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話題作文“走出圈子”解析及例文900字

法國科學家法伯曾做過一個的“毛毛蟲”試驗。這種毛毛蟲有一種“跟隨者”的習性,總是盲目地跟隨著前面的毛毛蟲走。法伯把若干個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並在花盆周圍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最喜歡吃的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還不停地堅持團團轉。一連走了七天七夜,終因飢餓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法伯在實驗筆記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在這么多毛毛蟲中,其實只要有一隻稍與眾不同,大膽嘗試,走出圈子,便能立刻避免死亡的命運。

現實生活也是這樣。無論是研究學問還是管理企業,總有人跟著前人,亦步亦趨,但也有人大膽嘗試,開拓進取。思維方式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請以“走出圈子”為話題,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錯誤類型」

這個話題的審題範圍應是:圈子形成-走出圈子-取得成功。而寫作重點應該是第二個層次。許多同學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審題失誤,造成失分。失誤類型大致是:一是寫圈子的危害。(不及話題)

二是寫取得成功。(超越話題)

三是寫要有走出圈子的打算。(打擦邊球)

四是寫超越自我。(沒有點明“自我”是什麼樣的圈子)

五是寫人生由許多圈子組成,走出一個圈子又會進入另一個更大的圈子。(何時才能走出圈子?)

六是走出圈子等於走路。(走出路?)

七是寫要做帶頭人。(這也不是走自己的路吧?)

八是寫選擇。(這與另闢蹊徑不同;如果下誒許多人面臨選擇時,受到某種心理怪圈的影響,要走出這種怪圈,算可以。)

九是寫了解自己。(僅算是對某種圈子的感知)

「例文欣賞」

尋找圈外的夢想

張愛玲說過:“培養孩子是個危險的職業。”其危險就在於設定了一個圈子,一個想方設法讓孩子跳不出的圈子,其實,這對於被設定者才更危險。生活、人生告訴人們:走出圈子是非常必要的。

走出圈子是生存的途徑。法國科學家法伯的“毛毛蟲”實驗 很清楚地告訴人們:如果那些毛毛蟲中的任意一隻稍微與眾不同走出那個追隨的怪圈,那么它們就獲救了,得以生存下去。有時候,我們也會陷入某種怪圈,與其在這種怪圈裡掙扎,倒不如冷靜地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該如何走出怪圈另尋生路。或許就會到達“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走出圈子是成功的道路。潘石屹,一路艱辛走來,終於考上大學到石油部工作。“創業資本”只有80元錢,但他相信走出原來的工作圈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當時潘石屹享受著還不錯的工作,他就不會擁有今天巨大的成功,不會有SOHO中國有限公司,不會成為中國房地產發展中代表創新和前衛的一個符號。我並不是主張每個人都擱下手中的工作去“尋夢”,但是對於一個善於學習和思考的人來說,一旦看到機遇,哪怕很熹微,都會產生思想的火花,打破原有的圈子去接近機遇,創造更大的成功。

走出圈子是民族振興繁榮的根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走出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圈子、過渡、改革、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民族之林一顆閃亮的明星,19世紀末康梁的的維新變法,20世紀初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固然取得了成效,但由於沒有改變中國社會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沒有走出那個任人宰到的圈子,革命很快歸於失敗,中華民族要永遠屹立於世界,震撼世界,需要不斷走出那些外國干涉,本國發展薄弱的圈子,不斷發展強大。

徐志摩為了尋夢,沒有陶醉於眼前的碧草,“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個人的生存發展,社會的強大富饒,世界的和諧進步,都需要走出圈子,才能尋覓到更美的夢想!

簡評:議論文重在有清晰的思路,這篇從並列的三個方面來論述走出圈子尋找夢想給以啟迪。要知道高考作文教師就喜歡這樣的“眉清目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