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高中作文議論文1200字

換位思考可以把自己換到團隊成員的位置上思考,可以體會大家的辛苦,能夠真正體現你的關心,而不是虛情假意。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換位思考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換位思考

曾經,有人問一位智者:“什麼是天堂和地獄?”智者沒有回答,只是把他帶到了一個地方,那裡有一個裝滿了湯的大池子,池邊有一些老者用長長的勺子舀著湯費力地往嘴裡送,雖一刻不停,卻個個骨瘦如柴,智者告訴他,這就是地獄。隨即,他們又來到另一個地方,同樣是一個裝滿湯的大池子,同樣是長長的勺子,不過這裡的老者是互相把湯送到對面的人嘴裡。他們個個鶴髮童顏,面色紅潤,智者微笑著說,這就是天堂。

生活中,我們早已習慣了用自己的雙手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事實上,我們同樣可以用自己的勺舀湯給別人吃。其實,這就是一種高尚的換位。

我們常常為自己的利益拼出滿腔熱血,卻不曾想過為別人付出。我們總是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而不曾想過也許有人比我們更需要幫助。是的,天堂畢竟是天堂,地獄也永遠不可能翻身,而人間是會變化的。其實一念之差,便造就了天堂與地獄。

不要總以為在這個60億人的世界少了自己一人的奉獻並無大礙。的確,一個人的力量對整個世界而言是微小的,而整個世界的力量對一個人來說確是無比巨大的。正因為如此,重病的小雪蓮才會在一月內得到重燃希望的8萬元,微塵才會造就一座城市的良心。如果每人都懂得真心真意地付出,那么每人都會得到無可估量的回報,這也是天堂之所以被稱為天堂的原因——這就是換位的力量。

而這些僅是這個世界最普通的一面。回首往昔,一個人改變世界的現實已不再稀奇。總有人會懷著不懈的念頭去努力拚搏,為自己,為祖國,也為這個世界。所以,世界才會隨著愛迪生的電燈與太陽齊輝,影響世界的雜交水稻才會伴著袁隆平的鑽研而出現,屬於世界的鐳才會隨著一對夫妻的努力而造福世界。他們和只會一味索取的人在自然界中扮演著同一個角色——人,而經過換位後,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是的,現在人們的生活很難也很無奈,這是由於世界向利益化的轉變。現在,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房子,位子,車子,票子,卻不會去儘自己之力幫助他人。大多數人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捐助活動,而在這熱情的表面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在平時做到仁愛呢?這個世界似乎已明白人類的兩個極端,已準備好了對兩個極端的方法。積蓄了萬貫家財的葛朗台死後落得千古譏笑,盤剝到了億萬身價的和紳最終只賺得了九尺白綾;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得以千古流芳,毀家革命的孫中山終成為一代偉人。與其讓金子塵封在箱子的底層,不如讓它成為非洲難民的手中食,身上衣。想想看,如果現在是個和諧美好的世界,每個人都盡力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那么受益得不是一個人,而是所有人。這就是換位的效果。

越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就越應該去換位思考。不要太吝嗇自己的幫助與付出,因為那就是構建天堂的一塊磚,它將與他人一起閃出自己的光芒,永遠,永遠……

老師的苦心

換位,即換位思考。換位思考之於人,如同翅膀至於鳥,換位思考是飛翔的翅膀,我用換位思考化解師生的矛盾,體會老師的苦心。

“錯這么多?”耳邊傳來的老師的質問,“不認真還想得高分?好好想想吧!”說完,老師轉身離開的教室,生下了還在發愣的我。而我卻有一肚子的不服氣。“切!不就是沒全對的么,我錯得也不多啊,至於么?”眼珠一轉,我心裡滿是對老師的埋怨,“這只是作業,誰說我考試就會出錯?你有過換位思考,你有想過在班級面前批評我我的感受么?”

隔日考試成績公布了,我充斥著對勝利的渴望翻開的記分冊,可是腥紅映入眼帘的卻是一個不大卻不輕薄的“103”,頓時我感覺像被抽出了脊樑般無助與失落,先前的興奮已經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確實無盡的思考與疑惑。耳邊回想起了老師話語“老師判作業判試卷盼到深夜,可是你卻糊弄完成,這哪成啊?”

夜晚躺在床上,心中卻久久不能平息,猩紅的“103”依然在眼前飛舞,帶著遺憾我漸漸進入了夢鄉。“唉,這么粗心哪成啊?”夢境中,我儼然已變換成了數學老師,而手中這張“傷痕累累”的試卷就是我昨日信心滿滿上交的卷子。“哈欠!”一股困意漫上心頭,時針已躍至凌晨,而手中的卷子卻還有許多。再看回我的卷子,一個個紅躍然紙上,心中不免再一次失落,“唉,怎么這么粗心啊…這樣的話怎么保持住優勢啊?他不換位想想我的苦心,不懂我的苦心啊…”隨著紅色筆記的增多,我的分數愈來愈少,直至為零…

紅筆在紙上默默穿行,

徘徊之間,食指凜然;

寂靜夜色迷染上了素錦,

倦意纏綿,微風拂面;

一輪彎月浮在藍玉中;

指針悄然,又是傾斜…

“不要…”我猛地起床,大口喘著粗氣,“不會的,不會的!我不會那么差的!”我忙在心裡告誡自己,但是剛才的情節卻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老師這么晚了或許還在辛苦地盼著作業,我難道連寫好自己的作業都不可能完成么?我質問著自己。我這次的教訓還不夠慘么?我難道還要繼續這樣下去么?

驀地,我理解了老師的苦心,卻只是因為這一次短暫的夢境。夢境雖短,引發的思考不少,意義也舉足輕重。通過這次夢境中的換位,我漸漸地理解了老師對我的苦心,老師這是望“我”成龍呵,老師是因為對我有著極大的期盼才會對我這樣用心,這樣嚴厲,既然我有這樣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我又怎能一意孤行呢?想到這裡,腦海中不禁想起了老師平時的話語:“孩子們,我雖嚴厲,但卻完全是為了你們好啊,你們換位從我這個角度想想就明白了。”

自那之後,每次的作業我都會以百分之二百的認真去完成,漸漸的,作業本上的五角星變多了,考試成績也提高了,我和老師的師生情也越來越濃厚了…一天老師找到我,對我笑著說:“看來你是換位理解了我的苦心,我為你的進步而驕傲!”可誰知道,這一切都只是戰就此消失,讓我更加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初三,我用一個夢境中的換位思考理解了老師的苦心,化解了矛盾,是我和老師之間的師生情更加濃厚,不帶瑕疵…

換位思考就像是通往理解與信任的階梯,讓我理解了老師的苦心和深情的愛,到達了成功的彼岸,助我在今後的處事生活中中更加順利。

紅綠喧囂抵不過一紙師愛,浮沉印象忘不了曾時春秋。

包容

人每每感覺活的侷促,受制於自己小小的空間裡鬱悶不已。或者說很多人的鬱悶、抱怨、不快樂都來自於感覺自己被束縛、被限制、掙扎不開某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空間,比如某種慾念。

當自己存有某種慾念,心裡千方百計的去達到它。過程的艱辛尚且可以忍受,害怕的是到頭來卻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早早的存了擔憂和煩惱,或者在執行的過程中一路懼怕與牢騷,咬牙撐到最後沒有達到目標,滿腹的不甘心、滿懷的抱怨。

這樣的人,屢見不鮮。就是自己,也常常陷入這個怪圈。雖然時常提醒自己,但事到臨頭,慣性的思維還是率先占了上風。

昨天,聽了一節瑜伽課,對於老師說的“包容”和“創造空間”很有感觸。

在瑜伽學裡,提倡包容:思想上的包容,精神上的包容,物質上的包容。而瑜伽特彆強調要把“思想上的包容”放在第一位,看起來很是違反我們尋常的“唯物主義”。可是瑜伽確實就這樣提倡。老師說“人常常覺得自己受束縛、受限制,其實身體的束縛和限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束縛和限制。”“人在受到束縛和限制時候自然的反應是去掙扎,而越掙扎往往束縛、限制的越深。就像泥潭、也譬如漩渦。所以,思想上要首先放開,去包容一切。”

思想上放開了,就能夠包容一切,接納一切。精神上也就可以放鬆,不再拘泥於固有的想法,不再執著於原有的思維方式,會換位思考,會換角度思考。這樣,很多問題就豁然開朗了。而當思想放鬆了,人的身體自然就柔和下來,即使還有的身體部位不夠柔和,自己也有思想準備,也就是說在精神層面上準備好了:接受自己的身體不夠柔和,告訴自己不要為這個而緊張,讓自己再次的繼續的放鬆下來,如此循環,經過自己積極的修煉,身、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這個,同樣適用於我們對待自己的生活。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夠如意、不夠富足、不夠自由、不夠瀟灑的時候,如果我們從自己的內心、從思想上就接受這些、包容這些,是否就可以少去很多的煩惱?是否可以讓我們的精神不再緊繃?是否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慢慢放鬆?人的身心放鬆後,是否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了更好的接納能力?是否就可以感覺到自己其實很幸福?而幸福指數高的人是不是對人對事物更具有包容力?良性循環!

我有個同學很有水平的總結了一句話:態度決定高度!想一想,很是經典呢。

讓我們更具有包容性吧,我們會發覺自己的空間變大了!其實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水還是那汪水、井還是那口井,哪怕水缸也還是那個水缸。可是,我們就是會覺得自己的空間變大了。

當我們更具有包容性之後,我們懂得了妥協,知道了退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不是世界給你的太少,而是自己索求的太多。當我們把自己渺小化了,我們所處的空間自然就變大了。

老師說的很好:“讓我們的思想柔和、心態柔和,像水一樣,去包容一切。”上善若水,在於水利萬物而不爭,更在於水柔而具包容萬物的能力!當我們柔和的去對待周圍的事物,就少了很多的尖銳和暴戾,會覺得時間也柔和了前行的腳步,等我們的靈魂跟上來。

你呢?對自己、對世界有足夠的包容力嗎?你學會了為自己創造快樂空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