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愛騰空間作文

因為孩子學習緊張,和孩子同步,晚上他學習的時候我看書或者假裝看書(打瞌睡),所以,我基本上與電視絕緣了(其實租住房只有一個老古董似的電視,沒裝機頂盒,也實在沒什麼節目可看)。但為了與時俱進,了解國內外大事,我是經常看報紙的,最近報紙上接二連三的宣傳,讓我知道了一個特別火的節目——《爸爸去哪兒》。我好奇心大發,想看看到底什麼樣的節目這么火。雖然電視節目得趕著點看,但好在現在網路發達,百度視頻一搜,看節目比電視方便多了。不看不知道,一看驚呆了,《爸爸去哪兒》果然與眾多的娛樂節目不同,連著看了幾期,很喜歡、很感動,也很受教育,與眾多媒體評論把焦點放在參與節目的爸爸們不同,作為一位媽媽,我則把思考的角度放在了節目中未曾出鏡的媽媽們身上。

從節目中可以看出,幾位明星爸爸平時應該都很忙,照顧和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其中也有爸爸坦承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由於爸爸在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中長期缺位,孩子的媽媽則全力承擔了教育孩子的重任:如Angela(王詩齡)的媽媽——著名的主持人李湘說,女兒從出生到現在的飲食起居,丈夫很少插手,都是她和老人一手操辦的;小石頭(郭子睿)的爸爸郭濤坦言,孩子長這么大,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婆在管孩子;天天(張悅軒)的媽媽寇靜則是位全職太太,相夫教子、與世無爭,被觀眾譽為賢妻良母典範; Cindy(田雨橙)的媽媽葉一茜和Kimi的媽媽陳若儀更是為了孩子和家庭放棄了自己喜愛的演藝事業,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長。

正是因為媽媽的全力付出,做了許多本該由爸爸來做的事情,擔當了本該由爸爸承擔的角色,爸爸則成了孩子成長的旁觀者。也正是因為在孩子的成長中,爸爸們平時參與得太少,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教育孩子的方法欠缺,所以有些爸爸在節目中就表現得手忙腳亂、有心無力,比如王詩齡的爸爸王岳倫,一開始連給女兒扎一個簡單的羊角辮都搞不定,更不要說給孩子做飯了。

但在後面的節目中,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爸爸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增多,爸爸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互動的效果也越來越好,孩子在成長,爸爸也在成長:王岳倫已經可以有條不紊地為女兒準備早餐;郭濤則一改前面對小石頭那種簡單粗暴的態度,耐心對兒子講道理;田亮在女兒堅持單獨從高處滑沙的時候,不是一味地阻止,而是在後面默默守護……

也許當初,支持老公和孩子參加節目的媽媽們,沒有想到一個節目會給老公帶來這么大的變化,也沒有想到一檔本是娛樂的節目,讓這些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的爸爸,體驗到陪伴孩子、養育孩子的無盡歡樂,更加深父親跟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可見,不是爸爸們不會帶孩子,不會陪伴孩子,而是媽媽們平時包辦太多、代替太多了,只要給爸爸們時間,他們就會從最初的囧態百出,變為後來的駕輕就熟。

看著節目,想到自己,曾經,在孩子的成長中,大部分事情,是我一個人承擔的,老公很少插手;我也曾以為,管好孩子,是對老公的最大支持,可以讓他毫無後顧之憂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也樂得當甩手掌柜。後來我模糊地感覺到,由於自己的大包大攬,在一定程度上剝奪老公與孩子在一起的快樂,使孩子沒有享受到更多的父愛,所以,我就時不時地有意放手,讓老公和孩子多一些時間在一起,現在,孩子也長成一個小男子漢了,父子之間的話題更多、更深,老公也更樂意跟孩子在一起聊天、出遊,也許,我更應該做的,就是不時地隱隱身,給他們父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兩個男子漢在一起,探討屬於男人之間的話題。

如果不是這一檔節目,我想幾個明星爸爸恐怕可能從來也不會想到與孩子單獨相處那么長時間。明星們通過做節目,既擴大了自己的影響,也獲得了難忘的當父親的經驗,讓孩子體會到更多的父愛。我們平常人家,沒有明星們這樣的機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爸爸們不太忙的時候,媽媽們是不是也應該給爸爸多創造一些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因為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爸爸不是配角,而應是主角,媽媽們多騰些空間,爸爸們就可以多和孩子體驗到難得的快樂,如果爸爸們哪怕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全身心投入到親子時光中,孩子也就可以多得到一些父愛。

為了不給孩子的成長留有遺憾,媽媽們,不要遲疑,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