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百變人生

人生如畫卷,有流光溢彩,也有灰白慘澹;人生如樂曲,有高亢流暢,也有幽咽冷澀;人生如四季,有春的溫暖,也有冬的嚴寒。

人生一直處於變化的過程中,昨天也許還是獨看“吳鉤”的苦悶,“欄桿拍遍”的無奈,明天也許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輕快,“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愜意。人生會讓你“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會讓你“山重水複疑無路”,讓你遭遇到無數個“湧現”和“飛翔”,它不停地“是其所非”,又“非其所是”。

生活在一個如此變幻的世界裡,如果不想被淘汰,就需要主動適應變化,“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生就有了蟑螂,它們至今已生存了3.5億年。為何蟑螂能夠成為地球上的長期居民,而恐龍卻只是動物進化史上的過客?因為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恐龍難以很快調節自身狀況來適應環境;而蟑螂卻迅速地適應了環境的急劇變化。

在人生不斷地“跳躍”“變化”和“生成”過程中,人生態度是左右人生能航向的一個重要因素。功成名就時,你若滋生“驕傲”的情緒,那么失敗的苦果就在不遠處等你;困窘疲勞時,你若保持“堅韌”的品質,光明的未來才會向你招手。

人生如雲,人的命運恰是雲的變幻。昨日不同於今日,今日也不同於明日。各式各樣的人生,各式各樣的人生,分分秒秒變幻莫測。縱然歡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縱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我們如果有了坦然的胸懷,就能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淡望天上雲捲雲舒。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我輩俱是凡夫俗子,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這關鍵是一個如何對待與處理的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得知不喜失之不優,不要過份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自要自己努力過,只要自己曾經奮鬥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麼呢?陶淵明之所以能做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灑脫飄逸的詩篇,就在於他淡泊名利。

直面百變人生,我們主動適應;直面百變人生,我們謹慎堅韌;直面百變人生,我們寵辱不驚,如是,方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使自己的生命之舟駛過驚濤駭浪、變幻莫測的人生海洋,抵達鋪滿鮮花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