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改寫作文500字3篇

篇一

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裡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裡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里,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著短衣短褲,在撐著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篇二

在夏日裡,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在一面靜靜的湖面上,成片茂密的蘆葦隨風飄蕩,湖面上的水泛起陣陣微波。這一片風景秀麗的地方,正在靜靜的湖面上,一條小船上的楊萬里被它們深深地迷住了,正陶醉其中。

正在詩人慢慢地轉移視線時,一條小漁船映入眼帘。小漁船上坐著兩個一邊划船,一邊嬉戲的可愛小孩,詩人決定看看他們想幹些什麼,打算用他們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想到這裡,詩人觀察得更仔細了。

兩個小孩玩著玩著,突然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討論了一會兒,把船停了下來,把撐船用的竹竿和船槳收了起來,張開了一把精美的竹製小傘,可現在沒下雨,詩人看到這裡,疑惑不解地思考起來。

詩人想了一會兒,像是想到了什麼,不由的驚嘆起來:“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改寫舟過安仁。怪不得沒有下雨也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呀!”

詩人邊佩服兩個小孩,編寫了一首詩: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篇三

《舟過安仁》是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所作詩多用口語寫成,語言淺顯,生動活潑,尤工七絕,多為即景之。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舟過安仁》說的是一葉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並沒有漁夫,他們後來就收起了竹篙,停下船槳,坐在船中。船不一會兒就停了,大概是被美麗的景色迷住了吧。一個小孩身穿紅色肚兜,另一個小孩光著身子,那兩個可愛的小孩子大概是雙胞胎,一個孩子穿紅肚兜,應該是因為媽媽怕分不清吧。那裡綠草如茵,周圍小河縱橫交錯。突然,那個穿紅肚兜的小孩拿出一把傘,楊萬里恰巧在那裡,楊萬里見了,很疑惑,心想:“為什麼要打傘呢?又沒下雨,就算為了遮太陽,太陽也不大。”楊萬里就好奇地問那兩個小孩:“小孩子們,你們為什麼要打傘呢?”那兩個小孩說:改寫舟過安仁。“我們是想使風的力量讓船前進。”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這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突然被打開,原來是藉助風的力量啊!喔,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船慢慢遊走了,就不見了身影。

這兩個孩子那么可愛,又那么聰明,真叫人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