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邊城》5篇讀書筆記500字國中作文

《邊城》小說借文中男女之間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邊城》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邊城》讀書筆記一

讀完邊城,我突然有種想去湘西看看的欲望,從前不知道什麼是牧歌式的小說,現在,還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它很美,很美。

天空是格外寂寥,夜晚格外漫長。如果沒有她的罵他的笑,那個五月端陽便只是一個普通的暑天,淹沒在記憶里再無他異。只是,一切不是了。

爺爺是個淳樸的人,他不多拿客人的錢,跑上去追客人,他兢兢業業從不讓客人不能渡船,五十年如一日。他的牽掛只有他的孫女翠翠,他也在最後一夜勸導翠翠“一切要來的都得來,不必怕!|”堅定地活下去,讓人忍不住有種要落淚的淒涼。

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兒,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山林中,是她真正自由的地方,翠翠的心中是渴望愛情的,她常看著結婚的新娘子,幻想著自己是新娘,當她想到端午,就閉上眼睛,她期待浪漫的愛情。

兄弟倆注定著要將此生所愛一分為二。天保兄,我知道把心愛之物讓給他人時的痛苦,所以無法想像將心愛之人拱手時的心痛。無法想像更不願嘗試,但天保卻不得不去面對。我相信天保愛她。因為他不曾說沒有她便不能活。不然,在失去哥哥後,她是不是會自責的認為“沒有她便不能活,但為了我他寧可不活”?那樣弟弟的服罪感是不是會更重?

悽美的苦難總是促不及防,為什麼兄弟倆要離去?為什麼爺爺這么快就告別故鄉?為什麼最後只剩下翠翠一人孤獨的守望?

牧歌式的小說往往就如中國水墨畫,《邊城》里沒有華麗的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但它卻可以讓人想很多。它把一段愛情的變得平淡卻不清淡。總有些東西留下後是揮之不去的。邊城那裡有一段感情未能盡善盡美,這世上又有多少人或事能不留遺憾?

讀罷邊城,真有種想要淚流滿面的衝動了。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裡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唐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問今是何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些無論魏晉的人的生活在別人眼中卻是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怡然自樂。

沈從文也有文《桃源與沅洲》說:千百年來讀書人對於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變所以每當國力衰弱發生變亂時想做遺民的必多這文增添了許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許多人的酒量。至於住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自以為是遺民或神仙也從不曾有人遇著遺民或神仙。

農村的確只是失意人酒後的談資或閒暇人的雅興。至於生活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以為自己是神仙和遺民。他們生存在所謂的世外桃源承載著圖畫的完美與歷史的厚重。他們無法擺脫如畫般靜止的命運與生活。這潛在流動的悲劇命運。

《邊城》里那一種沉重古老靜止的邊城風景以及邊城小人物的生活狀況如畫。而畫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

《邊城》讀書筆記二

這個暑假,是從讀《邊城》開始的,讀著讀著,內心不由地發出一聲感慨,世間萬物不就是這樣嗎?

這是一篇以湘西邊城一個有山有水,世外桃源的地方為背景的愛情,親情故事,那裡風景優美,民風純樸。主人公脆脆,和祖父一起渡船過日,後來愛上了順順的次子儺送,而儺送的各個天保又愛上了催催,作為兄長,天保選擇遠走他鄉去做生意,卻不幸遇難,天保的遇難,讓儺送在手足親情面前,暫時放下了愛情……

沈從文先生用手裡的筆,在樹上寫盡了世間的愛,親情,友情,手足情,愛情……都說翠翠是愛的女兒,也是大自然的女兒,那沈從文就是描繪愛的人。通過這本書,通過翠翠純樸的愛,表達出人世間的善良和美好,從而體會出作者追求人世間的善良和美好,一個平靜,充滿愛的世間,而不是一個動盪的世界。

人世就是這樣,自己造囚籠,關著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來崇拜,那這樣,生存真是一種可憐的事情。

最讓人感動的是翠翠和爺爺的親情之愛,故事結尾,翠翠一邊接過爺爺的渡船,一邊在等待,都說她在等待儺送,而我認為她也在等待爺爺,等待和爺爺共處的美好平靜地時光,爺爺也是她內心最深的牽掛。

故事結束了,但似乎有沒結束……

《邊城》讀書筆記三

《邊城》這個名字很美,城裡始終充實著一種安寧樸素純粹的味道,而且我更願意把“邊”理解成這座城市的安分樂生,而不是偏僻。

沒有起伏跌宕的情節,連對愛情的表達也只是剛剛萌芽,頂多是驚鴻一瞥了。“驚鴻”也談不上,一切都顯得過於平淡了。溪邊白色小塔,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一段無關痛癢,無關風雪的故事。日升小船開渡,西沉小船收渡。沉澱著積了厚厚一層的也許並非滄桑的歲月。

因為課文是節選,我並不想說這所有故事所帶來的憂傷結束。在課文里表現著一種純真,一種忠誠,一種難以表達的平靜,以及透露著些許的情犢初開。在翠翠每一聲“爺爺”里,在大黃狗的跟隨里,在好似表框著的風景里,在翠翠心裡。

好像這一切鬥魚當前腐爛的現實相為悖著,作者更願意表達的是對美好人生的憧憬還是懷疑呢?總之課文里明麗景物和溫暖人情上籠罩著一層蔣暮。只是這份無法言喻的內心裡始終有著永不褪色的真實。

是有這么一句話的“一切絢爛之極又歸於平淡了”。大概與《邊城》有著同樣的感受吧。

《邊城》讀書筆記四

今天閒來無事做,就把沈從文的邊城看了一遍。想起以前看邊城的電影,好像還依稀記得點翠翠的樣子。

這個故事裡無處不在透漏著茶峒這個小山城的淳樸與親切。人們思想單純,但是又有老一輩和晚一輩們的思想代溝,也許真是這些代溝才讓故事有了真實感和讓人遺憾的結局。老船夫的“車是車路,馬是馬路,各有走法。”不知道是個好點子還是是一個壞了很多事的餿主意。天保儺送都不要碾坊要渡船,翠翠就是不說出口她喜歡的是大佬還是二老,兄弟二人一起去為翠翠唱一晚的歌,天保的意外死亡,老船夫的過分關心婚事,順順父子對老船夫的冷淡.....這些好似沒有說出口的誤會,也其實是現實中每個人都會做的。看小說時覺得*者迷,旁觀者清。但是現實中誰都可以是那些*者,迷。

那個茶峒那個時代的人,人人都會感恩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接納這個世界給予的。雖然結果是讓人遺憾和無限聯想的,但過程卻是那么的美好感人。

翠翠在一天天長大,爺爺為他的孫女忙活直到離世,儺送得不到翠翠的理會,但是他們都知道嗎?其實翠翠了解一切,翠翠美在心裡,但她不敢說,翠翠難受在心裡,她也不敢說。

《邊城》讀書筆記五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濕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像里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仿佛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夫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著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里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著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