼涼寂寞的小城而已,所發生的,也不過是最簡單不過的尋常人家會發生的事情一樣,並沒有很么不同尋常的地方。

我只是如同走馬觀花一般,並不是非常的在意留心,真正讓我開始在意情節的時候是小團圓媳婦的出現。這只是一個自稱14歲但年僅12歲的女孩子,放在現在,那不過是還在父母的庇護下無憂無慮成長的小姑娘罷了。可是她卻被迫虛報年齡,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

至於她的丈夫,完全不能給予他一點點同情與關愛,甚至是最基本的生存下去都成為問題。將天性是做洪水猛獸,用殘酷的禮教來壓制人的天性。這不就是又一個祥林嫂嗎?之前的她是多么的純粹,就像是翠翠一樣,在這天地間被滋養教化著,像一頭不設防的小鹿一頭扎進這個不讓她活下去沒有給予她一點點生存空間的社會中。哪怕她所在的所謂的“社會”,僅僅是婆家而已,那也足以將她殺害。

她一個人是如此孤獨卻執拗的與這個世界反抗,哪怕最終的結果是遍體鱗傷。在三次與開水的較量中,她終於遍體鱗傷,之後便離開了這個她曾經那么那么熱愛的土地。這樣的殘害讓人同情,更讓人憤怒。哀嘆一個生命的逝去的同時也開始反思社會的現狀。

但呼蘭河城裡的人們顯然不是那么看的,畢竟那一整個城市都是處於一種蒙昧的狀態。每日的生活也只是簡單的重複和無休止的妥協與敷衍。我毫不懷疑這樣的城市會這樣的社會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這是社會的產物之一罷了。

魯迅提出了“看”與“被看”的模式,在小團圓媳婦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彰顯,在小團圓媳婦遭受開水的襲擊的時候,有那么一群人始終圍在她的周圍,看著她遭受著折磨卻無動於衷甚至拍手叫好。從一方面說,這裡的人們淳樸,但淳樸有時也意味著愚昧。

當“看”這一種狀態成為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這是多么的可悲,更可悲的是,身在其中的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可悲。這座寂寞的,不肯接受外界的城市就這么蒼涼下去,最終被遺棄。

20xx年9月7日

作者:劉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