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中作文

銘記著祖國的歷史,我們走進了新世紀。這對於中國是嶄新的一頁。近代的硝煙早已散去,這是一個和平的社會。經濟迅速地發展著,中國的人們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少年——未來國家的棟樑,也在如同一棵幼苗般茁壯成長。克服了二十世紀的不少挫折,中華人民終於走到了今天。高樓大廈早已經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斷有飛機從頭頂上呼嘯而過,鐵路開上了“世界屋脊”,科技還在不斷發展……而21世紀,將屬於我們這些未來的棟樑。今天,我們為了報效祖國,努力學習。將來,我們會為祖國創造輝煌。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同學們,我們將焊接歷史和未來。從五十八年前中央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個下午,新中國便開始一代一代地傳承。我們將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祖國在我們的心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光飛逝,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自從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已經走過了五十八載春秋。從此,五星紅旗就一直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靈魂中飄揚。

每周一,五星紅旗都在在我們莊嚴肅穆的注目禮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每當這時,我心中會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自豪感:為祖國的悠久歷史思緒萬千,為祖國的蓬勃發展而激動,為祖國的壯美河山而感慨。

久經滄桑的祖國母親,在五千年歷史的洗禮中,一路走來。朝代變更,從黃帝、大禹的傳說到隋唐盛世,再到晚清的落日餘暉,留下了珍貴的寶藏——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剛勁端莊的方塊字,每個字里,似乎都透出一抹“水滸”“三國”中的英雄氣概,又似乎有箏曲的清麗。它們構成了如歌的唐詩宋詞,使人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領略字句的韻律,詩人的思鄉情懷;又令人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感受詞牌的格律中力透紙背的氣勢與豪爽。漢字,還可以與文言文結合在一起,綻開無數華彩的篇章,凝結成文采斐然的史詩。

祖國的版圖是如此壯觀,有許多讓我們自豪的景觀。插入雲端的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旁邊是奔涌的雅魯藏布江。幽深、碧藍的納木措,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蒼翠山間如同玉帶般若隱若現的長城,最長的古代防禦工程。莊嚴而華美的故宮、天壇。還有長江、黃河——兩條生生不息哺育我們的母親河!東方的文明古國,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掀開祖國的歷史,我們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幕呢?

歷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華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災難。

現在,恥辱和不幸已經成為過去,中華民族迎來了新的輝煌。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鬥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讓中國人民都出了口氣。

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時刻牢記著:祖國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們大家心中!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冰山上的雪蓮教會我們純潔;天空中翱翔的雄鷹教會我們勇敢;遨遊天跡的海燕教會我們頑強、樂觀……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受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卻有責任,有義務,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中華人民終於可以重新揚眉吐氣了。

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作為一名學生,我們就是未來強大祖國的建設者,總有一天,前輩們會把他們手中的接力棒滿懷憧憬地遞給我們,我們要有能力去接受這份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同學們:

大家好!

時間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當巍峨的華表披上曙光,當雄偉的天安門迎來新一輪的太陽,當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洪亮的聲音傳遍了全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時刻,對於一個飽經憂患、受盡欺凌的民族來說是多么寶貴啊!

古老的東方有一個全身珠光寶氣,雍容華貴的女子,盤古開天闢地、四大發明、老子孔子、絲綢瓷器、威武的兵馬俑使她光彩照人。她的美讓人羨慕萬分。但是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我們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幕呢?指針急速飛轉,時間指向了1840年,外國列強紛紛加入了掠奪中國財富的戰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中法戰爭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貪婪的侵略者幾乎掠去了美麗女子所有的珍寶。貪婪的侵略者讓她明白了落後就會挨打這個道理。她沒有沉默,而是選擇了反抗,在這片千萬年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

從古至今,祖國湧現出無數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精忠報國的岳飛、收復台灣的鄭成功、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兩彈一星的鄧稼先等等……無數仁人志士以鐵的事實抒寫了一曲曲愛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