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書筆記600字心得體會5篇範文

寓言就像一位老師,教書育人;寓言就像一塊警告牌,提示我們做好少年。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於伊索寓言讀書筆記600字心得體會5篇範文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一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事情從存在的那一刻起便已是注定了的,之後再怎么試圖去改變也只是徒勞。

正如寓言中買了黑人的人,他認為黑人的膚色是由於之前主人的疏忽,便拚命為他擦洗,企圖恢復他原有的膚色,卻不知那黑色本就是黑人的本色。無關他人,更無法改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不遵從客觀規律而妄想改變客觀事實的行為必定是失敗的,天生的東西將始終保持它本來的模樣。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某件事情本就是這樣,不會再有什麼改變,卻偏偏懷有一絲僥倖,希望改變它的發展和結果,結局往往不遂人意。

舉個例子來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美的追求,整容行業也隨之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整容,通過一系列手術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更迷人,毫不吝惜所要支付的昂貴費用,甚至無視手術中潛在的高風險。

當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女為悅己者容,似乎無可厚非。然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人的相貌也是從出生便被注定的。的確,目前來說可以人為的去改變與重塑,但那不過是暫時的,畢竟沒有一項整容手術是一勞永逸的,總是要隔上一段時間接受一次小的護理或修補,更不用說這期間所有需要注意的細枝末節。總之,再高明的技術也敵不過時光荏苒。總有一天,你還是要以本來面目示人,況且,即使改變了自己的外在容貌,內在基因是無法改變的,它總會遺傳給你的子孫後代,從他們身上你同樣會看到自己從前的影子,那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自欺欺人。畢竟,沒有人可以改變天生的東西,改變了一時也難以改變一世,既然如此,又何苦為此掙扎呢?倒不如平和的接受上天最初的安排,所以,既來之則安之。沒錯,我們無法改變命運,但是,我們的人生可以由我們自己來主宰。即使沒有美麗的容貌,也同樣可以憑藉自身的氣質與涵養獲得大家的承認與欣賞,何樂而不為呢?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二

暑假裡我看了許多有趣的書,有《海蒂》,有《伊索寓言》,還有《昆蟲記》等等。在這些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又有非凡的智慧和哲思。他就是(古希臘)伊索。他將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將寓言故事傳播到整個世界 。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猴與小猴”,主演講了:一隻母猴生了一對雙胞胎。但母猴卻很偏心,她只寵愛的的,整天抱在懷裡,特被愛護。對哥哥呢,嫌棄得不得了。日子一天一天過下去,又到小猴學爬樹的時候了,可是母猴怕弟弟受傷不讓它學,一天母猴把猴弟弟抱得太緊而死了,它哥哥卻身強體壯什麼都會。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過分的關心和寵愛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

其實每個故事後面都會寫著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知識。《老鼠開會》告訴我們:想出一個好主意也許不難,實現它就不那么容易了;《黃鼠狼變少女》告訴我們:本性惡劣的人,即使外形變了,但本性還是很難改的。《公牛與車軸》告訴我們:那些交換的特別響的人,往往幹活少,而那些不作聲的人,往往承擔著全部責任,完成著最重要的任務。

看了寓言大師伊索的文章,會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它可以培養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諦,領略到生活的智慧,想像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讀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長大了一歲,又積累到了一點經驗,對生活看得更透徹了。

寓言是一個魔袋,雖然很小,卻能拿出很多東西;寓言是一個魔豆,雖然很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個魔杖,雖然很短,卻能變出很多寶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美在語句。

寓言就像一位老師,教書育人;寓言就像一塊警告牌,提示我們做好少年;寓言就像一個大喇叭,時刻提醒著我們先行。《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也使我受益匪淺。寓言裡包括著人們所有的真、善、美。我們要永遠做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好少年,像這寓言故事一樣,永不後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

沒有人能把事實掩蓋,只要存在,就必然會留下其存在的痕跡,而那些想要掩蓋事實的人,無疑是愚蠢的。

修正液可以遮去寫錯的字,卻會留下一個更加明顯的白色色塊,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這就是所謂的“欲蓋彌彰”吧!

其實,之所以想要掩蓋事實,無非是不敢面對現實。寫錯字並不可怕,劃掉重寫不會影響整體的美觀與整潔;做錯事也在所難免,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勇敢的承認,誰又能怎么樣呢?但人們往往無法坦然地正視自己的所作所為,為了掩蓋不經意間犯下的一個小錯,便連續不斷的以一個又一個謊言去粉飾說辭,最後只能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就像寓言中的牧人打中羊角本不是故意而為之,況且也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他卻懇求山羊不要聲張,豈知即使山羊不說,羊角也會把真相呈現在人們面前。

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倘若為之,就定會留下蛛絲馬跡,無論怎樣費盡心思的遮掩也無濟於事。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味的去逃避呢?倒不如學會面對,學會處理,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也是一樣,誰沒犯過錯,又有誰沒說過謊?結果呢,有多少謊言不曾被揭穿?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錯誤還不是一樣要公之於眾,有什麼意義呢?掩蓋事實的過程對自身不也是一種煎熬嗎?除非人生中已不再有真實,太多的虛假已讓人心變得麻木而冷漠,那樣,就不再會有在意什麼是事實,什麼是真相。但這樣的生活就是我們所希望的嗎?最終還不是自欺欺人,被愚弄的從始至終也只有我們自己。

不要企圖掩蓋事實,除非你選擇埋葬自己的真心。不過,在那之前,請仔細考慮一下,虛假的繁榮與真實的存在究竟哪個比較精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四

我是書海中的一條忠實的小魚,常常在書海里自由自在的遨遊。海闊任魚躍,有一天,我在新華書店發現一本世界聞名的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其中有一篇寓言很有意思,很能啟發人去思考,那就是《蚊子與獅子》。

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小小的蚊子向森林之王——獅子宣戰,竟然憑自己的機智最終戰勝了兇猛的獅子。可是隨後,蚊子便得意忘形地吹著喇叭,唱著凱歌不知天高地厚地飛走了。結果,被一隻小小的蜘蛛網給粘住了。最終,成了蜘蛛的一頓美餐。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人要謙遜,不能太驕傲了,因為驕兵必敗。在笑過蚊子傻之後,忽然發現自己也不是這樣子的嗎?

在我平時的學習中,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有時候在班上名列前茅,有時候就只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過去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麼。現在讀了這則寓言,我忽然明白了——那是因為我太驕傲、太自滿了。每當我考了個好成績時,我總是洋洋得意地思量著怎么去跟爸爸、媽媽要獎品,思考著是奧特曼呢,還是要變形金剛;或者想著去哪兒玩,是去溫州樂園呢,還是去江心西園;要不,就琢磨著要爸爸媽媽帶我去甌北吃肯德基。尾巴翹得太高了,也總是會折斷的。所以,自己的語文成績一直就像微風中的麥浪,波濤起伏,時高時低。看來不能在娶得一點小勝利的時候就忘記了自己姓什麼、長什麼樣兒了。

而我們班的學習委員,無論考得多好,她都不驕傲。老師也常常表揚她,還號召大家要向她學習呢。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話不假!蚊子驕傲的代價是生命,而如果我驕傲自滿了,那我的代價又將是什麼呢?

《伊索寓言》以擬人化的動物、普通人以及神為主要表現。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一個好人,怎樣去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怎樣變得智慧。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五

我行走在一個迷宮,四周是門而有一扇門會帶我進更大的迷宮,讓我無路可逃。

我也許很急切,我已經聽到背後的催促,我沒有任何藉口阻止這催促,那就任由它,好使我未有一絲怠慢。我也許很猶豫,我的時間極為漫長,我有足夠的時間考慮我的去向。

我的面前是不同的門,我只有選其一。我不知所措,最終去拉外表最宏偉的一扇,俗人們總是認為,內外是成正比的。此時的我就像求助於刺藤的狐狸,沒有想到——

門如此沉,千鈞便是這樣的重量嗎?費半天的氣力,卻徒勞無獲,是否算一種悲哀?如若這是悲哀,這悲哀是自何處來,為何糾纏我,何不遠離我?

是我沒有看清路障,對方上了妝,一蹙眉,便把對方當西子,真是彌足可笑。誠如伊索所言,求助刺藤的狐狸,又悔又恨,卻又別無去路,只好聽天由命。而我卻不同,繞開堵死的路,我的海闊天空,還在後頭呢。

我幾度打量這扇沉重的門。花紋細琢,精緻典雅,一見便可傾心。我以為我受騙一次就不會再糊塗,可見了這堂皇的偽裝,我只想問,這是真的道貌岸然嗎?實為一個痴人。可痴人還是醒過來了,而且不敢相信眼前的門了。雖然門是十分的完美,但打不開,與畫出來的門無異了。那就讓它在這裡做一花瓶,只希望它能更多的指示世人,不為這實心葫蘆的外表所蒙蔽。

當初狐狸是回天乏術,不然,也會試著亡羊補牢。若一開始就知道,該有多好!可主執意和所有人開個玩笑,歷練我們的筋骨。

睜大眼睛吧,如果不想在看到抉擇後嘆息,就唯有做抉擇時用心。伊索在朝我微笑:“也許那隻狐狸,就死在你腳邊的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