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狗的感人作文

篇一:關於狗的感人作文

和煦的春風,吹到手臂上,像一雙溫暖的手撫摸著我。如水的月光瀉在身上,仿佛給我穿上了一件透明的薄衣。我輕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嘴裡哼著不著調的歌。

“嗞——”,耳邊傳來摩擦聲,我扭頭一看,一隻白色的小狗從草叢中竄出來,緊跟在我身後。我一轉身,它立即往我身上跳,前肢撲在我的雙腳上,我心跳加速,本能地往後退。

小狗蹬著圓溜溜的眼睛,直盯著我。一雙大耳朵豎在腦袋兩旁,鼻子頂端油油的,身上的毛髮毛絨絨的,上面有點點黑色的東西,似乎是虱子。可能太久沒洗澡,尾巴上的毛都粘在了一起。

看來這是一隻流浪狗。我玩心一起,撒腿就跑,看看它會不會跟著我跑。小狗像一團滾動的毛線,敏捷地跟上了我的腳步。

小狗跑步的樣子可愛極了,嘴裡不時發出“哈哧,哈哧”的聲音。我不由得對它產生了喜愛之情,眼前卻浮現了不愛狗的奶奶怒斥小狗的情景。我憂心忡忡地打了個寒顫。我要怎樣才不被人發現,成功收養小狗呢?我邊跑邊想,竟把小狗帶到了樓下。

我把小狗帶進花叢,趁它不注意,飛快地跑上樓梯,打算先回家看看奶奶睡著沒有。小狗反應靈敏,追上我的腳步,寸步不離。我攀著扶手,伸出左腳,慢慢驅趕它。小狗轉身退後一級樓梯,我迅速上樓,它又跟上來,怕我拋棄它似的。我退它退,我進它進,不知不覺到了門口。

我輕輕打開門,家裡靜悄悄的,奶奶早已熟睡。我很緊張,躡手躡腳地關掉了她的房門,生怕腳步一重把奶奶吵醒了。

為了不讓奶奶發現,我打開電視櫃的抽屜,把小狗塞進去。小狗從喉嚨里發出“咦——咦——咦”的聲音。關上抽屜,聲音清晰地傳送出來。我沒有辦法,只好把它關在門外,第二天再把它帶走,但小狗照樣發出“咦——咦——”的聲音,似乎想和我待在一起。隔著門,我清楚地聽到它的叫聲,要是被奶奶聽到該怎么辦啊?

我找來一根紅繩,系在小狗的脖子上,不顧它反抗的表情,不顧它不願挪動的四肢,一級一級地,硬拽它到樓下。我將紅繩系在燈柱上,小狗發出悽厲的叫聲:“汪!汪!汪!”它的頭不斷地扭動,拉扯紅繩。我有點煩它老是發出聲音,狠下心,沒理它,徑直回家睡覺。

第二天一起床,我匆忙穿上拖鞋,往樓下跑去,卻看到鄰居向奶奶投訴我亂把小狗牽回來,害得他們不敢上下樓。奶奶滿臉的怒氣,雙眼厭惡地盯著小狗,突然衝上樓,等我反應過來,她的手裡已經多了一根木棒。奶奶掄起木棒,使勁往狗身上打。小狗恐慌地看著周圍的人,嘴裡發出一聲聲慘叫“旺——旺——旺”,眼裡流出了晶瑩的淚水,落荒而逃。

我愣在那裡,心像被人重重地捶打,一直流血,卻只能無奈地看著,直至小狗消失在我的視野里。

我很感謝小狗對我如此的信任和依賴,感謝它願意與我在一個屋檐下,而我竟然沒能保護好它!但願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在與人的接觸中得到善待,哪怕只有一次,是溫暖的,善意的。

篇二:關於狗的感人作文

有一次,帶家中的狗看醫生,坐是一輛計程車。

由於狗咳得很厲害,吸引了司機的注意,反身問我:“狗感冒了嗎?”

“是呀!從昨晚就咳個不停。”我說。

司機突然長嘆一聲:“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樣呀!”

話匣子一打開,司機說了他養狗的痛苦經歷:很多年前,他養了一條大狼狗,長得太大了,食量非常驚人,加上吠聲奇大,吵得人不得安寧,有一天覺得負擔太重,不想養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裡,載出去放生,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開車開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後面追了幾公里就消失了。

經過一個星期,一天半夜聽到有人用力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那隻大狼狗回來了,形容枯槁,極為狼狽,顯然是經過長時間的奔跑和尋找。

計程車司機雖然十分詫異,但是他而二話不說,又從家裡拿出布袋,把狼狗裝入布袋,再次帶去放生,這一次,他從北宜公路狂奔到宜蘭,一路聽到狼狗低聲哭號的聲音。

到宜蘭山區,把布袋打開,發現滿布袋都是血,血還繼續從狼狗的嘴角溢出來。他把狗嘴拉開,發現狼狗的舌頭斷成兩截。

原來狼狗咬舌自盡了。

司機說完這個故事,車裡陷入極深的靜默,我從照後鏡里看到司機那通紅的眼睛。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我每次看到別人的狗,都會想到我那一隻咬舌自盡的狗,這件事會使我痛苦一輩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隻狗都不如呀!”

聽著司機的故事,我眼前浮現那隻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鎮、在荒郊賓士的景象。不知經歷過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門,主人不但不開門,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立刻被送去拋棄,對一隻有志氣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擊呀!

與其再度被無情無義的人拋棄,不如自求解脫。

司機說,他把狼狗厚葬,時常去燒香祭拜,也難以消除內心的愧悔,所以他發願,要常對養狗的人講這個故事,勸大家要愛家中的狗,希望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業……

唉!在人世間有請有義的人受到無情的背棄不也是這樣嗎?

篇三:關於狗的感人作文

有一次和家人一塊兒去八達嶺,回來到沙河那兒,看到一隻狗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逆行著瘋跑和尋找。我們擔心它最終會和某輛車撞在一塊兒,幾經周折,我們用食品和水換取了狗的信任,並把它帶回了家。

它是一隻黑白相間的花公狗,土著,有40厘米高。從它的體態、胖瘦和對人的信任來看,可以肯定它不是一條流浪狗。流浪狗的目光都是警覺而又乞求的,而它在吃了蛋糕喝了水後,那目光中的警覺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焦慮和不安。由此可以判斷,它是一隻有家、有親人的狗。

把它放在我家院落里,它除了身處陌生環境的不安外,沒有了在高速路上對汽車與死亡的焦慮和緊張,看到我們一家人時總是搖著尾巴,舔我們的手。看到有同類被人牽著在院子裡溜達時,它會發出示好和相邀的叫聲。

狗對家是有超強記憶能力的。幾年前,報紙上曾登過一則訊息說,有一個人用汽車把一隻狗從北京拉到幾百公里外的唐山,結果那狗過了20多天,又從唐山跑回了北京家裡。由此我推測,土著花狗眼神中的不安和陌生,其實是對主人的思念和懷想。

果然,在我的觀察中,這隻土花狗每天半夜都在喝完半盆水後離開我家,走出院子,不知去了哪裡。天亮前,它又精疲力竭地回來,臥在我家院裡,一臉的失落。

就這樣,半月後的一天早上,我起床出門,發現它沒有如往日那樣疲憊地臥在食盆邊上,直到中午、晚上它都沒有回來。

從那以後,每天早上,一家人無論誰先起床,都要首先開門看一看,院裡的那棵椿樹下是否臥著一隻土生土長的大花狗……隨著時間的晝走夜來,我們對於花狗的記憶漸漸淡薄了。

事情的戲劇性變化是在一個多月後,秋天到來時。有一天下午,我正在院裡摘豆角,忽然聽到柵欄外有“汪汪”的狗叫聲。抬起頭,看見那隻花狗站起來把它的前爪搭在門上,目光中的熱切像寒夜中的兩把火。在那狗的身後,是它的主人,一個60多歲、禿了頂的大興農民,懷裡抱著兩個巨大的西瓜,累得滿臉是汗。

“餵——是你收留過我們家的花花吧?”老人大聲地問著我,把那兩個西瓜放在低矮的柵欄外。

老人把這隻狗從小養到大,兩個月前,狗出門去追一隻發情的野狗,追著追著就跑丟了。半個月後,有天早上一起床,門一開,它卻又突然回去了。

老人今天到世界公園這邊賣西瓜。賣著賣著就見花狗不停地要往這個院子跑,跑到院子門口,重又回到他的瓜車旁,回到瓜車旁又心神不寧地朝這院子跑,有幾次還咬著他的褲腿朝院子門口這邊拉,弄得他生意都沒法暢暢快快地做,最後他忽然想起它失蹤半月的事,估摸這院裡有人曾在那半個月裡收留過它,就跟著花狗到了我家。

花狗和它的主人離開我家時,夕陽西下,院子裡一片彤紅溫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