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是幾月幾日?婦女節的由來及習俗你知道哪些?

三八婦女節是哪一天?三八婦女節是幾月幾日?

:20xx年3月8日 星期四

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餘年曆程。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歐洲,包括俄羅斯。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於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美國社會黨人在1909年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1910年,第二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上以蔡特金為首的來自17個國家的100餘名婦女代表籌劃設立國際婦女節,但未規定確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1914年3月8日,

19世紀女權主義者*罷工**

歐洲多國婦女舉行反戰**;為紀念在一戰中喪生的近200萬俄羅斯婦女,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可以說,正是上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而不是人們想當然的“國際婦女節”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遺產。

英、法等國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經濟條件,19世紀30--40年代,英、法等國進入到機器工業大發展的階段,以大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制度,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而巨大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在各國取得勝利,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政治條件,婦女積極參加了本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婦女運動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而開始興起;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啟蒙運動中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思想為婦女運動的產生提供了思想條件,如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啟發了婦女爭取平等權利鬥爭的覺悟,是婦女運動產生的直接思想根源和理論基礎。

在產業革命的影響下,先進女性衝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束縛,走向社會,擁有與男子同等抗衡的社會分量。然而,新興的男權政客依然蔑視婦女,於是她們開始了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

【婦女節的由來】

婦女節的來由與確立伴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女性人數約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半,但是幾千年來一直遭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在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工人階級運動的不斷發展,覺悟了的女性拼棄長期以來的落後觀念,喊起了爭取婦女自由平等權的口號。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德國《平等報》主編克拉拉·蔡特金在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就發出了第一次要求給予婦女平等權利的呼聲,開創了爭取婦女解放的國際婦女運動的歷史。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與平等的權利,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和**,提出獲得選舉權、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和增加工資等政治和經濟要求。這次有組織的鬥爭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力量,得到了國際上廣大勞動婦女的積極回響和支持。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丹麥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名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一致通過了蔡特金等提出的倡議:將每年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以此加強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爭取自由平等。

1911年,來自多個國家的婦女首次舉行了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從此,紀念“38”婦女節的活動逐漸擴大到了全世界。

1924年3月8日,我國各界女性在何香凝的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國內第一次紀念“三八”婦女節的集會,提出“廢除多妻制、禁止納妾”等口號。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於1949年12月將每年的3月8日規定為勞動婦女節。

為喚醒國際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意識,聯合國自成立以來為促進和保護女性權利做出了積極努力。1977年,聯合國大會正式把每年的3月8日作為“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和國際和平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以及地區都已經將每年的3月8號定為婦女節。

【婦女節的習俗】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三八”婦女節,是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這一天,是全世界的婦女組織所慶祝的重大節日,我國多數稱為“三八節”或者“三八婦女節”。但是,除了“三八婦女節”這天外還有不少國家和民族有自己獨特的婦女節日。

英國“婦女求愛日”

婦女求愛日,就在剛過去的四年一次的2月29日。這一天,女人可以大膽向男人求婚,又叫女性求愛日。

男方拒絕會被罰

每逢閏年的2月29日這天,英國婦女可以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愛。早在1288年,蘇格蘭的瑪格麗特女王就頒布法令,宣布閏年的2月29日為“婦女權利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並對無拘無束地追逐女性的男人實行罰款。

對在這一天拒絕求愛者的男人,或是用1英鎊作為象徵性的“贖免”,或罰他們以綢緞衣服贈給“傷心的女方”。

日本“女兒節”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這一天,對於受到邀請的客人來說,送禮時多選擇像桃花和女兒節有關的玩具,或和果子等去慶祝。

義大利“婦女節”

每年三八前夕,義大利的大街小巷上都會飄逸著黃色的含羞草,而每個女人在這天都會收到一束美麗的含羞草(女人花),甚至浪漫的義大利男人,在早上會把含著露珠的含羞草含情脈脈的送給自己的老婆,以示對她們的尊重。

滿街都是小黃花

義大利的三八婦女節是比較有節日氣氛的,滿大街都是一種叫Mimosa的小黃花(含羞草科)。據說,在義大利這種小黃花象徵著女性。無論年輕的還是年邁的女人,那一天手裡都拿著這花兒。不少男人手上也捧著,準備送給老婆或者老媽的,還會有人在路上免費發放。

尼泊爾“女人節”

女人節是尼泊爾的傳統節日,在9月2日。這一天,尼泊爾境內的印度教婦女都要進行齋戒,並為家人祈福。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首都,當地印度教婦女身著節日艷服,在寺廟內唱歌,進行“女人節”祈禱。

德國“婦女狂歡節”

節日時間在10月10日至15日,在這期間,基維斯市內的酒吧、賭場、電影院、度假酒店和藝術中心,都會紛紛回響節日,舉行女士之夜、女權電影節、女藝術家作品展、美臀小姐選舉、濕恤衫大賽等活動,部分婦女團體更會趁機組織巡遊,與回響節日的女士一起狂歡。

瑞士“婦女掌權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嘴”。

印度:棒打男人節已婚男子排隊挨棒打

在印度,一向地位低下的婦女,每年夏季都有一個揚眉吐氣的日子——“棒打男人節”(LathmarHoli)。這一與眾不同的節日主要是為了迎接多彩的春天到來。參與慶祝的男男*,會事先在身上撒滿彩粉和顏料。男人將全身塗上鮮艷的色彩,而婦女則會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頭上裹著彩色的頭紗,手拿竹竿“棒打男人”。男人們會用花瓣作為回擊女人的“武器”。

希臘“主婦休息日”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臘的“主婦休息日”,婦女在家不幹活,一切家務全由男人承擔。

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日子。廣大女性朋友的社會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女權主義的發展,讓社會各界對女性越來越關注,婦女地位也不斷提高。

【婦女節的典故】

麵包玫瑰

美國堪薩斯州羅倫斯市的紡織女工罷工打出的標語就有“我們也要麵包加玫瑰”。這表明她們不僅要求溫飽,而且要過像樣人的生活。受其影響,詩人詹姆士·奧朋漢(JamesOppenheim)寫了《麵包加玫瑰》之歌:

當我們前進,前進在美好的時光

在成千上萬個昏暗的廚房和灰濛濛的廠房裡

我們感受到突然照射進來的和煦陽光

為了要人民聽到我們的歌聲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當我們前進,前進,我們帶來更美好的陽光

婦女的覺醒意味著一個族群的崛起

在別人體息的時候

不再有苦工和臨時工在辛苦勞動

我們要分享生命的榮光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曾遭取締

從1911年歐洲超過100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以來,國際婦女節已經走過近100年的歷史。就如同女性為爭取自己權利所做的鬥爭一樣,婦女節也曾遭到抵制。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希特勒就曾禁止慶祝婦女節。

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早已對蔡特金的女權主義深惡痛絕的希特勒上台後,馬上禁止在德國慶祝婦女節,並取消了婦女的選舉權。在黨代會上,希特勒曾說:“黨的任何基層組織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職位,也不能讓女人擔任……我敢說,99%的討論議題都是男人的事務,女人是沒這份兒判斷力的。”接著,他又說:“德意志婦女總的來說還是想做妻子和母親。她們並不想當同志,而那些赤色的為人民造福者卻試圖使自己和她們都相信這一點。她們並不盼望去工廠當工人,並不盼望擔任公職或者做議員,而是更願意有一個舒適的家、一個可愛的男人,還有一群幸福的孩子。”宣傳部長戈培爾則心照不宣地對外宣布:“議會民主的陰謀詭計左右了德國政治,我們讓婦女遠遠避開,不是因為我們不尊重婦女,而是因為我們太尊重她們了!”

不過,這也引來一些納粹女性的不滿。為了拉攏婦女,納粹黨調整策略,宣揚“男人是生活的組織者,女人是他的幫手和執行者”。在取消婦女節的同時,設立了母親節。母親節也是希特勒為紀念自己母親想出來的點子。他想用母親節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計畫出來後,得到納粹黨上下的大力支持。希特勒隨後公布,所有德國男人和孩子,必須在母親節那天,給母親和妻子贈送鮮花和夾心朱古力作為讚賞、包容和愛的象徵。他還選出一些詩句獻給德國婦女。1936年納粹黨出版的《國家社會主義啟蒙》一書還說:“德意志女人如葡萄美酒。愛她們,大地將鮮花盛開。德意志女人如家庭里的陽光。她們應該保持體面,不與異族嬉戲。我們的民族應該保持純潔,這是元首的崇高目標。”納粹還十分強調“種族純潔”。希姆萊曾推行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源”的北歐-日耳曼人種養育計畫。希特勒還特意喊出口號:“產房是德國婦女的戰場,飯勺是她們的武器。”1943年,納粹還曾計畫採取所謂大眾生育計畫,所有婦女在35歲以前都必須與純種德意志男性至少生4個孩子,達到這個數字後,做丈夫的就有義務隨時準備將她另派“它用”。

消費主義

在這一天,來自不同民族,年齡也不盡相同的各個城市街頭的男性,為女性——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母親——準備禮物。但隨著消費主義取代了婦女節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婦女節在蔓延的商業狂潮中失去了其獨特的性別政治意味,民眾開始對節日意義存在爭議。

20世紀後期美國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為媒體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提供了嶄新的方式。主流媒體與廣告商、銷售商實現共謀,其用消費主義“去政治化”女權主義。公開放棄婦女節原先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以及鼓吹消費主義文化等策略,來最終實現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的目的,使女權主義失去婦女節在公共領域討論和爭辯婦女問題的理由。

例如:自1913年爭取平等的俄羅斯女工慶祝婦女節以來,婦女節在俄羅斯已有百年歷史,成為俄羅斯女性的重要節日。據預測,據《透視俄羅斯》報導,莫斯科男士將花費約5億美元為心愛的她選購禮物。不少俄羅斯民眾認為,儘管俄羅斯隆重慶祝婦女節,但象徵女權主義的婦女節並未幫助女性在經商或從政時享受到與男性平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