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生活節奏

我們的新年立志,往往是加快生活的步伐,而不是放慢生活的節奏。在這個講究生產力和效率的時代,我們每天為自己安排了超負荷的工作量,關心的也只局限於身邊各種繁雜的工作事物,熬夜加班亦或是應酬來的讓人目不暇接,所以吃飯總是匆匆忙忙、開車沒有耐心,然後又想不通生活的樂趣為何總是與自己擦身而過。忽略了自己身邊的美,忽視了自己的親情,友情,愛情。漸漸地,人就會麻木,感覺到疲憊,心裡的困頓感撲面而來。每當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的心放一個假。

一定會有人會向我質問,“在當今這個物質財富飛速發展的社會,假如你停下來了,給了自己休息的時間。但是別人不會休息,那么多的人會繼續工作,繼續朝自己內心的目標奮鬥。而你,則是會被這個社會淘汰。”但是真的就是這樣嗎?

我的舅舅,原先是在臨汾市霍州一個不起眼的家屬區默默無聞的生活了近三十年。後來跟隨著我大姨來到了太原進行自己的打拚。一切都隨著故事的情節往下發展著,他在市區買了很大的一套房子,有了自己的車,讓家裡的人都過上了物質充裕的幸福生活。但是,他自己呢?我記得年輕時候的舅舅很開朗,非常的愛笑,眼鏡框下的眼睛總是眯成一條縫,頭髮也打理的整整齊齊,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很是愛乾淨。但我剛上高一的時候,舅舅變了。過年時所有人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嚴肅,嘴巴下面的鬍子茬密密麻麻的。當妹妹要求買零食吃的時候舅舅只是看了妹妹一眼就嚇得她不敢說話了。後來我路過姥姥臥室的時候,聽到舅媽向姥姥訴苦,說舅舅脾氣暴躁的很,動不動就打兩個孩子,有時還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大發雷霆。家裡的人雖然也都理解,知道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但是時間一長家裡人幾乎都受不了了。後來我大姨找到舅舅,和他說起了這方面的問題,他也意識到了繼續下去會對自己的家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於是他就把工作辭了,帶著自己的家人回到了老家霍州。再見到他我也是高三了,他帶著一家人來太原玩,到我家做客。原來我舅舅回了老家以後,因為有在太原總公司的工作經驗,地方上的公司搶著要他,待遇很好,也不像原先那么累了,他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的家人。前些日子,一家人又去了三亞,讓我羨慕非常。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所期望的,我想達到的境界吧。

保持平常心面對每一天的生活,不要讓疲倦主導你的思想,在必要的時候看看天空,體驗一下天空的平靜,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你會發現自己又再次有了動力,其實你要時時刻刻想著勞逸結合,不要一味只想著工作,如果執著著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不但不能得到好的效力,相反的,失敗的可能性很高。把生活的節奏放慢點,不代表不去面對現實的生活,讓自己在生活的道路少稍微的休息下,想想以後的路該怎么走,有了明確的答案,這樣生活才會有意義。

人活著就是一次修行。放慢生活的節奏,才能更好地品味人生,欣賞人生旅途中的每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