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散文詩歌:邊緣

離開,不是我的選擇,而是理想,要在離開的地方,起飛。

這是高一暑假的時候在董彥傑的QQ簽名檔上見到的,然後我悻悻地想:這是我的句子。

那是我的句子。

其實那時我在他同學錄上的一句話,是在他高二轉班之前,我寫下的臨別贈言。

只一年,就要分開。

那時的我們也都只是一群傷春感秋的孩子,上完一年高中仍褪不去的青澀,然後在本上寫下一大堆一大堆故作深沉的話,就覺得自己仿佛真的成熟許多。

所以,即使從未和他有過太多的交集,也會很認真很認真的用滿滿一頁的話作為臨別贈言。而其中,就有這樣的句子:

離開,不是我的選擇,而是理想,要在離開的地方,起飛。

然後在第二天送還同學錄上的時候,輕輕地問:“真的決定轉去學文科了嗎?”

“嗯。”

擲地有聲的回答,絲毫不容置疑。

我沒有去問理由,又或者,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理由。

學校真正開始組織文理選科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在那張報選文科的單子上寫下他的名字。

而在他的名字之下,還有一個躊躇著寫下的我的名字。一筆一划,仿佛在完成一件極其壯闊的事情,不是認真,而只是太過於猶豫。

和媽媽談了長長的一下午,她並沒有勉強我說我非要去學什麼,她給我講好多,講現在,講高考,講大學,講就業,而我在她那一篇宏偉長論中只聽到了一個聲音:你該去學理科。

我什麼也沒說,算是答應下來。

記得高一剛來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夢想,然後我毫不猶豫地寫下:記者。看著在風中飄搖著的那一張張紙片,有一種恍如夢境的欣慰。

而現在,再也不會擁有。

我不可能去告訴媽媽說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記者,所以我必須轉去學文。從小就習慣了按照他們說的去做每一件事,我也害怕,害怕長久以來她在我談論理想的時候發出的鄙夷的目光,我受不起。

所以,理所當然,沒有選擇。

夢想終究只是夢想,而只有現實才是最真實存在著的。

曾經踏在夢想與現實的邊緣線上,只一步便能海闊天空,而我卻不小心跌入另一個人生,朝著另一邊走去。

有時會在進到董彥傑的時候不經意傷感。我們都是一群懷揣著夢想的追夢者,只不過,他更勇敢,敢于堅定地選擇一條近於夢想的路,執著地走下去。而我,卻只能在所有人的勸慰之下選擇一條令所有人都滿意卻漸漸背離夢想的道路,而後,越來越遠。

就這樣看著自己的夢想漸漸遠去,不知所措。

我沒有資格去責備任何一個人,是我自己弄丟了自己的理想,不關任何人的事。所以,錯了也只能走下去。不管好壞,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