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作文

“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段豫劇,唱出了女孩子們心中的英雄氣概,這一段唱的就是花木蘭。

花木蘭聽來並不像是一個真正的典型女孩。原本印象中的女孩,是生於書香門第、琴棋書畫樣樣在行、弱柳扶風的古典女子,眼前這位女扮男裝赴戎機的女子,確實與我心中的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大相逕庭。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她,果敢、孝順又堅強,在當時的社會,閨房織布的弱女子,又能有何作為?嘆息中的承諾,思念中的“不罷休”的誓言,見識不廣,卻立志替父從軍,難能可貴。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她,奔赴前線,英勇善戰,帶著勝利的訊息凱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我不知,她是否在黑暗的角落裡啜泣過,呼喚自己的家鄉;她是否想過做一個無人知曉的逃兵,與家人共度時光,也無從知道。我只知道十年的堅持,需要何等的毅力?

“木蘭不用尚書郎”的她,淡泊名利,甚至不慕名利。其實,為官多好!在身經百戰後,百姓們的擁護,一定會使她成為一個成功的官員,有著豐厚的俸祿,供養著她和她的家人。也許,還朝辭官,是因為她內心中的一片純潔。

十年多的磨練,她也從風華正茂的少女變為了普通的女人,但她在我心中從未曾老過,披著盔甲,寒冷的鐵的光芒,勾勒出堅硬的線條,她的心一片純潔。她並不是我心中的古典女子,但此時,我心中關於她的零散形象漸漸拼出了近乎完美的剪影——堅強,機智!

看過《花木蘭》我的心中激盪起了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花木蘭,一個正處於青春時期的少女,當她看到她年邁的父親即將出征,她不忍心讓她的父親再去打仗,想著女扮男裝的辦法,代父從軍。她毅然穿上父親的盔甲參軍了。她通過她的武藝一步步升職為大將軍,帶領將士們打了無數的勝仗,將花木蘭的名字傳遍了各方。正當他們打了許多勝仗,準備再攻時,一陣大風卻將他們的補給全部刮跑了。但是將士們卻不害怕,堅持作戰。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他們輸了,他們又走投無路,沒有援軍。於是花木蘭化成柔軍混進了柔軍大營,看準了時機,把柔王殺掉了。

我們是需要和平的。在戰爭的煙雲下,有一件事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們擁有同一片土地,我們擁有同一片藍天。為什麼戰爭是殘酷的,無情的!

花木蘭,一個女子,了不起!你孝順,你愛國,你好棒!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詩》敘述的是一個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花木蘭替父從軍。一個聰明、善良、心靈手巧、女兒柔長、忍辱負重、情義難當……這個人就是花木蘭,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感人事件名傳千古。

木蘭和戰友們一起在戰場上英勇的拼殺著,戰爭是那樣的殘酷,皇上得知木蘭的功績後,就封木蘭為陣前先鋒,從這以後,屢立戰功。

脫下戰袍,皇上封她官爵、賞賜她土地、銀兩,她都不接受,她唯一想的是回家,恢復自己的女兒身。直到這時,軍中的兄弟才知道木蘭原來是個女兒身。

看完了這個電視劇,我非常敬佩花木蘭,她,是個多么懂事的女兒呀!父親年紀大了,不能去打仗,而弟弟又小,她既捨不得父親,又疼愛弟弟,竟女扮男裝,在軍中摸爬滾打了那么久。她這樣地為自己的父母,為自己的家庭分擔憂愁,而我們呢?我們雖然不能像木蘭一樣去廝殺戰場,但我們可以想著為父母分擔點家務活,讓他們輕鬆些。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年,邊疆打仗,可汗命令徵兵。有一戶人家,爹爹年歲大了,於是他孝順的女兒花木蘭便裝扮成小伙子,隨軍打仗去了。

戰場上的花木蘭一點兒不比男兒差,她立下無數戰功,最後被封為將軍。

而花木蘭回家後換上以前的衣裙時,夥伴們都看呆了。

我們一定要像花木蘭那樣,做一個孝順父母,勇敢堅強的孩子。而我卻每天東跑西玩的,媽媽爸爸讓我倒垃圾我都極不情願了,更別說替父親打仗了。我真不應該這樣,大家都不要學我喔!可想而知,一個女孩子有男孩子般的志氣,那是多么難得呀,而文中的女孩兒花木蘭卻裝扮成小伙子,隨軍打仗,我要是花木蘭,我早已嚇的心驚膽顫了,而花木那男孩兒般的志氣更讓人驚嘆不已。花木蘭身上有兩處優點值得我學習,第一個優點,花木蘭非常孝順她的父親;第二個優點,她勇敢堅強,具有男孩子般的志氣。我們一定要向花木蘭學習。

我看過動畫版的影片《花木蘭》,花木蘭的爸爸是個將軍,年老退休在家。那時北方經常發生戰爭,皇帝要求每家出一個男人去打仗,花木蘭想弟弟太小,不能打仗;而爸爸呢,走路都用拐杖,又怎么能打仗呢?於是,花木蘭瞞著家人代替爸爸上前線。她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最後,打敗了敵人。救了全中國,皇帝獎賞了她。將士們這才發現昔日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位文靜俊美的姑娘。

看了這部影片,我覺得證明了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也能做到,而且比男子做得更好,可謂“巾幗不讓鬚眉”。花木蘭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為了自己的父親不惜一切代價,真的很了不起。

我呢,要學習花木蘭的這種精神,花木蘭是多么的有孝心啊!替父從軍,並且能堅持到底,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要做一個木蘭式的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