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三八作文

書香三八作文1

今晚,沒有自習,無須梳頭,無須整裝,一切都變得清閒、慵懶起來。我不喜歡城市的燈紅酒綠,這種繁華似乎過於喧囂,容易令人在狂熱的夜生活中迷失自我。在這偏遠的小鄉鎮,一呆就是二十多年,我已習慣了這裡獨有的寧靜和清新。而這種環境正好適合讀書和寫作。工作之餘靜賞紅塵美景,呼吸沒有煙塵的清新空氣,品品茶,聽聽音樂,抑或捧起心愛的書本,進入自由的閱讀狀態,累了,放下書本,靜立窗前,看鳥兒自由翻飛,天邊雲捲雲舒,這對於我來說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想著今晚又可以好好獨自享受這美好而又寧靜的夜,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舒暢。

晚飯過後帶上一本書漫步於校外叢林,一邊賞景,一邊對生活作一下理性的思考。現在已經是陽春三月天,

然而我竟忽略了。暖暖的夕陽餘暉穿透了整個身體,一直暖到心臟的最深處,我想這就是一種溫暖的心情。望著遠處的田野,似乎有新的生命在萌動,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生命如此的神奇,而我卻差點忽略了這個季節,然而生命卻不會因為人們的不關注而停止不前。它們在走,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不管有沒有雨,有沒有風,一直在頑強的生存。想到自己,有時因為工作、生活的不順心,而心生抱怨,止步不前,在這些不息的生命面前,我有些汗顏!我想,無論今後我生命的天空如何陰晴變幻,我都要心向遠方,迎著太陽,沐著風,和這一個個不屈的生命結伴而行,讓自己的生命里永遠都有一抹真正屬於自己的不敗的綠色。真是有春天的地方,就有希望啊!

走累了,坐下來,看著不遠處因採礦而日漸裸露的荒山,聽著那陣陣揪心、刺耳的機器轟鳴聲(這也許是這塊淨土中唯一一處最敗的風景,最不和諧的聲音),我想。為了眼前一時的蠅頭小利,而犧牲後世子孫幾代人的幸福,這鼓脹的錢包里真的能盛滿真正意義上的幸福?每每想起曾經有這么一天,一個學生拿著作文本,笑得一臉燦爛,用溢滿童真快樂的語調對其他的同學說:“這是老師批的!”因為,他的作文被我用紅筆描了許多“~~~”,且得了“96”分外加“優”。這時,我的心裡濕漉漉的,我想那就是幸福感吧。一個紅對勾,一朵手摺的小紅花也許就能讓一個孩子擁有了全世界。推己及人,我想如果換做我們什麼事情都能夠簡單些,或許幸福來的就更容易些吧。

想到這二十幾年,生活雖然比較清貧、寂寞,但生活在孩子的那種透明的世界裡,沒有孰是孰非的面紅耳赤的爭論,沒有明爭暗鬥的爾虞我詐……只有雨打芭蕉的清靜,我亦感到幸福與滿足。細細的品來,繁華三千,富貴也好,貧窮也罷,只不過是一場過眼煙雲。在教育的這塊晴空里,無風無雲無雨,拋開世間繁華,拋開煩惱怨嘆,只有自己一顆純淨的心,簡單從容,就像這水滴成弦,須用簡單、毫無利慾之心才能聆聽成是美妙的樂音!

陽春三月天,也有讓我始料不及的時候,剛才還暖陽斜照,一會兒就下起了雨,雖小樹林離校不遠,我疾步回走,但還是受到了雨的眷顧。不知怎的,我非但不懊惱,反而一身清爽。這一刻,我嗅到了雨襲煙塵的芳香,似乎也看到了被雨水洗禮後的更藍的天,更綠的葉,更美的虹,更蓬勃的生命,更純淨、透明的世界!

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在歷經了世俗塵埃的沾染之後,如能去掉浮華和貪念,對生活不寄予過多、過高的奢求,最終能得到良知和道德的淨化,又何愁我們的生活不簡單、不充實,人生的天空不亮麗、不精彩!

回房後,隨意地翻看手中的《意林》,任思緒一如草原上的野馬自由馳騁。突然有這樣一段文字映入眼帘:“小時侯,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長大後,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幸福;成熟後,發現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領悟就幸福。”

我雖不敢妄自定義幸福究竟是什麼,但是我卻知道平和、健康、良好的心態是滋生幸福的沃土,得到它其實也很簡單。

聆聽自然、感受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甘清貧、寂寞,懷揣純真,平淡從容地工作,你就能得到幸福!

拋卻過高的物慾,懂得感恩,積極、有愛地生活,你就能得到幸福!

……

滄海之大,生命如滄海一粟。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而這一生誰又會不想幸福地度過呢?在這空氣日益污濁,物慾日益橫流,幸福指數日益下滑的今天,人們的眼睛開始迷亂,有許多曾經美好的東西日漸同化甚至是遺失。但此時,雖注定今生必將與清貧結伴,與寂寞為伍,青春只能在三尺講台上揮灑的我們,應時刻保持清醒,擦亮眼睛,不觸碰道德的底線,不放逐慾念的惡魔,方能守住清貧,守住純真,守住希望,守住心底的純淨和良知……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得到並守住屬於我們的幸福。

書香三八作文2

再次見到她,已是臘月二十七,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大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

儘管她的眉宇間仍隱藏著淡淡的憂傷,但氣色比我想像得要好的多,棉衣包裹的身體越發顯得笨拙,詢問她的預產期也就在這幾天。

看著她踽踽獨行的背影,心中有種莫名的酸楚。

兩個月前她的老公因一場車禍離開了她,出事的前兩天,她老公還陪她去醫院做了B超,得知是男孩,喜得合不攏嘴。

出事一小時前還打電話讓她喝杯奶早點休息,而一眨眼,這人說沒就沒了。

半年前的那場婚禮仍歷歷在目,公婆選了本市最高檔的酒店,請了最好的司儀,高朋滿座,張燈結彩,鮮花紅地毯,美酒佳肴,帥氣的新郎,恬靜美麗的新娘,朋友們衷心祝福這對金童玉女的結合,女孩子夢想的這一刻她都擁有了。

出殯前,她不顧眾人的勸說,堅持挺著大肚子來到了殯儀館,人一下子憔悴了許多,眼窩深陷,誰能想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她是如何度過這難捱的漫漫長夜。

朋友們做好了各種突髮狀況的準備,以防她的情緒激動而導致的不測,誰知,她冷靜的出奇,默默地坐在棺槨前,仔細地端詳著老公的遺容,她要努力記住他的點點滴滴,與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她也許在心中對他有百般的安慰與叮囑。

寒冬臘月,殯儀館冷的出奇,她在那裡一動不動呆了兩個小時,最後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才離開。

臨走前,她輕輕地卸下丈夫手指上的戒指和自己手中的戒指牢牢地套在一起,眾人掩面而泣,不忍心再看。

葬禮後沒幾天,父母及兄嫂開始輪番做她的工作。

“不是哥說你,趕緊把這孩子打掉,以後嫁人也好嫁。”

“是啊,你哥說的對,長痛不如短痛,你才二十五歲,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公婆也很通情達理:“孩子,你如果想生,我們老兩口就幫著帶,如果不想生,就做掉吧,一切隨你。”

兩天后,她提著行李住進了公婆家,以後每天黃昏,都會看到一位孕婦挽著年邁的老婦人在家屬區外的小路上散步。

天空中不時飄下潔白的雪花,這讓不知情的人看起來,這一幕,是多么溫馨的場景。

大年初一,我接到一條短訊“生了,兒子八斤,母子平安”。

那一刻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喜悅還是悲傷。

下午,我提著營養品去醫院探望她,一路上將準備好的話在心中默念了無數遍,來到產房門前,我再次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並叮囑自己千萬不要流淚。

推門進去,她就靜靜地躺在牆角的病床上,正輸著液,雪白的牆壁與床單襯得那張臉蠟黃,還有些浮腫。

她一眼不眨地瞅著睡得正香的小寶寶,告訴我,公婆熬了一夜,讓他們回家休息去了,這孩子真好帶,不哭也不鬧,吃飽了就睡。

臨床的產婦尊貴的像個女皇,四位老人圍著轉,問吃什麼喝什麼,床頭擺滿了營養品和鮮花,老公更是照顧的體貼入微,一會兒問傷口疼不疼,一會兒親親額頭。

我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只是緊握著她乾瘦的手,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你真堅強,真偉大。”

今年的春節來的很晚,陽曆三月,已是繁花開滿枝頭,一條短訊映入眼帘“兒子今天滿月了”。

呵,時間過的真快,我的眼淚終於隨著落英紛飛,她才二十五歲,人生的路剛剛開始。

我不清楚在那兩天兩夜裡,她經過了怎樣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毅然決然地生下這個孩子,是為了紀念他們那段短暫而甜蜜的愛情,呵護這顆愛情的結晶,延續對他無限的思念,還是想承擔起一位母親的責任,均不得而知。

那時自己心目中真正的愛情無非兩種極致:一是悽美如石評梅與高君宇,評梅生前拒絕一往情深的君宇,當斯人已去,則於每個周末去陶然亭畔,用自己的淚水澆灌這朵遲來的愛情花朵,風雨無阻;一如林黛玉用終生的淚水回饋神瑛侍者前世的灌溉之情,生未成婚,死而合葬,演繹了一曲現代版的梁祝;一如完美如林徽因與梁思誠,顯赫的家世,美滿的婚姻,珠聯璧合,才子佳人,志同道合,無愧於“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評價。

待人到中年,日子平淡沉寂,如一條溪,涔涔流過,方感悟愛情的真諦: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是一種境界;相濡以沫,舉案齊眉也是一種境界;雙手相牽,頭枕於臂彎的現世安穩更是一種境界。

但在這世上,還有一種最為凝重、最為渾厚、最為深沉、也最為斷魂的愛,叫做思念。

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悽苦;是“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的孤寂;是一生逐林而居,終生未娶,卻於晚年僅為林徽因的一張小照就臉紅如孩童的幸福;是一字不識的母親,卻在父親離開我們十九年中每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早早擺放好祭品,燃起三柱香,於裊裊的青煙中回味曾經綿長的歲月。

寫此文時,正值“清明”,我伴著初春的薄霧,於一樹嫣紅,一江碧水,一襲煙雨中憑弔他們的愛情。

想來也是一件值的慶幸的事,在這個物質至上感情泛濫的年代,還有這樣一些真摯的情感值得永遠懷念。

書香三八作文3

春花秋月,夕陽朝露,那是文學作品裡最常見的美景。可是,它們在我的眼裡那般尋常,仿佛我們呼吸的空氣,仿佛路邊的野草,仿佛四季分明的歲月,再普通不過,習以為常。

早飯是在路上吃的。兩個饅頭,狼吞虎咽,幾下吃完,就上路了。這種程式化的生活一過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歲月還是老樣子,可我已然憔悴了,像花朵一樣,當初的鮮活和水嫩正一點一點地萎縮,剩下的是有些焦枯的軀殼。苦嗎?真的,有點。

對於一個水庫管水員來說,我的工作崗位在路上。每天,騎著機車走走停停,走到有疑問的渠道附近,下車看看,確定無礙再走。調度灌溉用水,確保渠道安全,這就是我的工作的全部。

早出晚歸,起早摸黑,用在我的工作上最合適。

常常,完成一天的工作,頭重腳輕回到潘大管理段,日頭早已西落,鄉村一片靜寂。洗漱完畢,早早坐在書桌前,這是我的溫馨時刻。女兒到大學讀書去了,丈夫也早已外出務工,管理段就剩下我一個人。一個人也好,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我正好有時間沉浸在書海里,隨書中主人一起歡樂,一起哭泣。

外表豪放,內心卻是細膩的。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多情的女人,讀書讓我變得更加感性。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讀完了《靜靜的頓河》、《紅與黑》、《茶花女》,讀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廂記》,還有許許多多有關水利方面的業務書籍。讀書,伴隨我度過了漫漫時光,我變得異常充實,變得豐富而深刻。在蟋蟀輕鳴的夜晚,手捧書本,感覺真好。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曾經,村莊裡的女同胞們問我,你這樣孤單單地生活,臉上還總是掛著笑,這樣的生活幸福嗎?是的,這樣的生活,我幸福嗎?夜深人靜,我也常常這樣問自己。

幸福是什麼?是心有所系,是內心充實,是工作後的讀書和思索。想到這一層,我變得深刻而坦然。靜靜的古角河流淌著。高遠的穹窿下,雲兒瓦藍瓦藍,沉靜而優雅。春的暖陽照在大地上,照得人心也活泛起來。

關心水利,因為我知道,她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很多年以前,我看到這樣一段文選,其時,我憂心如焚、心痛不已:當時,潰壩涌浪像一道5~9m高的水牆,以平均6m/s的流速向下游推進,沿途幾乎一掃而光,4人合抱的大槐樹被拔出沖走15公里遠,在堤壩下游3.2公里處的地面水深約9m,位於下游30公里的村莊被沖光,平地水深7m。時值深秋,人們在睡夢中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洪水捲走,許多人從此沒有露出水面,倖存者從水中鑽出來抓著水面漂浮物當作救生器材……黎明時分,可以看到水面上人頭攢動拚命叫喊、呼救。遇難人的屍體,還有雞、鴨、豬、牛、羊等家畜屍體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為此,我格外關心水利的興衰。因為,水利事業從來就與國家命運相連。

我們的人民沒有忽視水利。當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大步來臨時,我感受到了來自水利的進步,為之竊喜。在觸手可及的期盼中,長江大堤拔地而起,固若金湯;排灌設施精心構築,蛛網密布;小農水建設下大力氣,全面鋪開;而水庫加固整險的步子也隨之行動起來。

前年秋天,國家在古角水庫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大規模水利設施改造,讓古老的水庫煥發青春。而今,走進故鄉的懷抱,我的眼前有一幅畫、一幅美妙絕倫的畫慢慢展開。古角,我日思夜想的古角,正變得風姿綽約、風采照人。總投入近半個億的整險加固工程使昔日灰暗的病險水庫煥然一新。它已成為集防洪灌溉、發電、養殖、觀光於一體的惠民工程。

細數它的進步,我心充滿幸福和自豪。身為水利大家庭的一員,我深深地、深深地愛著這裡。是的,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如此牽動我的心,掛起我的情。雖然,我是一個普通的水管員,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為之奮鬥,為之流血流汗,為之付出青春和熱血,因為,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家,我願意為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奉獻自己的一切。因此,每巡視一段渠道,打開一個閘門,接待一個客戶,回答一個疑問,我都面帶微笑,春風送暖。我默默地告誡自己,以謙遜之心加強學習,努力掌握工作技巧,使自己成為優秀的複合型人才;以勤奮之心對待工作,以今日事今日畢精神完善自己;以憂患之心告誡自己,居安思危,常懷進取之心;以感恩之心對待別人,在和諧的環境裡,大步前進;以前瞻之心對待事業,永遠與時代同步。

我知道,家和萬事興,為了這個家,我會出力不設阻,幫忙不添亂,只有這樣,我們這個大家庭才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興旺,越來越出彩。為了水利事業,我曾經冒著生命危險,下到溝渠里掏雜草,除樹障,讓渠水呼啦啦流進稻田。最欣賞把撒哈拉沙漠變成人們心中綠洲的三毛,也最欣賞她的一句話:即使不成功,也不至於成為空白。成功女神並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參與、努力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說到這裡有人會說:我的確平凡的很,無一技之長,不懂技術,沒有藝術細胞,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注定一生就這么平淡了。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不要再為落葉傷感,為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的揮退夏日的艷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歲月可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則使靈魂失色。

忘我工作,讓我幸福,讓我快樂。其實,幸福原本就這么簡單。在自己勞作的清凌凌的水庫渠道上散步,在巍然的堤壩上曬太陽,在書海里遨遊,把清澈的渠水放到田地,灌溉莊稼,澆灌豐收,然後,放開喉嚨唱上一曲,幸福感就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