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的教育》800字高中讀書筆記5篇高二範文

《愛的教育》由夏丏尊於1920xx年對照日、英譯本將這本書譯為中文,漫畫家豐子愷作插圖和封面,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一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乾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二

我和爸爸PK後,就拿著《愛的教育》不停的翻著看著。昨天,我讀著愛的教育,今天,我讀著愛教育。一頁、兩頁……漸漸地被書中的小短篇吸引住了,仿佛我就是書中的那個小男孩,我班的同學仿佛都成了書中男孩的同學。我一篇一篇的看著,逐漸逐漸地……感之。

這部《愛的教育》篇篇洋溢著愛,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 所蘊涵散發出,真的愛,偉大的愛,訴說著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一部最為真誠的教育的愛,教育的愛在眼前展現升華。

《愛的教育》里,費魯喬的血,我仿佛是並住呼吸閱看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但,這一篇像似洗滌心靈真愛的篇節,深深吸引著我,幾乎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壯舉,在瞬間,卻用無聲的愛,保護了自己的姥姥……用無聲似有聲的舉動展現了英雄的行為壯舉……

一種責怪、訴落聲,不停地從姥姥那喇叭筒的嘴裡飄出來。“當心呀,費魯喬,你正往歪道上走,我見過好多孩子都像你這樣開始,先從家裡跑出去,跟其他孩子打架,輸錢,然後慢慢從投石子到動刀子,從耍錢到乾其它壞事,從幹壞事最後搶劫。”

費魯喬站在不遠的地方,身子靠在廚櫃,沒有一叮點辯解。聽著奶奶說。

他就是這樣非常頑固的一個小男孩,即使心存多愧疚,“我錯了,原諒我吧。”像這樣的話,都很難從他嘴裡說出來。時常就是心軟,也不表露出來。

讀完了這篇之後,我感受到了他的內心愛。雖然平時費魯喬。從來都不在嘴上表達對家人的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卻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英雄的讚歌。

現在,我回想起自己的奶奶,使我更加想念和愛我奶奶。我奶奶在世的時候,對我非常的好。似乎覺得,從我剛生下來,奶奶就在我的身邊。我慢慢長大,奶奶從託兒所、幼稚園接送我。生活中照顧我、疼愛我、帶我去玩。因此,我特別喜歡奶奶、感激奶奶。我給奶奶捶背,奶奶高興地直說:“孩兒真孝順!”

奶奶很好滿足的。只要你說聲:“奶奶辛苦了”或“奶奶你真好”之類的話,再給她捶捶背、揉揉腿,她就會更心滿意足的。現在我傷心的是奶奶走了……

費魯喬走了……我們的小英雄走了……一顆美麗的童心走了……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間,努力為我們這個短暫的生命之旅,留下一些美好的難忘的記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英雄,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英勇無敵,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就是一個人的努力充分展示出了人性和愛的光輝。

鎮定地迎接死亡和威脅,展現崇高的愛,費魯喬就是一個值得讚美的英雄。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三

“假如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

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後,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具體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並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實。”這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於“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暖和別人的同時,也暖和了自己。

一個人心裡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暖和。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的人。“人間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獻愛心,莫談貧富‘貴賤’,人人可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讓你我心靈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暖和之手,讓世界布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願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愛的教育》又名《一名義大利小學生的日記》,是通過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原名Cuore,翻譯為心)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利科的眼光,講述了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裡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盪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四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為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為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了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為了讀書而刻苦努力著,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里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男孩的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著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為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閒在家裡,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么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裡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於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於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於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於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採納。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五

點亮愛的心燈

——《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是一朵真、善、美的花朵,芬芳了我們的人生;愛是一股清泉,滌盪了我們日漸蒙塵的心靈;愛是一支蠟燭,點燃了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的理解和幫助……當我翻開《愛的教育》這本書的第一頁,種種平凡而又偉大的愛給了我的心靈極大震撼,引發了我對愛的深思。

寬宏大量的品德

這是主人公恩利科的一篇日記。他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教室中的故事,批評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為,讚美了卡羅納的勇敢、善良、寬厚。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要點亮愛的心燈,像卡羅納一樣擁有寬宏大量的美好品德,向陷入困境的夥伴伸出援助之手。只要善待別人,才會贏得更多純真的友誼,贏得更多真摯的情,我們的生命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絢爛多姿,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愛在行動

見義勇為的羅伯蒂為了拯救一位快要被馬車撞上的小孩子,不顧一切地沖了上去,孩子得救了,可羅伯蒂的腳卻不幸被軋傷。羅伯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當我們在接受別人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和感恩。點亮愛的心燈,我們不必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在平凡的世界中書寫不平凡的自己。這不禁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在一個繁華的十字路口,一位衣衫襤褸的街頭賣藝人映入了我的眼帘。他正在全神貫注地撫弄著古箏的琴弦,身旁還貼著一張告示,大意是他因家境貧寒,不能供孩子讀書,只好在街頭為人們帶來美妙的樂曲,希望人們能伸出援助之手,幫他脫離困境。一股強大的情感衝擊著我的心靈,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啊!聽著這悠揚的琴聲,我慷慨地掏出了5元錢,遞給了這位叔叔。他感激地抬起頭來,我看見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會心的微笑……望著這位街頭賣藝人微微佝僂的身影,我感受到了關愛他人的幸福、快樂與甜蜜。

勇敢的羅伯蒂、代人受過的卡羅納、貧窮而又頑強不屈的科羅西、慈母般的女老師以及同學之間真摯的友情像想縷縷春風一樣時時刻刻滋潤著我的心田。這本書用各種各樣的愛對我進行了深刻的教育,令我受益匪淺。

也許,只要點亮了愛的心燈,不論是在怎樣黑暗的夜裡,我們都能期盼,幸福的花瓣片片灑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