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點一點的積累

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所有的整體都是由個體積累而成。在幾千年的哲學觀中,無論唯心,或是唯物主義,都不能否認積累的重要。積累有它的必然性與時間性,不要企望偶然碰巧,也不要想到一蹴而就。

集腋,方能成裘;水滴,方能石穿。積累作用於成功,成功是積累的結晶。正如文中所述,成千上萬的雪花可以壓斷樹枝,那么,人生中數以萬計的積累,如能正確利用,又能迸發出多大的力量?

古人云:“厚積而薄發。”誠然,只有大量的積累、充分的積蓄才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法國著名短篇巨匠莫泊桑便是一個成功的典例。莫泊桑早期在文學上的造詣並不是特別的高,他的小說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便是空洞。後來他遇到了福樓拜,福樓拜教他不要只追求技巧,而應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多去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從此以後,莫泊桑遊覽於各地,上結交宮廷貴族,下接近平民百姓,他的積累得到了迸發,終於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短篇小說作家。

由此觀之,正是積累讓他成功,“厚積薄發”是對他的真實寫照。是積累,讓他充實內心,將自己的心境表現在小說中;是積累,讓他不再空洞地杜撰,最終鑄造了一位巨匠。倘若他只是去追求技巧,而不積累生活,那他的文章只能是空談,那樣的文字終會被人遺忘。由此可見,積累才可以創造出一顆充實的內心,才能做好想做的事情。

了解各方面知識並進行積累,這些積累的知識在關鍵時刻能釋放出巨大力量。三國時,呂蒙便是如此。在初期,呂蒙只是一個習武的粗人,直到孫權勸其學習,讓他不能只懂習武之道,更應去博覽群書,積累各方面知識。從此,呂蒙廣讀兵書,涉獵於各種書籍,他的積累在麥城之戰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呂蒙白衣渡江,生擒關羽。正是他平日的積累使他在關鍵時刻彰顯出價值,正是平日的積累使他文武雙全,不拘泥於兵書,不愚專於武術。倘若沒有對知識的積累,一介武夫又有多少人記得?

但,積累必須是沉下心的積累,是深刻之舉,是全面的積累,而不是表面、單面的輕浮。趙括只會死讀兵書,以為就是積累了真正的兵法,結果全軍覆沒。項羽只單面積累自己的武藝,而不著於謀略,結果自刎烏江。綜上,積累只有全方面的深入,才能達到可觀的效果。否則,積累只是空談。

所有的事物都由小小的點滴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粒粒沙,總可以鋪成沙灘;一棵棵樹,總可以聚成森林。請不要忘記,生活是一點一點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