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腳踏車(圖)

父親的腳踏車

說起腳踏車,也許你會說:腳踏車有什麼好說的,那不過是極為普通的代步工具。不錯,父親的腳踏車與其它腳踏車絕無二樣。而且,那是輛二手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僅就腳踏車而言,要說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也許是它的牌子 —— 大國防。這在當時就是現在所說的“名牌”吧 ?

然而,就是這輛極為普通的腳踏車,承載的不只是父親的身軀,而是一個優秀的勞動者和一家人的希望。

那時的我不解父親的良苦用心,認為父親愛它勝過了愛子女。因為我眼中的父親,只要有空兒,哪怕是一點點空兒,都在鼓動腳踏車,拆拆卸卸、擦擦弄弄。那個投入勁兒啊,無論誰看了都會好奇,甚至會說:為輛腳踏車至於嗎!

父親的腳踏車有個顯著的標誌,那就是貨架上總 是綁著塑膠繩,這在當時是我不能理解和不喜歡的,好好的腳踏車多了它總覺得不順眼,後來的我,以致現在的我想起來就會為此愧疚,因為它繫著的不僅僅是根繩子,那不雅的繩子繫著的是重託與責任。

這輛腳踏車之所以留給我那么深的印象,還得從剛上學那會兒的學車事件說起:

那時,腳踏車不是很多,也很少有孩子騎。看見別的孩子騎腳踏車很是羨慕,就一再和父母說要學騎車子,好說歹說才算獲得批准,開始演練掏襠騎行。

我是那種早長個的人,一年級時就屬於大個兒,剛剛學會掏襠騎車卻覺得那么大個掏襠寒磣,就又想升級 —— 跨大梁。

人稱傻大個兒的我,實在不靈便,不光行動笨拙,腦子也遲鈍的很。初學腳踏車,竟不知道找平整的地面練習,在一個不算很大的上坡路段,覺得溜得差不多了,抬起右腿往上就跨,結果怎么樣,鞋後跟擋在樑上,沒來得及反應,連人帶車摔得這個結實啊!怎么痛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大拐的變形程度是卡在車的那個部位,那個部位叫什麼來著?反正是搖不動了,推著腳踏車還得抬起後輪才能靠前輪的滾動運行,我就那么艱難的把車子弄到家門口。

知道愛車至極的父親會不高興,我怯生生地和父親說:“爸,我把車子摔壞了。”只見父親黑著臉狠狠地白了我一眼,就去擺弄腳踏車。左整右整也沒掰出大拐來,“你看看你,這車子還怎么騎”這一聲吼嚇得我一激靈,當時眼淚就嘩嘩的流下來。

父親發這么大脾氣是我第一次領教,我好害怕、好委屈!那擦破皮的膝蓋和胳膊肘絲絲拉拉的疼,父親根本不理我的茬,做錯事的我,也只能悄悄的溜進家門。母親一眼就看到我受了傷,“呀!這是怎么了?怎么弄的?”母親的關愛助長了我的淚水流放,我大哭起來 ……

父親聽到後,“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啥用!”他惦記的仍是腳踏車。“車車車,就知道車,孩子摔壞了你也不管!”母親的聲音也夠大的了。為了我,一向溫柔的母親和父親吵了起來。這一吵驚恐萬狀的我竟忘記了疼痛和委屈,扯著母親的衣角低聲說:“媽,別吵了,本來就是我弄壞的車子嘛!”母親沒好氣兒的甩開我的手忙別的去了。

因為我的過失惹得原本恩愛的父母吵架一事,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的。為此,我特別留意那輛腳踏車 —— 那輛極為普通卻功不可沒的腳踏車。

在國民經濟貧乏的年代,溫飽問題困擾著許多家庭。我們家之所以安穩度日,除了母親的精打細算,其功勞還有這輛承載著勤勞的父親和無以計量的貨物默默運轉著的腳踏車。

做為勞動模範的父親,勤奮工作、不斷革新的同時起五更爬半夜的要去很遠的地方開荒種地,那輛腳踏車就是他最好、最忠實的伴侶。那貨架上的塑膠繩就是用來捆綁鍬、鎬、鋤、鐮和運載種地所需物品及秋收果實的必需品。

那輛腳踏車的運載能力實在強,割下來的毛豆(大豆)碼在貨架上用那根塑膠繩捆綁好,從後面根本看不見推車子的父親。喔,我用了“推車”兩字,你不會以為我打錯字了吧,有車不騎豈不怪事。這次,還真不是打錯字。每到秋收時節,父親從地里回來大多都是推著腳踏車一步步地走回家。

對父親勞累後不騎腳踏車,卻徒步行走的舉動雖印象很深,但並未細想究竟。

許多年後,母親要搬家,那輛腳踏車沒地兒放要送人時,母親眼淚汪汪的擦拭它的神情喚起了我的回憶與思索。直到那時,我才真正領會和理解父親對我摔壞腳踏車大發雷霆和滿身疲憊卻要從幾十里地外走回家的緣由,才知道那輛腳踏車對父親、對我們這個家意味著什麼!

父親開墾出好大一片地,種的品種可多呢,其中占比例較大的是土豆。秋收時,父親把起出的土豆一麻袋、一麻袋的摞在腳踏車上捆綁好後往回弄,這東西實實在在的沉,馱了那么多、那么重的東西,父親哪捨得再給腳踏車加壓啊!父親愛車,其實更愛的是他的子女和這個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孩子、為了這個家啊!!!

父親的腳踏車,那輛普通的腳踏車經歷了多少里路途與磨難,記錄了多少勞碌與辛酸,承載了多少貨物與希望,浸著多少汗水與情感!!悠悠歲月、路漫漫、生活的苦痛與甘甜,這拙劣的文字又怎么能將那一切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