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讀書筆記

我們是大自然的產物,我們時刻與大自然在一起,對於大自然你有多少的了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文字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大自然的文字讀書筆記(一)

剛開始,我看到《大自然的文字》這個書名,以為是告訴我們一些大自然的美麗的不可思議的奇觀。結果看了才知道,這不是描寫景色的,而是一本科普書,告訴了我們很多知識,讓我們知道大自然中自然形成的一些物質是怎樣變成人們需要的東西,成為人們得力的幫手。

這本書的大部分地方的風格都和《昆蟲記》差不多,很幽默輕鬆。經常把大自然的一些物質當成人來寫。作者在故事的開頭就給讀者講了一個笑話:一個男孩到森林裡去探險,迷了路,他很餓。突然,他看見一棵小樹上結了很多顏色鮮艷的小果子,就采了五顆吃,結果回家就鬧肚子了。你可能會笑這個男孩那么笨,顏色鮮艷的野果當然不能吃了。其實這就是不懂大自然的文字,不夠了解大自然。接著,作者伊林就給我們講了許多知識點,比如:人們讓隱形的工作者——風發出電的過程,水的循環過程,鉛筆是由什麼礦物製成,莫斯科圖書館的運轉過程等。

看完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更應該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了,因為這樣其實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你哪一天不小心吃了毒蘑菇,別抱怨大自然長了一種有毒的蘑菇,其實這是大自然對你不了解它的懲罰。當你了解大自然就知道大自然是多么重要!大自然中的樹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抵禦強大的沙塵暴。大自然中的一些沒毒的果實、蔬菜可以解決我們的溫飽,並讓人們可以播種種出更多食物。大自然中的動物有的可以為我們提供食用的肉,有的做成毛皮大衣,還有的能成為人類的朋友。大自然中的風、水、能源、礦藏更是為我們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能源和原料。但有些人為了謀取私利,多賺錢,打大自然中可愛的動物和綠色的植物的壞主意,亂捕亂殺,濫砍濫伐。這種違背大自然規律的粗暴行為,也必將使人類遭受到大自然無情地懲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異常氣候、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就證明了這一點。現在雖然大家重視了,開始提倡低碳環保了,可是對大自然造成的破壞依然在持續,現在每年都有許多動植物滅絕。我們應該懂得,大自然為我們提供的物品是有限的,但如果人們任由自己貪婪、過度地汲取,從不考慮讓自己安靜下來,真誠地與大自然溝通,虛心地讀懂大自然的規律,那么,我們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得到更多地懲罰。相反,如果我們能與自然友好相處,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會更多,生活環境會更好,人類社會發展會更持久,我們的未來會更幸福!

大自然的文字讀書筆記(二):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寓意深刻的散文,作者抓住大自然中的細小的事情,展開豐富聯想,描繪了一些細膩、別致的感受,獲得了一些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啟示。全文將對自然的觀察與人生的感悟結合起來,巧妙而別致。文章以描寫自然中湧現著無窮生命力開頭,以揭示人生中孕育著新希望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坦然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明白有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收穫,保持坦誠謙虛的胸懷,體會人生的趣味。 本文內容豐富。作者盡情讚美了大自然無窮的生命力。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先描寫風雨中的小白花,表達了作者的敬佩之情。在風雨中,小白花細小的根“卻穩固在糾結於土地之中”;“經過風雨的磨鍊和洗禮”,小白花“仍然堅毅地綻放”。再描寫了風雨中的小鳥,振翅高空,“馬聲啁啾地迴蕩在空中。”最後一段是本部分的小結,揭示出了作者獲得的啟示:人類不應惶惶度日,要像小花小鳥一樣,與大自然和諧一致,融為一體。“雨要下說下吧,風要就吹吧”,作者三次重複這一句話,目的就是要人們像小花小鳥一樣坦然接受風風雨雨,不要因為有些風風雨雨,就惶恐不安,要像小鳥一樣扎穩根基。經受磨鍊,頑強綻放;要像小鳥一樣,振翅高飛,放聲歌唱。

第二部分,作者寫了春意漸濃的池水。在簡略在勾勒出池邊的景色後,作者描寫了這樣的一幕,:人們將石頭投入水中激起不同的聲音。“面對池畔各式各樣的人們和各種各樣的聲音,有誰在事後是抱著詩人一般的情懷與感觸悄然離去呢?”作者的發問表明了他的寫作意圖:以詩人一樣的情懷與感觸來審視“各式各樣人們和各種各樣的聲音”,“了悟出各種大小不同的石頭,會響起各種大小不同的聲音”。“渾渾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人們也在渾渾噩噩、匆匆忙忙地生活,在生活的水池中,我們也在投石頭,但我們投入了多大的石頭。激起了多大的聲音,在渾渾噩噩、匆匆忙忙的狀態下,我們並不知覺。這一部分中,作者獲得的啟示是:有時,我們需要平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在生活中的的付出與獲得。 第三部分又寫到了天上的雲。作者寫了為斷變化和不同的形態,目的顯示是用來比喻“人的心,”和“人的命運”。由“雲朵的變化”作者想到了很多我,作者想到了人的心境與人生的際遇的關係,想到了人生如流雲一樣的變化。由此得出結論,“縱然歡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縱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進而推論:“若每個人都能保持坦誠、謙虛的胸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地工作,必可體會出漫長的人生中的無窮的情趣。” 第四部分,可以看出是全文的結語,人生中,無論順境逆境,只要振作精神,努力進取,必定會取得成績,自然就有了新的希望。 從作者的寫作意圖來看,全文以“大自然的啟示”為標題,起筆是大自然,落筆是啟示,表達了作者在對自然景物的觀察中產生的一些人生的思考:坦然接受風風雨雨,與大自然和諧一致,不因為生活中的些風風雨雨就惶恐不安,思考一下我們在生活中的付出與獲得,勤奮努力,勝不驕,敗不餒,保持坦誠、謙虛的胸懷,認真負責地工作,必定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大自然的文字讀書筆記(三):

大自然的文字?看到題目《大自然的文字》,大家一定會想,大自然會有文字嗎?這你就不懂了吧,其實,在大自然中,天上地下到處都是字。

說實話,剛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什麼叫作大自然的文字。後來通過課文中介紹的幾個例子,我才知道其中的奧秘。星星在平常的人看起來,極為普通。可是,它如同指南針一樣,能使我們不迷失方向。雲朵呢?它是天氣預報的使者,只要出現了砧狀雲,就會說明了會有雷雨降臨。石灰石和在林中的花崗石,也是一個文字。它們能告訴我們,這片土地原先的情況,讓我們了解到這兒的地質變化……

這些從不被我注意過的自然界的景物,原來有這么大的作用啊!通過後來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互相補充,我又了解到了很多大自然的文字:大雁南飛,秋天就在眼前;螞蟻忙著搬家,出門就一定要帶雨傘。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就會低飛,蟲子們在下雨時會離地面較近,而燕子為了捕捉它們,所以飛得也會低。將要地震時,青蛙會像搬家一樣大型遷移,甚至馬路上都會爬滿青蛙。海嘯的前幾十分鐘,海水會泛起一個又一個小泡泡,隨即會有小浪頭打來……這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例子,也同樣拯救了不少條生命。

由此看來,大自然的文字是多么重要,又多么有趣啊!當然,這些文字是不會每個人都認識的,只有那些勤學好學、善於觀察和請教的人們,才會懂得它們。

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要多去野外看看,有不懂的及時問別人或者找書,這么日積月累,你的“文字”量就會越來越多,知識量也會越來越大。到那時,你將會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