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父親節的作文

父親節的前一天傍晚,我和媽媽一起來到大潤發超市,我準備明天早上燒一頓早飯,作為父親節禮物給予爸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於父親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有關於父親節的作文篇1

父親就像硯台上的墨水,隨著我對它的碾磨,日漸深濃。

孩提時期,我視父親為“冷血”,在我眼裡,疼我,就是愛我,就如慈愛的袋鼠媽媽,無時無刻把“兒子”捧入懷中一樣。然而,父親只會訓我,只會催我,催我幹這乾那,父親只會自己整天在地里侍弄莊稼……卻從不會想到留點時間逗我玩。我心中的父親,是一張張嚴肅的面孔,一幅幅令我畏懼的表情。父親是剛加入硯台上的清水,淡淡的。

步入國中,我第一次接受人生的轉折——獨立生活。開學那天,父親沒有陪我去學校,然而,我不足為奇,就像在春天,雨水淅瀝不止,出門時,人們總是習慣地隨手抓起一把雨傘。住校生活,我一時無法適應。寂靜的夜晚,我偷偷地流淚,我懷念吃飯前父親那低沉的聲音——“吃飯!”我懷念父親的訓斥,父親的表情,懷念父親給予的一切。

令我高興的是,在一個晴朗的時刻。我把父親盼來了,一擔大米把父親的背壓得微微有些駝。大滴大滴的汗珠從兩鬢滑下。此時,父親習慣地抓起跨在肩上的布。往臉上一抹。看到父親那沾滿黃泥的解放鞋,我知道,父親一直在忙碌著。校園的喧譁已全然消逝,只有父親那急促的喘息聲,我立在那,不敢正視父親的目光,我怕父親看到我心裡的淚水,我無語。

……

我忘不了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我的思念漸漸遠去。

歲月無情,把父親的雙鬢染成了白霜,我多想操起那被父親的汗水浸透的扁擔,為父親挑擔,為父親分憂。但遙遠的父親,我只能寄託文字,湧現我透亮的心。

“當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每當聽完這首《父親》,我的心被一幅幅的畫面,撕得支離破碎。

硯台上的墨水,漸漸變濃,……

有關於父親節的作文篇2

愛一生之父母,愛父母之一生。

父親節的前一天傍晚,我和媽媽一起來到大潤發超市,我準備明天早上燒一頓早飯,作為父親節禮物給予爸爸。

我精心挑選了一些菜,豆類的食品,以及一袋米。正當我推著手推車路過買油條的地方時我停了下來。

這時服務員正好把兩根貼在一起的長長的麵條放入油中炸,那長長的麵條立即膨脹了,麵條的顏色從白色漸漸變成了金黃色,發出了誘人的香味。不一會兒,油條成了形,服務員就把它撈了上來。

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最愛吃油條了,便買了一根油條。

望著那根金燦燦的油條,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位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科的科長,他早上出去幾乎都在晚上十點以後回家。這半年來,我發現爸爸的頭上又多了許多白髮。父親節到了,我決定給爸爸一個驚喜。

第二天早晨,我很早就起來了。我悄悄地走出了房間,沒有發出一點聲音,深怕驚動了爸爸。我倒了一些黃豆、桂圓、無糖麥片等放入豆漿機內。點了一下開關,速效機就動起來了。接著我又把幾個粽子放入電磁爐中,打開開關,後來我又把粽子拿出來,把飯菜端上桌子,還特意在盤子裡放上來金黃誘人的油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爸爸起來了。我對爸爸說:“爸爸,父親節快樂。”,爸爸笑了,笑得那么甜。

爸爸,您知道嗎?爸爸在哪兒,哪兒就是快樂的地方。雖然我燒的早飯很簡單,但是我的飯菜中包含了我對您的多少依戀呀。

有關於父親節的作文篇3

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育才學校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他到處奔波,籌措資金,以維持學校的日常生活,當時有人嘲笑他這樣做是抱石游泳,學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將拖入水底,還是棄石為好。陶行知不予理會,他堅定而樂觀地回答:“我不是抱石頭游泳,而是抱著愛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勁,要游過急流險灘,達到勝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學校為“愛人”,他不把學校學生當“石頭”,正表明他在艱苦險惡的逆境中對學生傾注了他全部熾熱的愛,竭盡奮鬥之力將他們安全送達理想的彼岸。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沒有愛便不成為學校。“曉莊是從愛里產生出來的。沒有愛便沒有曉莊”,辦學者及教師都充滿著愛,愛教育愛學生,方能奮鬥辦出像樣的學校。

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

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由於父母忙於生計,把孩子扔在一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學習跟不上,有時我真的不忍心責備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幾乎都在自己的看護下做作業,再想想他們,我們作為教師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呢?教育本來就要用愛去澆灌,心與心交融才能回報以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