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拜年日記300字【三篇】

篇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床,我和姐姐們穿上了準備好的新衣服,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齊齊,等著媽媽叫我們吃餃子。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們個個臉上都笑逐顏開,吃完飯出了門,走在路上,我一看,哇!馬路上都是走街坊拜親戚的,個個興高采烈。看那馬路上遇見熟人的,互相拜一拜,就說新年好;遇見哥倆好的,就一起說著笑著去拜年;帶孩子的遇見帶孩子的就互相推讓著給小孩子壓歲錢。

壓歲錢是個好東西,我們孩子都喜歡,瞧,這不,走到親戚家了,拜了個年,給了我一百塊,把我樂的呦,呵呵,瞧瞧我的姐姐們,看著我有了壓歲錢可拿,在那乾瞪眼,沒辦法,誰讓我的年紀小呢,大人們的最愛給小朋友了。我們一家笑盈盈的走出了今天拜年的最後一家,我高興的拍拍裝滿壓歲錢的口袋,真希望每天都過年。

篇二

今天過大年,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奶奶家拜年。一進門,奶奶就趕緊端了一大盤子糖,讓我隨便抓了一把,我高興地裝了滿滿兩大口袋,奶奶還給我了有壓歲錢。這時候也來了許多叔叔、阿姨拜年,房間立刻顯得擁擠,我和爸爸、媽媽趕緊出門拜年。

我們來到對門的爺爺家,爺爺同樣給了我很多糖,我的口袋已經快要裝不下了。我們又去了樓下的奶奶家、阿姨家、叔叔家等很多人家拜年,他們都高興地給了我許多糖和瓜子等很多好吃的,我的口袋再也裝不下一塊糖了,我的肚子也裝不下一塊糖了。感覺自己成了一個糖果精靈了。收穫真不少。但我覺得過年一點意思也沒有。因為我家的糖罐早已經滿滿的了,什麼奶糖、朱古力、棒棒糖還有進口糖,早已對我來說不稀罕了。

可是,拜年收糖對媽媽小時候來說,卻是一件最令她高興的事。一大早,天還沒亮,媽媽和舅舅就手拉手,趕緊跑出去拜年。可惜去的太早,別人家還沒開門呢。媽媽和舅舅只好在門口耐心地等著,一直等到他們給媽媽一塊或兩塊糖,媽媽才離開,再去第二家拜年。那時候,不熟悉的人家給一塊或兩塊糖,只有關係很親的人家才最多給四五塊糖。如果能給到5塊糖,媽媽高興地跳起來。等口袋裝滿了糖,媽媽和舅舅就急忙跑回家,把糖全部倒出來,一人一頭堆到床上,比一比誰掙的糖多。數完後,再趕緊跑出去,再挨家挨戶拜年。這就是媽媽小時候的拜年和我的拜年。

篇三

過年就少不了拜年,你可知道以前到現在拜年都有過哪些方式嗎?聽爸爸媽媽講,改革開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就穿上一身土裡土氣的花衣裳,到晚輩那裡磕三個頭,說句:“給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壓歲錢。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提高,所以,拜年時還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農村的人們其實方式不變,但壓歲錢提高到了1—5元錢。

近幾年,從城市到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各家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雖說祝福的話語不長,又沒有上門拜訪親切,但表達了人們那顆真誠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買了手機,簡訊拜年這一新時尚潮流席捲面來。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在接到很多人發給他簡訊之時,很快學會了發簡訊。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電話薄,全身投入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信,回簡訊。由於他打字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話給別人發簡訊:“祝鼠年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別人給發的信息,例如文超叔發來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整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還有:“我送你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個幸福,一個美滿等。不瞞您說,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條簡訊,發了一百多條簡訊,怎么樣,厲害吧!

我想,接下來的拜年方式可能還會變化。明年可能用可視手機直接對話。還可能是網上拜年等。

通過拜年方式不斷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燦爛似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