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鄉路去遠方作文800字

曾讀過一篇文章叫做《北京,太偏僻了》,講述一個鄉野成長的男孩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場景:來自城裡的老師給同學們看了北京的錄像後,問這個男孩北京好么,男孩清晰的吐出了這樣的話:好是好,就是,太偏僻了。

你也許會笑,北京,怎會偏僻,那樣一個泱泱大國的心臟?而我卻認為,不是男孩的無知,而是一種無法忽略的心的距離,抑或是一種無法消除的氣息——一種深沉的鄉味。

記得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描寫即將離開家鄉的自己“沉重的背包里滿當的塞著家鄉的霉乾菜,霉豆腐……”而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會不禁聯想到6年前的自己,跳下車,背著沉重的包,帶著屬於家鄉的特產。霓虹燈下,仿佛只存在一個渺小的我,而背上瀰漫出的,則是那整一個千里之外的家鄉。

“每個人都有計畫去遠方,而這遠方有多遠,也許我的近處,就是別人的遠方……”聽人說,看看那個人的動作,聽聽那個人的言語,就可以知道他是遠行者還是本地人,當我身處異鄉時,感受猶為強烈。當我在別人的近處、我的遠方時,那一種鄉味,愈加濃烈,當一個人輕輕的在我耳邊說:“你不是這裡人吧。”我欣喜,因為那一種氣息並未褪去,“她”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我到了遠方。

在這遠方,我有感於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文字,更發現自己會在遠方尋找那些似曾相識的事物,一棵樹,一朵花,一張照片,將鼻子靠近,深深呼吸,讓那些積澱了相思的氣味衝進鼻腔,帶進腦海。

余光中去了遠方,於是他那彎淡淡的鄉愁,載著那陣淡淡的鄉味;劉亮程去了遠方,於是,他那份深深的思念,載著那份深深的氣息。我亦去了遠方,於是那鼓鼓的背包,捎上了那些無法褪去的味道……

每個人都可能行走在一條通向遠方的看不見盡頭的路;但,帶著家鄉之味遠行,鄉味便在塵路漫漫中慢慢彌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