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讀後感800字【三篇】

【篇一】高二800字讀後感 讀《點點滴滴感恩父母》有感

在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第一聲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憊而會心的一笑,昭示著世界上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父母用他們幸福的笑容迎接我們的到來,但也就從那一刻起,他們就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當我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你洗臉、教你做人的道理……

對父母的愛,不是我用一個感謝就可以表達的,我會用我的行動來證實我的感恩,用我現在的努力來換取我將來的成功。感恩父母、知恩父母、報恩父母。

親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只要我們生活在世間,或者說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離不開親情。作者說,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浸泡在博大無比的親情中,世間的每一個人都在為親情吟唱著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間的每一個人無不渴望天空般高遠、大海般深邃的親情。古往今來,親情曾被多少詩人謳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親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誰也說不清道不明。

親情,有一種奇妙無比的力量;親情,是一則永不褪色的話題。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是一方名貴絲綢,細膩光滑。我們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擬,也不必用任何詞句去修飾,我們只需用心去感受。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上天賦予的那份親情。

記得父母教導我們時常說:“我們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我們過的橋比你們走的路還長。”我們卻總是那般年少輕狂,不以為然。我們忽略了當歲月無聲溜走時在他們面龐和兩鬢留下的痕跡,自然也忽略了許多無價的智慧經驗在他們心田積澱。他們總願意對我們傾之所有,而我們總固執地認為這已不合時宜。我們便像初生牛犢,亂闖亂撞,直至遍體鱗傷,犄角流血,然後奔向他們,頭枕他們的胳膊,舔舔傷口,又繼續前行。

我們懷著感激的心接受這一切,聽他們的一席話,遠勝於讀十年書,受益匪淺。我們懷著細膩的心感受著一切,感受親情的無私與毫琵保留。

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親情卻割捨不去。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俗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了不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變得脆弱,不讓自己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悔恨,請即時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不算奢侈的溫馨問候吧!

作者說:“我不是詩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會用精湛的詞藻來讚揚父母,也不會用唯美動聽的音樂來歌贊父母,我只能用點滴行動來感恩父母。生活中,你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在感恩父母。”對這句話感觸很深,為父母做每一件小事,其實很容易。風兒吹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為他們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懷著感恩的心成長。

聽,那風聲好象聚成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篇二】高二800字讀後感 黑暗中的舞者

面對苦難,你是抱怨自棄,還是欣然起舞?——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一生”,書的封面這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思。我是如何面對苦難的?每個人生命中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點綴著。那些在苦難中歡歡喜喜迎接挑戰,毫無怨言,甚至獻上感恩的滿懷信心者一直是我佩服和想成為的對象。當我看完羅伯塔?班迪的《黑暗中的舞者》,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這位偉大的母親,面對這沒有預約的痛苦——先天殘疾的嬰兒,選擇勇敢接受。孩子羅布,他只活了29年7個月零10天,但是他整個生命的過程都在充滿愛與希望的環境當中。即使他有嚴重的智障,只能發現幾個有限的聲音,右眼失明,左眼的視力也相對微弱,側凸的脊柱導致駝背,身上所有的關節都嚴重的錯位,有嚴重的癲癇,經常性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因此頸椎畸形,頭部和脊柱可以依靠的只有頸部的肌肉,他更無法獨立進食,成天流著口水。當你生下這樣一個孩子的時候,你會如何對待呢?在很多家庭當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選擇遺棄,或是送進社會福利機構,畢竟面對這樣的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和耐心。而對於孩子父親和母親的支撐是他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力量屹立不倒。絕望使人陷入黑暗,虛無之中,而盼望是信心的

“每一段友誼,每一種經歷,似乎都在推動我們接近那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質疑著,思考著,成熟著。上帝輕輕地推著我們前進一小步,這篤定的一小步又給了我們邁出下一步的勇氣。他就是這樣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地前進,不徐不急,不緊不慢。”羅布的生命詮釋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的生活如何,而是我們如何生活。這本《黑暗中的舞者》是羅布的母親羅伯塔?班迪在羅布離開人世之後寫成的一本回憶錄,把羅布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都詳細地記錄下來。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快樂與悲傷共存,同享生命中每一個感動的瞬間,上帝對每個人並不可能完全的公平,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化解人生路途上的每一個坎坷與挑戰。上帝把羅布帶到這個家庭,是為了讓羅伯塔明白愛與希望同在,領悟感恩的意義。當我們遇到羅布這樣的情況時,我們會像戴維還是像羅伯塔呢?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羅伯塔的感恩與擁有的幸福。羅布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不到30歲的生命卻這個庭的每一個成員的心中永遠的存在。

【篇三】高二800字讀後感 讀《老人與海》有感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的作品之一,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展開敘述。看似平凡的背後,卻有著它被稱為經典的特殊所在,使人在閱讀中不斷成長。“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就如同海明威所說的一樣,他自己筆下的老漁夫,百般努力,不斷地克服種種困難,挑戰自我,永不放棄。我們不能埋怨自然對於我們的阻撓,而是應該感謝自然給我們成長的機會。作者海明威筆下的老漁夫,百般努力,最後還是只得到了一副光禿禿的預估架。剛開始看到這個結局,很奇怪,一般的結局,努力過後肯定會有收穫。但是,為什麼就是這個與眾不同的結局,讓我始終無法釋懷。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又不經讚嘆起作者的智慧。其實,作者的目的只是想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標,理想願意去努力奮鬥開始,那一刻就決定了結果成功與否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個付出的過程。就算結果不如人意,但去探索,勇敢的去追尋的過程已是他的回報。我們不應只會埋怨,還應該學會感恩,不管成功與否,我們學到的都是珍貴的。人的一生,漫長而艱險,但,只要你努力去追求過,探索過,無論最後你是否達到自己的目的,你都是一個勇者!當然,《老人與海》之所以流芳百世,不僅僅是因為故事情節扣人心弦,文中許多佳句,也讓人受益匪淺。“

day。(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書中這句話被很多人稱頌,而我也感觸良多。是的,就算當水成為凍的時候,時間也不會凝固。無論過去有多美,有多么的讓你不捨,也不管未來有多痛苦,多么的艱險,你總得一步步往前走。不錯,每天都是新的,風再大,不會永不停止,霧再濃不會經久不散,風息霧散,仍是陽光燦爛。每天的晨曦過後,總會有明媚的朝陽迎接著新的開始!所以,不用再留戀昨天的美好,因為無論過去多美,你總是回不去了,所以,勇敢的滿懷熱情的迎接新的一天吧!老人曾經說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看似樸實無華的語句背後,掩藏無比的光芒。人生之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可能很大的困難。有些人,看著那些巨大的擋路石就開始雙腳發抖了,更別說會去推動它。沒試過,怎么會知道自己一定會失敗呢,或許那只是用泡沫做的石頭呢?一個人,不去嘗試,不去探索,直接認輸,這是不可取的,這句話說的很對。一個人的出生,代表著你探索生活的開始,如果你一味的逃避,怎么可能會勝利,所以,在困難面前,一定要抬頭挺胸,去面對它,克服它,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行呢?就像老漁夫一樣,他不斷地挑戰自己,挑戰生命的極限,或許最後的結局不盡如人意,但,他無所畏懼,勇敢拼搏的精神,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勝利者!《老人與海》帶給我的思考與對生命的探尋,感悟,遠遠大於我的預料,之所以它被稱為經典,或許正在於此。它用生命做題材,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自我提升著對生命的了解。也讓我明白,面對艱難險阻,我們除了埋怨著去克服,更多的是要學會感恩,感謝它讓自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