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感恩節由來的作文500字三篇

篇一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感恩節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日(holiday),它和早期美國歷史最為密切相關。起源於麻薩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這些移民在英國本土時被稱為清教徒,因為他們對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不徹底感到不滿,以及英王及英國教會對他們的政治鎮壓和宗教迫害,所以這些清教徒脫離英國教會,遠走荷蘭,後來決定遷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信教自由地生活。

1962年9月,“五月花號”輪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屬離開英國駛向北美大陸,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在麻薩諸塞的普利茅斯登入上岸,從此定居下來。第一個冬天,由於食物不足、天氣寒冷、傳染病肆虐和過度勞累,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部落酋長馬薩索德帶領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清教徒穀物種子,並教他們打獵、種植莊稼、捕魚等。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清教徒們當年獲得了大豐收。首任總督威廉·布萊德福為此建議設立一個節日,慶祝豐收,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還想藉此節日加強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和睦關係。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曆第一個感恩節。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裡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著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篇二

其實中國本來是沒有感恩節的,中國的感恩節是從美國引用而來的,國人建議中國也設立一個感恩節,於是,慢慢的中國的感恩節也開始盛行了。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1879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在隨後的年代,感恩節的日期改變了多次,直到在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議會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感恩節。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為什麼叫感恩節呢?美加人民最初設立感恩節的目的,是這些歐洲流亡者的後代對北美大陸最初的主人——印第安人表示感恩。1620年來自英國的“五月花號”載著不堪忍受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抵達了北美大陸,受到了當地土著居民的盛情款待和慷慨援助。

後來但隨著殖民主義的發展,這些原來的客人開始驅逐和殺害友好的主人,使得這塊大地上充滿了邪惡和仇恨。民主制度確立後,人們開始反思,感恩於印第安人的善待和對自己的罪惡的懺悔,正式設立感恩節。

中國雖然沒有感恩節,但感恩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較西方文化更加豐富。西方的感恩節是起源於對於印第安人的感恩,它很單一,而中國的“感恩節”是既感恩祖先又感恩父母的養育。

篇三

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感恩節,中國的感恩節就是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的感恩節,而感恩節是11月24日。感恩節到底是怎么樣子來的?

其實中國本來是沒有感恩節的,中國的感恩節是從美國引用而來的,國人建議中國也設立一個感恩節,於是,慢慢的中國的感恩節也開始盛行了。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於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