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於感人事跡作文800字

【感人的事跡作文1】

XX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有些事情雖然被我淡淡忘記,但是有一件事卻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顆最引人注意、最明燦的一顆行星。

那是半年前的一天,我陪媽媽去給姥姥家交電費,剛交完費時一位老奶奶拄著拐杖緩緩地走到了櫃檯,她顫抖地從身上摸出一個布袋,慢慢地打開,輕輕地遞給了工作人員,說:“我想在我家門口裝一盞路燈。”“裝路燈?你不是——”工作人員顯得有些驚訝,老奶奶接著又不緊不慢地說:“是的,我什麼也看不見,可是,當晚上我坐在院子裡聽到門外有行人磕碰的聲音時,心裡不是滋味,所以我想在我家門口安一盞路燈,這是我的一點積蓄,請你們安排安燈夠用嗎?”老奶奶也不聽工作人員講話,繼續說:“我年事已高了,也沒有多長光景了,我想多為大家做點貢獻,這也算我的一個心愿吧!”也許是為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所感動吧,當時空氣似乎凝固了,旁邊的人們低著頭好像在反思著什麼……

當我們回過神時,老奶奶拄著拐杖已邁出了收費室的門檻,那一瞬間,無知的我也留下了滾滾熱淚……

【感人的事跡作文2】

十三億份關愛正集結馳援 震區同胞相信,13億兄弟姐妹將在這一刻再一次緊緊相依,溫暖並護佑著災難中的玉樹 4月14日7時49分,一次7.1級強震,再一次撕裂中華民族剛剛開始癒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創巨痛。

這一次,是青海的玉樹,那是格薩爾王的故鄉,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保存著中國最美最純最寶貴的風景和記憶…… 時隔兩年,罪惡的地震波,從四川盆地激盪到青藏高原腹地,同樣是山川壯美、歷史悠久、藏羌文化交融的仙鄉,同樣是淳厚善良、安居樂業的百姓。據報導,當地85%的民房垮塌,更讓人揪心的是,地震發生時,孩子們已經在上課或是早自習,而70%的校舍已經變成廢墟,廢墟下孩子們的命運更是讓人肝腸寸斷…… 一個偉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財富和救災經驗,讓整箇中國的救援系統以最快的速度,從震驚和傷痛中清醒,迅速投入抗震救災的救援之中。 正在美國進行訪問的胡總書記,溫總理,於第一時間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千方百計救援受災民眾。 17分鐘後,中國地震網發出準確的地震訊息;不到一小時,民政部啟動4級應急預案,救災司趕赴青海;兩個多小時後,玉樹成立震後應急指揮部……中國地震局、民政部、發改委、中國紅十字會等緊急行動起來,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圍繞著救援第一要務展開。 更令人感動的是,剛剛走出大地震陰影的四川人民成為反應最快的救援力量。

僅僅八小時後,四川攜帶救援物資的第一支救援隊、四川的志願者隊伍都已經出現在災區,可以想見,對玉樹人民而言,這是多么及時且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有效援助。

這一切,將溫暖並護佑著災難中的玉樹。 一天之中的有效救援,告訴我們,儘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中國在汶川大地震之後仍然取得了可貴的進步。比如,及時、沉著而有序的救援表明,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精神遺產正在轉化為一整套有條不紊的抗震救災的制度性安排,社會主義中國擁有迅速集中全國人力物力抗災救災的效率和力量;對任何生命堅決不拋棄,不放棄,舉國期待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的發生;同胞相親,守望相助,顯示了中華民族亘古相傳的大善與大愛,這善良與愛,將凝聚全國民心。而汶川曾經留給我們的血的教訓、淚的經歷、與災害抗爭的經驗,也將凝聚成抗禦災害的堅固堤防,護佑生命,改寫生離死別的天災劇本。 讓我們和兩年前一樣,迅速擦乾眼淚,英勇地直面災難的挑戰,在13億人伸出的手臂上,讓玉樹可愛的孩子們和他們的親人儘快絕處逢生,讓格薩爾王美麗的故鄉儘快重新煥發生機。

請玉樹的同胞相信,13億兄弟姐妹將在這一刻再一次緊緊地、緊緊地相依,我們同悲慟,共命運,我們手挽著手,向突如其來的奪命大災,宣告一個五千年來壓不倒、擊不垮的民族,擁有怎樣生生不息、萬眾一心的勇氣和信念。 青海長青,玉樹不倒!網友們用濃郁的關愛之情抒寫的“絕對”,讓我們一起見證著民族的力量。

還有一個月,就是汶川大地震兩周年祭。 還是一個春天。南方部分地區的罕見旱情還在發展,青海玉樹發生的7.1級強震,卻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多災多難:地震共造成760人遇難,失蹤243人,受傷11477人,重傷1174人,15000戶民房倒塌,占居民住房的85%,10萬災民需要轉移安置,地震後的24小時內已發生了750次餘震…… 我們這個剛剛經受過強震磨礪的民族,再一次在悲痛中把焦慮的目光投向了玉樹。 但是—— “多難興邦,多難礪黨”,“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胡總書記的剛強和自信已成為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