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宏圖展,九洲春意濃。你對婦女節到底有多少了解?

三八婦女節是哪一天?三八婦女節是幾月幾日?

20xx年3月8日 星期四

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餘年曆程。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歐洲,包括俄羅斯。

【婦女節的起源】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於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美國社會黨人在1909年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1910年,第二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上以蔡特金為首的來自17個國家的100餘名婦女代表籌劃設立國際婦女節,但未規定確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1914年3月8日,

19世紀女權主義者*罷工**

歐洲多國婦女舉行反戰**;為紀念在一戰中喪生的近200萬俄羅斯婦女,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可以說,正是上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而不是人們想當然的“國際婦女節”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遺產。

英、法等國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經濟條件,19世紀30--40年代,英、法等國進入到機器工業大發展的階段,以大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制度,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而巨大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在各國取得勝利,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政治條件,婦女積極參加了本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婦女運動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而開始興起;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啟蒙運動中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思想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思想條件,如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啟發了婦女爭取平等權利鬥爭的覺悟,是婦女運動產生的直接思想根源和理論基礎。

在產業革命的影響下,先進女性衝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束縛,走向社會,擁有與男子同等抗衡的社會分量。然而,新興的男權政客依然蔑視婦女,於是她們開始了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

【婦女節近代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的婦女們也於1913年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

1912-1915年間,每逢3月19日這天,蔡特金都在國際婦女書記處的機關刊物—《平等報》上發表文章,紀念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之所以選在這一天,是為紀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和勞動婦女反對政府軍偷襲蒙馬特爾高地國民自衛軍大炮陣地而舉行的起義。這一起義導致巴黎公社的誕生。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後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在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女工回響布爾什維克的號召,於3月8日(俄歷2月23日)舉行慶祝國際婦女節的**,要求得到“麵包與和平”,參加了有9萬男女工人進行的罷工。後來發展為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的起義,沙皇*制度被*。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布爾什維克的女權活動家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倫泰(AlexandraMihalovnaKollontai)說服列寧將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

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以後,由於女革命家羅莎·盧森堡被*殺害,因此,1919-1921年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都選在3月5日這一天。這天是盧森堡的生日。列寧於1920年和1921年發表的《迎接國際婦女節》和《國際勞動婦女節》兩篇紀念文章,都是在3月4日寫的。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28個國家的82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保加利亞的女共產黨人建議,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採納了這個建議,通過決議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此後,各國無產階級婦女每年在這天都以不同形式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只是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其目的不僅僅是爭取婦女選舉權了。從1922年開始,蘇聯《真理報》、共產國際執委會的機關刊物《國際新聞通訊》、《共產國際》在3月都開闢專欄,介紹國際婦女節和各國無產階級婦女的鬥爭以及生活和工作情況。

中國人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為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為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

1922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關注到婦女問題,在中共二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中提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這一後來以一貫之的婦女運動指導方針。隨後,向警予出任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在隨後的幾年裡,她多次在上海領導女工鬥爭,僅1922年一年間就在上海的六十間絲廠、三萬名女工中先後發動十八次罷工。但是當時中共內部婦女力量薄弱,1922年6月時只有女黨員4名,到1923年6月時也不過13人。建立廣泛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需求迫在眉睫,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中就提出“一般的婦女運動如女權運動、參政運動、廢娼運動等,亦甚重要”、“本黨女黨員應隨時隨地指導並聯合這種種運動,口號應是“全國婦女運動的大聯合”、“打破奴隸女子的舊禮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母性保護”、“贊助勞動女同胞”。這些口號之外,還應加入“*軍閥”、“*外國帝國主義”兩個國民革命運動的口號,以引導占國民半數的女子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就在中共二大召開的這一年,孫中山在上海召集國民黨改進會議,再次改組國民黨,在新修訂的黨綱與總章里規定設立“婦女委員會”,以“調查國內外婦女狀況,並研究國內婦女問題之解決方法”。1924年初的廣州,婦女就學就業的機會很少。據統計,全市女老師、女醫務人員只有200多人,女學生也不過6000多人。國共實現合作後,伴隨著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靠近港澳的廣州婦女開始接受國際婦女革命運動的影響。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婦女部部長何香凝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提出了“婦女在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獲大會通過,促使《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的政綱中明確規定:“於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社會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從而確立了婦女在社會各方面平等合法地位的原則。何香凝作為中國國民黨早期最重要的婦女運動領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一時期,作為國民黨中央的一個黨務部門,國民黨的婦女部同樣關注“國民革命是婦女的生路”,將婦女解放與國家救亡緊密相連;在這一點上,國共兩黨婦女工作有著基本的共識。

當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後,遵照兩黨的決議,女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參加國民黨各級婦女部的領導工作。向警予、蔡暢、鄧穎超、楊之華等中共早期婦女工作領袖都先後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和滬、粵等地的地方黨部婦女部擔任領導職務。

1924年廣州對於“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不僅成為中國首次公開的“三八”節紀念活動,也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重要場域,“國際婦女節因而也成為廣大婦女教育、檢閱自己力量和加強團結的盛大節日。”

1924年2月下旬,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部會議上,何香凝提議在廣州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由中央婦女部負責出面發起集會和**,會後何香凝承擔了紀念活動的籌備事宜。1924年3月3日,廣州執信學校作了題為“國際婦女節之性質”的專題講演,介紹婦女節的歷史與意義,這個演說可以說是中國的政黨首次向中國大眾介紹“國際婦女節”這一概念。

1924年3月4日,國民黨中央婦女部以部長曾醒名義發出通告,呼籲廣州地區各婦女團體於3月8日舉行**,回響全世界婦女的“大團結*運動”,並派代表參加3月5日下午在執信女校召開的籌備會議。翌日下午2時,廣州各界婦女代表數百人在執信女校大禮堂舉行籌備動員會,推舉何香凝為會議主席。何香凝發言,3月8日廣州婦女的**將是中國第一次組織的“三八”婦女節紀念活動,意義十分重大。與會代表熱烈鼓掌,並紛紛對組織好這一活動建言獻策。會議最後決定:1、3月7日派出12人乘坐汽車在廣州市內主要街道分發有關婦女問題的傳單,以喚起市民的注意和動員各界婦女參加大會和*;2、3月8日上午11時在第一公園舉行*大會,請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通知省立、市立各校學生全體參加;3、會後在市內馬路舉行巡遊,並準備汽車隊演講隊隨同出發,請市公安局派軍警保護;4.確定各種旗幟標語,如“解放中國殖民地之地位”、“解放婦女所受資本制度的壓迫”、“要求婦女勞動權、平等教育權、平等工價錢、女子參政權及一切婦女應得之權”等。

《廣州民國日報》為廣州紀念“三八”節活動吶喊助威。3月5日該報發表《慶祝國際婦女日》一文,詳細介紹“國際婦女日”的歷史及德、英、奧和蘇俄等國慶祝“三八”節活動情況。3月6日又發表題為《婦女日》的時評,指出中國婦女幾千年來受制於“男權”,“幾不自當為人”,強調國民黨中央提議舉行“三八”婦女日活動,目的是提高婦女的覺悟,革除陋習,進而謀求婦女的“覺悟”、“獨立”。3月7日,該報又刊登《國際婦女日之運動》,通告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在廣州的“三八”紀念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和巡遊路線,向廣大婦女發出了動員令。

1924年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位於市中心的第一公園內的音樂亭搭起了臨時舞台,“慶祝國際婦女節”的橫幅懸掛正上方。會場四周也張貼了“婦女要求勞動權”等標語。10時左右,執信學校、高師學校、法政學校、市政學校、女子職業傳習所、保姆學校、圖強學校等30多所學校學生、各界婦女約20xx多人參加。11時大會正式開始,由廣州工讀學校校長沈慧蓮主持。之後何香凝主持大會並發表演講,介紹了“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紀念它的意義,痛述了廣大婦女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下所遭受的種種苦難,鼓勵婦女堅決地走“*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婦女自求解放的道路。”與會者報以熱烈掌聲和口號。廖仲愷也前來助興,並發表《國際婦女日的性質》的演說。瞿秋白、惲代英等共產黨人也應邀參加並講話,支持婦女民眾運動。與會婦女群情激昂,“*外國帝國主義”、“排除納妾和一夫多妻”等嘹亮口號此起彼伏。

慶祝大會結束後,何香凝、曾醒與巡行總指揮沈慧蓮、總務長唐允恭、糾察員廖冰筠等人一起,帶著與會婦女從第一公園出發,徒步上街*,按照預定路線途經吉祥路、越華路省長公署、廣仁路省財政廳、永漢北路,從天字碼頭轉入珠江長堤、太平南路、一德路、維新路,最後回到第一公園解散。一路上,*隊伍高呼“*封建主義”、“*帝國主義”、“保護童工孕婦”、“廢除娼*制度”等口號。“第一次將中國婦女的要求全面提出來了。”何香凝還組織10餘人散發會議口號和傳單,派出27個演講隊,分赴工廠、劇院等處演講,宣傳會議精神,啟發婦女民眾覺悟。許多看熱鬧的婦女站在街道兩旁,也附和高呼口號,有的還加入了*隊伍。不少女學生還分乘十幾輛插上各種旗幟的汽車,到市內其它街道演講,散發傳單,宣傳紀念“三八”節和謀求婦女解放的意義。以此為契機,廣東婦女運動逐漸開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婦女投身到婦女解放和國民革命的洪流中。婦女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加了鬥爭。將爭取女權融入爭取民權的時代洪流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中國婦女運動在同一的目標、同一的策略之下,有系統有計畫的進行的歷史之序幕。”

國共兩黨的婦女部在1924年2月末、3月初圍繞“三八”國際婦女節舉行的一系列活動,首開國人慶祝國際婦女節的先例。這一年還是“除廣州外,別處的女界,不曾聽到對於這國際婦女節有怎樣的舉動。”但此後,“三八”國際婦女節在中國各地、各婦女團體間迅速傳播,每年的慶祝活動不斷。1925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各地婦女代表齊集北平,為*段祺瑞政府視女性為非國民的荒唐選舉權規定而舉行**。192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尤其是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的勞動婦女民眾”,“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大規模的紀念運動”。在楊之華的回憶中,這一年的紀念活動不僅在京滬穗這樣的大城市聲勢浩大,甚至深入到梅州、梧州、宜賓、保定、酉矍陵、平江這樣的中小城市。

1927年3月8日的武漢更是空前的熱鬧——10萬(也有說20萬人)婦女大*,慶祝國際婦女節。有著傳奇人生經歷的共產黨員黃定慧(當時叫黃慕蘭,是中共武漢婦女部部長)20世紀90年代在口述回憶中稱:“1927年,我被任命為‘三八’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的籌備主任…3月8日那天,十萬多名婦女在城市中央廣場集合,我們先開了個會,國共兩黨中的許多人物都來了,宋慶齡、何香凝和柳亞子也來了。我是會議的主席,這是黨和人民給予我的莫大榮譽。這件事使得許多人至今仍記得我。講話後,會議結束了,然後十萬多名婦女行進到嘉賓所在的看台,再繼續向市中心*。”

雖然之後不久,國共第一次合作就失敗了,但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重要的教育、動員場域這一傳統,卻在國共兩黨的婦女工作中都得到了保持。1932年在瑞金慶祝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的第一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召開有數萬人參加的大規模民眾紀念大會”,毛澤東發表講話,並“檢閱了蘇區的婦女赤衛隊”。陝甘寧邊區建立後,每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不僅有常規的慶祝活動,中共中央還會有針對性地提前發布檔案、指示,比如1938年的《中央為“三八”節工作給各級黨部的指示》,1941年《中央為“三八”節工作給各級黨委的指示》和1943年《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的決定》等。三八”節和圍繞節日的慶祝、紀念活動,成了中國共產黨一年一度發布婦女工作政策、建立婦女工作統一戰線、動員基層婦女參與婦運的重要抓手;這一傳統在新中國時期也得到了很好地繼承。

而在國民黨方面,“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動員婦女的重要公共活動空間這一功能,也並未隨著大革命的失敗而消解。雖然南京國民政府對於民眾婦女運動採取了緊縮政策,但無論是在“新生活運動”中,還是後來的抗日戰爭期間,“三八”國際婦女節都不僅是個重要的節日,還是響亮的戰鬥號角。而民間的婦女組織,更是利用“三八”國際婦女節這一得天獨厚的機會,以各種形式發動婦女參與婦運。比如1931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南京各界婦女集會,並向國民政府及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求政府規定婦女參加國民會議代表名額,這一活動間接促成了1936年國大選舉成功產生婦女代表,這是近代中國婦女參政運動邁出的重要一步。

抗戰爆發前,“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更是成為了中國各界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重要場域。女作家謝冰瑩曾經寫過“多難的‘三八”’一文,紀念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她和她的朋友們自費創辦《婦女之光》雜誌,投身抗戰,並計畫在3月8日舉行**,結果卻在婦女節當天遭到巡捕查禁的遭遇。1936年的“三八”節,雖然當時政府已下令禁止集會*,但北平、上海等地仍都舉行了盛大的*運動,中國共產黨更是組織各界婦女20xx多人舉行了紀念大會,提出“婦女界團結起來”等口號,會後並舉行規模巨大的**。這是日後全民抗戰中婦女運動的先聲。而抗日戰爭期間,無論是重慶、延安、西安、成都,還是孤島上海,每年“三八”國際婦女節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以1940年為例,“不但重慶、成都、金華、昆明、桂林、貴州……等大城市裡熱烈的舉行紀念‘三八’大會,有千萬人行列的*,發行特刊……在各處偏僻的鄉鎮也都舉行了紀念‘三八’。為了爭取全民抗戰的勝利,在這一年的‘三八’各地婦女一致地提出了要‘實行憲政’、‘反汪肅奸’及‘全國婦女大團結’的口號”。“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女運動的重要場域,這一點是值得重視的;而中國的“三八”紀念活動背後的革命性、鬥爭性也是值得銘記的。1946年抗戰一結束,當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演變成國共兩黨爭奪對於中國婦女運動話語權與領導權的舞台。

1949年以後,《人民日報》每年發表“三八”國際婦女節社論,該社論成為了“由全國婦聯主持的代表國家行為的‘三八’節大型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自大革命以來,以“三八”國際婦女節為重要載體開展婦女工作的傳統在新中國得到了很好的繼承。

1951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北京、上海都組織了婦女*美國武裝占領日本的**,上海據稱是10萬人大*,這兩場大*分別登上了《新中國婦女》第19,21兩期的封面。“這兩個大規模婦女集會是兩地婦聯建國後組織的首次重大婦女集會。這樣的活動顯示的不僅是中國婦女的愛國主義,預設的觀眾也並非僅是美帝國主義。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會明白,作為單一性別的婦女*活動,她們顯示的是新中國婦女的威力,觀眾可以包括所有依然歧視婦女的中國男女。”即便在新中國,對於婦聯這樣的官方婦女領導機構而言,藉助“三八”國際婦女節這一具有鮮明性別屬性的節日的活動來展示“新中國婦女”這一集體政治主體,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和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後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

而1960年以來對“三八紅旗手”和“三八紅旗集體”的評選與表彰活動,更將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女勞模”為象徵的“新中國婦女”形象賦予了更明確的性別屬性。“三八紅旗手(集體)”的評比活動始於1960年,1960年1月29日《人民日報》提出了評比標準。而1960年2月15日的《人民日報》通知中進一步指出該評比活動的意義在於,“全國婦女一定要人人樹雄心,個個立大志,爭取成為紅、勤、巧、儉的社會主義勞動婦女,為完成和超額完成1960年國家建設計畫,為高速度建設社會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1960年3月5日,由全國婦聯等9個團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聯合舉辦的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表彰和鼓勵一萬個(實際是10002個)“三八紅旗手”(6305名)和“三八紅旗集體”(3697個)的廣播大會在北京舉行。現在的人們已經很難想像這個廣播表彰大會之盛況空前,“從邊疆到內地,從沿海到山區,我們遼闊廣大的祖國就是廣播大會的會場。參加大會的有一億二千萬以上的各族各行各業的婦女。”

雖然受*的衝擊,全國婦聯業務工作在*期間基本停止,《人民日報》從1967年開始不再發表“三八”社論。但以康克清、鄧穎超為首的中國的婦女工作領袖們的努力,使這一傳統在1973年得以恢復,這與中共中央重建婦女組織、再度重視婦女工作的進程完全契合。1978年3月4日,全國婦聯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都各界婦女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座談會,在*期間中斷的“三八紅旗手(集體)”的評選活動在1979年得以恢復——使得1924年以來,“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中國婦女運動和婦女工作重要場域的傳統得以繼續。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9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聯合國的倡議導致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並且提高了公眾對於迫切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婦女節的習俗】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三八”婦女節,是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這一天,是全世界的婦女組織所慶祝的重大節日,我國多數稱為“三八節”或者“三八婦女節”。但是,除了“三八婦女節”這天外還有不少國家和民族有自己獨特的婦女節日。

英國“婦女求愛日”

婦女求愛日,就在剛過去的四年一次的2月29日。這一天,女人可以大膽向男人求婚,又叫女性求愛日。

男方拒絕會被罰

每逢閏年的2月29日這天,英國婦女可以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愛。早在1288年,蘇格蘭的瑪格麗特女王就頒布法令,宣布閏年的2月29日為“婦女權利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並對無拘無束地追逐女性的男人實行罰款。

對在這一天拒絕求愛者的男人,或是用1英鎊作為象徵性的“贖免”,或罰他們以綢緞衣服贈給“傷心的女方”。

日本“女兒節”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這一天,對於受到邀請的客人來說,送禮時多選擇像桃花和女兒節有關的玩具,或和果子等去慶祝。

義大利“婦女節”

每年三八前夕,義大利的大街小巷上都會飄逸著黃色的含羞草,而每個女人在這天都會收到一束美麗的含羞草(女人花),甚至浪漫的義大利男人,在早上會把含著露珠的含羞草含情脈脈的送給自己的老婆,以示對她們的尊重。

滿街都是小黃花

義大利的三八婦女節是比較有節日氣氛的,滿大街都是一種叫Mimosa的小黃花(含羞草科)。據說,在義大利這種小黃花象徵著女性。無論年輕的還是年邁的女人,那一天手裡都拿著這花兒。不少男人手上也捧著,準備送給老婆或者老媽的,還會有人在路上免費發放。

尼泊爾“女人節”

女人節是尼泊爾的傳統節日,在9月2日。這一天,尼泊爾境內的印度教婦女都要進行齋戒,並為家人祈福。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首都,當地印度教婦女身著節日艷服,在寺廟內唱歌,進行“女人節”祈禱。

德國“婦女狂歡節”

節日時間在10月10日至15日,在這期間,基維斯市內的酒吧、賭場、電影院、度假酒店和藝術中心,都會紛紛回響節日,舉行女士之夜、女權電影節、女藝術家作品展、美臀小姐選舉、濕恤衫大賽等活動,部分婦女團體更會趁機組織巡遊,與回響節日的女士一起狂歡。

瑞士“婦女掌權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嘴”。

印度:棒打男人節已婚男子排隊挨棒打

在印度,一向地位低下的婦女,每年夏季都有一個揚眉吐氣的日子——“棒打男人節”(LathmarHoli)。這一與眾不同的節日主要是為了迎接多彩的春天到來。參與慶祝的男男*,會事先在身上撒滿彩粉和顏料。男人將全身塗上鮮艷的色彩,而婦女則會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頭上裹著彩色的頭紗,手拿竹竿“棒打男人”。男人們會用花瓣作為回擊女人的“武器”。

希臘“主婦休息日”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臘的“主婦休息日”,婦女在家不幹活,一切家務全由男人承擔。

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日子。廣大女性朋友的社會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女權主義的發展,讓社會各界對女性越來越關注,婦女地位也不斷提高。

【婦女節的由來】

婦女節的來由與確立伴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女性人數約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半,但是幾千年來一直遭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在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工人階級運動的不斷發展,覺悟了的女性拼棄長期以來的落後觀念,喊起了爭取婦女自由平等權的口號。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德國《平等報》主編克拉拉·蔡特金在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就發出了第一次要求給予婦女平等權利的呼聲,開創了爭取婦女解放的國際婦女運動的歷史。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與平等的權利,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和**,提出獲得選舉權、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和增加工資等政治和經濟要求。這次有組織的鬥爭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力量,得到了國際上廣大勞動婦女的積極回響和支持。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丹麥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名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一致通過了蔡特金等提出的倡議:將每年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以此加強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爭取自由平等。

1911年,來自多個國家的婦女首次舉行了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從此,紀念“38”婦女節的活動逐漸擴大到了全世界。

1924年3月8日,我國各界女性在何香凝的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國內第一次紀念“三八”婦女節的集會,提出“廢除多妻制、禁止納妾”等口號。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於1949年12月將每年的3月8日規定為勞動婦女節。

為喚醒國際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意識,聯合國自成立以來為促進和保護女性權利做出了積極努力。1977年,聯合國大會正式把每年的3月8日作為“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和國際和平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以及地區都已經將每年的3月8號定為婦女節。

【婦女節的典故】

麵包玫瑰

美國堪薩斯州羅倫斯市的紡織女工罷工打出的標語就有“我們也要麵包加玫瑰”。這表明她們不僅要求溫飽,而且要過像樣人的生活。受其影響,詩人詹姆士·奧朋漢(JamesOppenheim)寫了《麵包加玫瑰》之歌:

當我們前進,前進在美好的時光

在成千上萬個昏暗的廚房和灰濛濛的廠房裡

我們感受到突然照射進來的和煦陽光

為了要人民聽到我們的歌聲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當我們前進,前進,我們帶來更美好的陽光

婦女的覺醒意味著一個族群的崛起

在別人體息的時候

不再有苦工和臨時工在辛苦勞動

我們要分享生命的榮光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曾遭取締

從1911年歐洲超過100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以來,國際婦女節已經走過近100年的歷史。就如同女性為爭取自己權利所做的鬥爭一樣,婦女節也曾遭到抵制。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希特勒就曾禁止慶祝婦女節。

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早已對蔡特金的女權主義深惡痛絕的希特勒上台後,馬上禁止在德國慶祝婦女節,並取消了婦女的選舉權。在黨代會上,希特勒曾說:“黨的任何基層組織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職位,也不能讓女人擔任……我敢說,99%的討論議題都是男人的事務,女人是沒這份兒判斷力的。”接著,他又說:“德意志婦女總的來說還是想做妻子和母親。她們並不想當同志,而那些赤色的為人民造福者卻試圖使自己和她們都相信這一點。她們並不盼望去工廠當工人,並不盼望擔任公職或者做議員,而是更願意有一個舒適的家、一個可愛的男人,還有一群幸福的孩子。”宣傳部長戈培爾則心照不宣地對外宣布:“議會民主的陰謀詭計左右了德國政治,我們讓婦女遠遠避開,不是因為我們不尊重婦女,而是因為我們太尊重她們了!”

不過,這也引來一些納粹女性的不滿。為了拉攏婦女,納粹黨調整策略,宣揚“男人是生活的組織者,女人是他的幫手和執行者”。在取消婦女節的同時,設立了母親節。母親節也是希特勒為紀念自己母親想出來的點子。他想用母親節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計畫出來後,得到納粹黨上下的大力支持。希特勒隨後公布,所有德國男人和孩子,必須在母親節那天,給母親和妻子贈送鮮花和夾心朱古力作為讚賞、包容和愛的象徵。他還選出一些詩句獻給德國婦女。1936年納粹黨出版的《國家社會主義啟蒙》一書還說:“德意志女人如葡萄美酒。愛她們,大地將鮮花盛開。德意志女人如家庭里的陽光。她們應該保持體面,不與異族嬉戲。我們的民族應該保持純潔,這是元首的崇高目標。”納粹還十分強調“種族純潔”。希姆萊曾推行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源”的北歐-日耳曼人種養育計畫。希特勒還特意喊出口號:“產房是德國婦女的戰場,飯勺是她們的武器。”1943年,納粹還曾計畫採取所謂大眾生育計畫,所有婦女在35歲以前都必須與純種德意志男性至少生4個孩子,達到這個數字後,做丈夫的就有義務隨時準備將她另派“它用”。

消費主義

在這一天,來自不同民族,年齡也不盡相同的各個城市街頭的男性,為女性——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母親——準備禮物。但隨著消費主義取代了婦女節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婦女節在蔓延的商業狂潮中失去了其獨特的性別政治意味,民眾開始對節日意義存在爭議。

20世紀後期美國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為媒體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提供了嶄新的方式。主流媒體與廣告商、銷售商實現共謀,其用消費主義“去政治化”女權主義。公開放棄婦女節原先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以及鼓吹消費主義文化等策略,來最終實現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的目的,使女權主義失去婦女節在公共領域討論和爭辯婦女問題的理由。

例如:自1913年爭取平等的俄羅斯女工慶祝婦女節以來,婦女節在俄羅斯已有百年歷史,成為俄羅斯女性的重要節日。據預測,據《透視俄羅斯》報導,莫斯科男士將花費約5億美元為心愛的她選購禮物。不少俄羅斯民眾認為,儘管俄羅斯隆重慶祝婦女節,但象徵女權主義的婦女節並未幫助女性在經商或從政時享受到與男性平等的待遇。

【婦女節祝福語

1、又是一年三月八,祝你美麗如鮮花,神清氣爽精神好,永遠年輕如十八,事業順利大財發,幸福快樂住你家,前程似錦事業好,永遠幸福你和他!祝婦女節快樂!

2、女人啊!高了是亭亭玉立,矮了是小巧玲瓏;瘦了是苗條,胖了是豐腴;愛打扮是天性,不打扮是樸素;勤快了是賢惠,懶了是地位提高了……婦女節快樂!

3、三八婦女節到了,祝你在XX年成為一名“富”女,健康“富”,無災無病體安康;愛情“富”,甜甜蜜蜜受寵愛;運氣“富”,吉星高照好彩頭!

4、婦女節到了,我祝你身體倍棒,健康富;戀人甜蜜,愛情富;鴻運當頭,運氣富;合家幸福,家庭富;金榜題名,學業富;大展宏圖,前途富!你就是真正的富女!快來都給我們沾沾光!婦女節快樂!

5、踏破繁水三千,只取你一瓢飲,這是我給你承諾,你在家操持家務,窮其半生為了我的幸福,今日婦女節,你就給自己放一天假,讓我好好服侍你一天!

6、又到女性朋友的節日了:最溫暖的陽光照耀你,你的心情是“晴朗舒爽”;最和煦的微風吹拂你,你的臉上是“快樂花開”,最幸福的時光陪伴你,你的生活是“美不勝收”,最真心的簡訊祝福你:你的今天是“無憂無慮”。婦女節快樂!

7、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三月八日婦女節到了,祝福美女:青春永駐,漂亮美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幸福快樂,創造輝煌。三八婦女節祝福語

8、3月8日到了,在這專屬於你的節日,祝福你:美貌“沉魚落雁”,愛情“卿卿我我”,工作“順風順水”,心情“春暖花開”,財運“無盡無休”,幸福“大路無邊”!

9、溫馨三八,享受真情與美麗,我已在五大酒店為你定下了一桌“美麗主題自助餐晚宴”,屆時將有劉德華陪同,龔琳娜祝唱,更有數位名人表演助興,願你度過一個不平凡的浪漫節日!

10、婦女節來到,“三從四(德)得”要記牢。心情服從快樂,身體順從健康,生活隨從和睦;孝順老人要記得,勤儉持家要記得,自我肯定要記得,生活美滿要記得。“三從四得”遵守,幸福生活無憂。祝你節日快樂!

11、三八婦女節,婦女總動員:勤加鍛鍊,做健康婦女;多做保養,做美麗婦女;馳騁商場,做職業婦女;成家育兒,做幸福婦女!

12、我用一縷春風,二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梅,織成五顏六色的禮盒,結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裝進永恆的祝福:祝你婦女節快樂!

13、一個美麗的女人是一顆鑽石,一個好的女人是一個寶庫。三八婦女節日快樂,美麗健康幸福愉快。

14、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沒有愛,幸福不會來;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你我不知道什麼叫未來,祝福你,婦女節快樂!

15、送你一盤鴨吃了會想家;還有一碟菜天天有人愛;配上一碗湯一生永健康;再來一杯酒,愛情會長久;加上一碗飯,愛情永相伴!節日快樂!

16、通知:值三八婦女節到來之即,為表示慶賀,所有女廁和女浴室均免費向您開放,歡迎光臨!

17、今天我看到一顆流星從天空划過,我趕緊閉上眼睛,合起雙手祈禱。你想知道我許的什麼願嗎?告訴你吧:婦女節快樂!

18、想送束花給你,卻怕你誤會我的意思;想寫一首詩給你,卻發現別人已經寫過好多,我只能真誠對你說句:婦女節快樂!

19、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每到節日的時候,我總不忘記對你送上一句:節日快樂。等我說完了,我才想起今天是婦女節!

20、遇到你之前,世界是一片荒原,遇到你之後,世界是一個樂園,過去的許多歲月,對我象一縷輕煙,未來的無限生涯,因你而幸福無邊。

21、有吸引力的女人並不全靠她們的美麗,而是靠她們的漂亮。包括風度、儀態、言談、舉止以及見識。

22、女人最可貴的兩種品質,那就是:辨別善惡的能力和羞恥心!今天是三八婦女節,願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為你而在天空閃耀……

23、一個賢淑的女人是塵世的天堂。一個溫柔的女人能喚醒一座麻木沉睡的宮殿。今天是國際男人勞動節,祝女人們節日快樂,天天美麗!

24、女人應把身心培養得像月光一樣,慈悲柔和,胸襟博大,燃起智慧光芒,讓相處的人如沐浴在清涼月光中一個安詳的,鎮定的,端莊的,美麗的少婦,那就是你。祝你節日快樂!

25、世界因為女性的誕生,顯得分外美麗!只是一個小小的問候,卻是一個濃濃的真意!女人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