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太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一心救中國……”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不禁思緒萬千。

小時候常常聽奶奶講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奶奶說在她們那個年代,日子過的很艱苦,經常鬧饑荒,住的房子只要一遇到下雨天就成了“水簾洞”,要是再有病痛什麼的,那就更難了。可以說她們那個年代是真正的“吃飯難”、“住房難”、“看病難”,所以更別提什麼上學讀書了。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了,她們的生活才得到了改善,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所以,她們那一輩人都打心底里感謝共產黨。他們說,共產黨給予她們的恩惠,就像太陽的光芒照射到身上一樣溫暖。說起“共產黨的恩惠”,我不由又想起一個人,他就是我們學校食堂的陳爺爺。

陳爺爺是負責打掃食堂衛生的一位老人,大概有60多歲了。黑黑的皮膚上爬上了一些皺紋,手上也布滿了老繭。笑的時候,臉上的皮膚會使人覺得像砂紙一樣乾裂,看得出來,他一定吃過不少苦。可陳爺爺仍很精神,每天干活都很起勁,從來都不覺得苦。反而讓人覺得他把活當成了一種享受。陳爺爺待人也很友善,是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老人。可唯一讓人感到惋惜的是,陳爺爺瘸了一條腿。關於這條腿,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原來,陳爺爺以前家住農村。在村里,他也算是個有福之人,有妻有兒,有房有地,還養了一些牲口。那日子雖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三口都很幸福。可誰又能想到“天公不作美”,一場洪水把陳爺爺的“幸福”擊得粉碎。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老天爺就連妻兒也沒給他留下。那種痛苦,真的難以讓人承受。陳爺爺雖然活了下來,卻瘸了一條腿。可日子終究是要過啊,於是陳爺爺便帶著那條瘸腿到城裡打工去了。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想找一份工作已經很不容易了。再加上他又瘸了一條腿,更是難上加難了。可陳爺爺說他不怕吃苦,什麼活都能做,求了人家半天,人家才答應他。“建築工人、清潔工、搬運工”,這些工作陳爺爺都做過。陳爺爺說:“這些活雖然又苦又累,但是卻是這些活使他活了下來,他覺得能活著就很好。”那些日子,陳爺爺每天只吃一個饅頭,渴了就喝點自來水,晚上就睡在地下室里。陳爺爺畢竟是老了,時間一久,身體就吃不消了,那些人就不敢再聘用他了。陳爺爺只好待在自己所謂的那個“家”里,那時他想到了過去,想到了那愛他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子,想到了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情景,想著想著,他就想到了死,他想永遠和妻兒在一起,他覺得活著太難了。

就在這時,黨的春風吹向了陳爺爺,住在陳爺爺家附近的那位大爺知道了陳爺爺的情況後,向當地的政府反映了陳爺爺的情況。之後,陳爺爺不僅領到了低保金,還通過政府的幫助找到了一份工作。領到低保金的那一天,陳爺爺緊緊的握住了政府人員的手,雙眼含著熱淚,嘴裡不停說:“感謝政府,感謝黨……”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陳爺爺來到了我們學校的食堂里工作。每天都喜笑顏開的,時不時的還會聽他哼唱著:“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

黨的春風不僅吹向了陳爺爺,也吹向了我們每一個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低保資金的發放,農村醫保的推行……一項項的惠民政策,帶給了人們溫暖和希望。她就像是太陽,總是在人們最“饑寒交迫”的時候,送來了“第一縷陽光”。

我不是睿智的詩人,不會用那些富含哲理的詩句來表達我對你的愛。可千言萬語只有一句話:黨,你永遠是我心中那升起不落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