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們常說要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避其所短。可是,我們只顧發現了他人的優點,卻尋找不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來,難道我們不應有自知之明嗎?

從古至今,自知之明的實例處處存在,我們所熟悉的鄒忌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鄒忌和徐公住在同一城,並且兩人都一表人才。一天,鄒忌分別對他的妻子,妾和客人提問:“我與徐公誰美?”而他卻得到了同一種答案,說自己美。過了一天,恰巧徐公要來家裡做客,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氣宇軒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兩人交談的時候,鄒忌不住地打量著徐公。他自覺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了證實這一結論,他偷偷從鏡子裡面看看自己,再調過頭來瞧瞧徐公,結果更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於是,他進宮向皇上表明了自己所發現的一切。並對皇上說;你是被這些大臣們所矇騙了,他們都是在恭維你,以至於沒有認清自我。聽完這番話,皇上覺得鄒忌的話很有道理,於是連連稱讚。試問,若鄒忌聽完妻子,妾和客人的回答後不作一番思考而是直接暗暗高興呢?又會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恐怕恰恰相反,可僅憑這一點也證明不了什麼。

再如大名鼎鼎的楚國大將韓信。有一次,在淮陰有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他。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著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單影隻。於是,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其實韓信並不是膽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我們當須明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由此看來,我們不能只看中一方面,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發現不足,虛心向他人學習;只有自知之明,才有可能向鄒忌和韓信那樣,活出瀟灑的人生。

因此,人貴要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