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的晚上

說實話,以前的我是很喜歡晚上停電的,尤其是作業寫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的黑暗就像一個天大的驚喜,它讓我暫時擺脫了學習之餘的苦惱,讓我有一次寶貴的機會能像小孩子一樣,拿著螢光棒在陽台肆意揮舞,月光打在身上,一片昏暗中,眼前的一點光亮就像月光的精靈,動人又美麗,好像下一秒就能隨著它飛上天,去訪那天上宮闕,流連雲霧之間。

若是晚飯之前停了電,家人就會拿著手電筒,去五斗櫥里翻出一堆用了一半的蠟燭,點上,餐桌上一盞,客廳一盞,衛生間一盞,房間裡一盞,過道一盞,連陽台也擺上一盞燭台,點點的光亮是靈動的火焰,隨著細微的風妖嬈地舞,如身戴金飾的舞女擺著腰肢,轉著圓圈,靠的太近就會被那金飾上的刺弄傷,只得遠觀不得褻玩。一家人就這么就著燭光吃飯,這比起特地關了燈打開音響放《月光鳴奏曲》的西方浪漫確乎是好得多。

飯後,在清涼的仲夏之夜,穿著背心、短褲就蹭上了陽台的冰冷白磚,那是極為舒適愜意的。家住海邊的外婆有時候會讓舅舅捎來一些海產,其中也有我挺愛吃的魚乾。這時候父親會竄進幽暗的裡屋,半響提出一袋魚乾又回來,一家人在陽台談天說地,我則埋頭苦幹……啊不,吃魚乾。巴浪魚的味道鹹鹹的,有點專屬魚的腥,又有點甜味,讓我想起外婆家的海。晚上的海也是眼前這樣的,暗暗的,有幾點燈光,那是遙遠的彼岸,可望不可即。天上幾點疏星,幾抹流雲,是忙碌在生活節奏中的人看不到的。

停電時的黑暗,不可否認,許多小女生都怕這個的。我也難辭其咎。停電的晚上,我最不樂意的就是去浴室洗澡。但還是被母親塞進了浴室里。我只好把螢光棒放在高處,那光幽幽的,照在鏡子裡,也是幽幽的。我緊盯著浴室里的那面鏡子,生怕裡面會鑽出一個要來找負心人報仇雪恥,披頭散髮的女人來。可是那光依然幽幽的,鏡子裡依然是除了那光,什麼都沒出來,直到我洗完澡驚慌地衝出浴室,回過頭,還是沒有一個白衣的女鬼跑出來。

終於是睡覺的時候了,年紀尚小的我和母親躺在床上,拿手電筒照著牆,手忙腳亂地比手影。兔子不像兔子,鵝不像鵝,蜘蛛像螃蟹,鴿子像蝙蝠,光怪陸離。玩累了,母親睡了,我卻還是睡不著,悄悄爬起來,抱著手電筒和螢光棒跑到陽台「曬月亮」。月光如水,灑了一地,鐵欄桿的影子如它們一般儼然肅立,所謂「人正不怕影子斜」,大概就如它們這樣了。

到了明日早晨,生活的河流又重新平靜地流淌,一股漩兒的影子都沒了。停電就如平靜無波的古井裡掉進一顆石子,水波潺潺,一會兒,終究是沒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