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讀《愛的教育》800字5篇讀書筆記初二作文

《愛的教育》文中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實現各階級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一

這些天,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本日記體小說,寫的是三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學年十個月中的生活,字裡行間飽含朋友、家人、師生之間的深厚的情誼、對於國家崇高的愛。每讀一個故事,我就像得到了裝滿愛的擁抱,溫暖了我的心。

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這一個故事了。

這個故事講了紳士兒子法琵斯與賣炭者兒子培諦起了矛盾,法琵斯自認為父親是上等人,很是驕傲,明明知道自己理虧,卻惡毒地說:“你父親是個叫花子!”法琵斯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把兒子拉到培諦身邊,命令兒子:“快道歉!”賣炭者想阻止,紳士不允許,逼著兒子支支吾吾向賣炭者道了歉,並且讓老師安排兒子與培諦坐在一起。

看似很簡單的故事內容,卻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思考:窮苦百姓也是人,也該得到愛與尊重。紳士正是那樣的人,他也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的人,不管高低貴賤,尊重別人是起碼的禮貌。

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這個紳士這樣尊重他人的表現。我就聽到過發生在我們周邊的真實的故事:在天台至街頭的一輛車上,有位六七十歲的婆婆因為身體不適,坐不慣汽車,中途嘔吐了。百家筆記網(m.simayi.net)由於無法打開車窗,老人家吐在了車內,坐在一旁的小女孩默默的照顧婆婆,直到婆婆先行下車。最後離去時,小女孩還將車座及地板上的贓物擦拭乾淨。

我看到報導後,心想:這不就是我們從課本里學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嗎?愛,這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字眼,愛就像空氣,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婆婆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小女孩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這位與我仿佛年紀的女孩,在哪個時刻,給予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婆婆那么多的幫助和足夠的尊重,真是我學習的榜樣。我想,她的故事,也有資格寫進《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二

讀了《愛的教育》受到了愛是心的呼喚,是人間的春風,師愛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愛的越深,奉獻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愛的世界生命之花處處開放,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教師獻給學生的是自己的知識、智慧、時間、精力,我們所期盼的只是學生早日成長、成才,這種愛是高尚的,純正的。

讀完《愛的教育》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採用的是日記的形式,講述的是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四年級在家庭、學校、社會的所見所聞,這本書說了恩利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也向大家介紹了他的夥伴們:勇敢的貝蒂,正直的卡隆、刻苦學習的克洛西、愛慕虛榮的瓦梯尼、敢於認錯的卡洛斐、受父親虐待的潑來可西、傲慢的諾卑斯、於助人的西西洛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父子情深”這個感人的故事,故事內容主要是寫小學生朱里奧瞞著父親每晚幫他抄寫公文,語言樸實,敘述平實,但朱里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打動了我。朱里奧是貧困人家的長子,父親在鐵路上工作但工資很低,他除了正常的公事外,還常常聯繫一些公文來抄寫,每晚,他都要用正規字型抄寫幾百份公文到深夜。朱里奧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每晚12點過後看父親上床,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記開始抄寫,就這樣一連寫了好幾夜,父親卻一直沒有發現。但朱里奧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導致他的成績直線下滑。父親很是生氣,但朱里奧一直沒說出真相。終於有一晚,朱里奧在抄寫時無意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一切,心中充滿無限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里奧的頭嗚咽起來。多么可敬的精神!多么懂事的朱里奧!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為了幫家裡減輕家裡掙錢的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說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多么難得可貴!要換成我,肯定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卻換來責罵,那該有多委屈呀!誰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里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到!

有時,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人愛自己。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一切,便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愛自己,也會發現自己是最幸福的!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會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你會發現,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三

愛是什麼?是感恩,包容,奉獻,愛有什麼?有師生之愛,父母對孩子的愛,同學之愛,對祖國的愛,我就是讀了這樣一本書——《愛的教育》。

這本書充滿了正能量,主人利柯是一個極富同情心,淳樸,喜歡助人的少年;甘倫是一個正義少年,使我對他非常敬佩,番來可希那替父著想的孝行令我感動……

最使我佩服的,是那格身殘志堅的意志,他雖身有殘疾,但他迎難而上,絕不退縮,勇於挑戰,堅持完成體育項目,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這使我想到了張海迪,高位截癱,卻克服各種困難,自學成才,精通多種語言,還寫了許多書,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作為健全人,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書中的精神講話又讓我熱血沸騰——一個貧窮的少年,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寧願挨餓,也不願意接受污辱他國家的人給他的錢,還有為了國家戰爭勝利而犧牲的少年,讀後感.為了收回領地而負傷的鼓手等等。我又想到了劉胡蘭,她小小年紀,懷著一顆愛國之心,寧死不屈,最後慘遭敵人殺害。他們都是愛國的好少年,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就是熱愛祖國。

書中還寫到了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同學朋友之間的互幫互助,還有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流溢於紙上,動人心魄。

這部書細膩生動的刻畫了各種高貴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令人深受感動。

讀完了這本書,我更理解了老師對我們的嚴厲,父母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應該感恩父母和老師,以勤奮刻苦的學習回報他們,如果同學之間多一份寬容,少一份爭吵,我們的教室就會充滿和諧和歡樂。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四

這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書中主要記載了恩利科四年級一個學年身邊的人和事,讀完後我深受震撼!恩利科的親人們默默的付出,讓他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為我付出的人。

我們應該感謝老師"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哪怕是我們曾經的老師。恩利科二年級女老師就是無論他們班讀幾年級,都無時無刻地關愛著他們。我們之前的班主任陳老師,過了兩年還是認識我們班的所有人。有一次,我在她辦公室門口遇到了她,她親切地問我:"思雨,你的學習落下了嗎?要有信心,積極回答問題喲!"我感動極了:"學習沒落下,我會積極發言的。"聽完我的回答,陳老師才安心地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自律的人,長大後不忘老師們對我們的辛苦付出。

我們應該感恩同學的攜手共濟,不論是恩利科的好友卡羅內、科列帝、小泥瓦匠,還是欺負科羅西的四個肇事者,都給恩利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成長。我的閨蜜薛佳懿不但陪伴我玩耍使我快樂,還和我一起展開學習競爭使我成長進步。鄭文昊這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時而逗我們哄堂大笑,時而認真嚴肅的幫助同學學習,還和我成為了強勁的競爭對手,使我明白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全面的進步。

我們之所以能快樂成長,最離不開疼愛我們、無私付出的父母,這個恩情要用一生回報。恩利科的父母都在為他默默無私地奉獻,父親掙錢養家,雖然嚴肅但卻十分心疼被打的兒子;母親總是陪伴著他,給他以溫暖。雖然我的父親對我十分嚴格,每周都要我寫800字的作文,不然就會嚴厲的批評我甚至打罵我,但是我的父親過後都會寫一篇為什麼對我過分嚴厲的檢討或者給我道歉。而我的母親除了上班,其他時間她基本都是無時無刻地陪伴著我,媽媽陪我畫畫、寫作、閱讀……媽媽犧牲了自己的業餘時間來給我最好的愛——陪伴。現在,我們應該自強、自立、自信,不讓父母為我們傷神。長大後,我們要好好地孝敬父母以此來感恩父母。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和祖國的希望花朵,我們更應該感恩社會、感恩國家、感恩和平時代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常舉感恩之行,共同綻放燦爛的感恩之花!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五

愛的博大篇章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是明媚的陽光,和煦輕柔,給人以愜意的享受;愛是蔚藍的大海,深不見底,光不見邊。翻開《愛的教育》的篇章,品味它的字字句句,咀嚼它深刻的哲理,我盎然發現,愛是如此博大。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的作品,以少年安利柯的視角,將他成長中發生的深刻之事一一展現在我們眼中。

這本書中沒有華麗的詞槽,沒有搞笑的情節,沒喲有突出的個人,但作者用他那富有魔力的雙手,將“愛”這一字,表現的淋漓盡致,動人心腸。在我讀來,書中並沒有真正的主角,也沒有所謂的配角。書中的人物性格不一,特點不一,家境不一。他們形形色色,每天都在經歷不同的事,同時也在做出多彩的選擇。我默默讀來,好像他們就是在我身邊的人,他們一舉一動,我都在靜默中目睹,他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他們是人生的主人。

書中圍繞“愛”這一字,講述了多個美好的事情。安利柯與姐姐為家中生計所做出的犧牲;帶病堅持為孩子上課的老師;與愛戴關心老師的學生;卡隆在失去母親後,同學們對他人鼓勵與幫助。親人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我感同身受,覺得世界如此美好!

這本書沒有拯救公主的王子,沒有打敗魔龍的勇者,也沒有人人歌頌的英雄,只有普通的民眾,普通的家庭——小木匠、工人、老師、作家、學生。他們是平凡的人,但愛卻是他們變得不平凡。一個人的愛就螢火之光,卻能指引人找到前進的方向,那千千萬萬的愛就能使一切變得更加美好!

愛很簡單,卻又不簡單……

過去的我常常深思,到底什麼才算愛?而今,我找到了答案。在朋友身體不適時,送上一句關心的問候;在父母感到勞累時,為他們捏捏酸痛的肩膀;在老師批改作業時,主動為他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人與事,但換做你,你是否真得這么做?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包含著一個人的品德、涵養、素質以及對將來的家庭、事業、社會的影響,所以愛是萬物之源泉……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愛的定義,愛很簡單。愛是責任,使命的體現,愛是事發過後的原諒,愛是心甘情願的付出,愛是幸福的根源,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有些人不明白什麼是愛,那是他們在理所當然的接受,與咄咄不停的抱怨中迷失自我,愛就是心,做個有心人吧!

不要讓愛你的人與你愛的人,發出“唉!”的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