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作文範文精選3篇

山東高考作文範文精選一:絲瓜與肉豆,形式與內涵

絲瓜藤蔓與肉豆莖須長在了一起,小孩執意要將它們分開,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為說菜是為了吃的。對於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的小孩來說分辨絲瓜與肉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想還事情一個真相。而對於只重結果的大人來說,能吃到瓜與豆才是最重要的。此處並非是想要討論大人與小孩的問題,只是想借而表達大人與小孩思維的差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若視前者為形式而後者則可以視作是內涵。反覆思索這個關於形式與內涵的問題之後,又回到“分辨”與“吃”的問題上來。若將這個問題放到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來說,我們便會由此想到其實形式並不重要,內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上世紀20xx年代,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陪同,當時的報紙報導: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爾仙風道骨,長袍長須,加上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瘦竹春梅三友圖,成絕世佳品。但是,細細品味之後,會發現,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缺少這種“三友”。

“三友”是什麼?“三友”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信義;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超凡脫俗;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儒雅修養。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風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為俗人,因為這是流於形式的矯揉造作。

現今社會中,美人層出不窮,而樣貌卻越來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嬌百媚;影視作品泛濫成災,而主題卻越來越趨向亞文化,回憶青春,未曾滌盪人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時代》,泛濫的青春文藝片充斥我們的螢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夢想。這種文藝片給青少年帶去了什麼?無非是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及躁動不安。

我們總是在反思這個社會究竟失去了什麼,為什麼青春總是缺乏奮鬥色彩?其實,正是人缺少了滌盪與砥礪心靈的精神食糧,一味地追尋形式與數量,造成了社會諸多方面的同一化,亞文化泛濫。

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三人所專不同,性格南轅北轍,但其感人之處卻是一致的:精神氣象讓人爽朗。“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越來越執著於“業”,而忽視了“道”,而結果是,一個人即使是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髻,項戴瓔珞圈,裙系豆綠宮絛,也掩蓋不了身上的“銅臭味”。

正如國學大師饒宗頤所說:“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的,卻很快熄滅,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長久地燃燒,來得經濟。”我們的生活一旦被形式主義所左右,那么整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即將失控。

絲瓜與肉豆,何必執著於將其分開,只要內涵沒有走偏,又何必糾結於無關緊要的形式呢?

山東高考作文範文精選二:夏日窗景

炎炎夏日,熾熱的太陽盡情散發熱情。而我,在清涼的閣樓上透過敞開的窗戶細細地望著窗景,望著那炎炎夏日下的窗景陶醉著……

狹小的窗戶中,望去卻是極為廣闊的景色:稻田,河流,房屋,道路,樹叢,遠山,還有那我最迷戀的天空都融入了這幅窗景。太陽高高地掛在藍天上,陽光透過朵朵漂浮的白雲灑在大地,田地里的白雲的影子為耕作著的農民遮起陰涼,農民的汗水深深滋潤著作物的根,在樹叢和田地里透過葉影依稀看見有鳥兒從中騰飛或停歇,小溪里的魚兒偶爾躍出水面捲起陣陣漣漪,微熱的風徐徐輕拂著纖細的樹條舞動,路人和車輛迎著風疾走在發燙的馬路上,裸露在陽光下的房屋裡都躲著避暑的人們,人家小院裡也有些迷戀夏日盛情的人在樹下乘涼,遠方的群山峻岭卻仍舊朦朧在薄霧中……定格的框架竟展現出何等美麗的景色,這是多么美妙、愜意的事啊!

其實窗景不僅僅只有色,還也有聲!

陰涼的閣樓里十分幽靜。往日裡再熟悉不過的腳步聲,此刻也能將熟睡的人從夢中驚醒。但窗外卻截然不同,各種聲音交雜成截然不同的一首夏日催眠曲——熱情,奔放。樹林裡蟬聲此起彼伏地響著,伴隨著隱隱約約的鳥鳴傳遍了這個夏日;河流的流水聲交雜著兩旁的風聲和樹葉的“嘶嘶”摩擦聲如流水般地湍流不息;稻田裡農民的腳步聲與隨風飄動起稻田的“沙沙”聲如波浪搬地此起彼伏,有時又有幾句人們的寒暄飄入其中;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與車輛太過嘈雜,以致連狗也不耐煩地發出咆哮。窗外很熱,混亂的聲音卻不顯得煩躁,而是多了幾分急促與熱情。我開著窗,外面雖然有聲音並且接連不斷地大聲傳播,可我卻昏昏欲睡。我想不單單是閣樓與微風給予的涼爽,還有這一首特別的夏日催眠曲!

狂躁的夏日,人們的脾氣也隨之變得焦躁,易怒。可我此刻卻沒有了心靈的浮躁,我的心靈似乎被這夏日的窗景所制服。窗景是夏日狂野的釋放,卻給予我心靈的沉靜。這看似不合情理的解釋卻是我此時此刻最深的體會。望著它,心靈仿佛掙脫了炎熱的煩躁,置身於涼爽的和諧之中,盡情揮灑自己心中的熱情。身心的解脫終於讓我體驗到夏日的另一番韻味,這種韻味撫平了我的心中的漩渦,使心靈的海面恢復往日的平靜,卻也釋放出不同於往日的熱情。炎炎夏日給了我一種全新的感受。

夏日窗景,在我的心中留下烙印;而我,也在其中揮灑自己的美好青春!

山東高考作文範文精選三:窗景即心境

我們都有一扇窗,窗內窗外是不一樣的世界。每個人的窗外,也都是不一樣的風景,用怎樣的心情打開面前的窗,看到的便是怎樣的風景。窗景即心境。

我站在我的窗前,任時光輪迴的手將光陰剪成了煙花,一瞬間,就以為看盡窗外繁華;任季節更替將枝芽開成一樹繁花,只一眼,便以為賞全百色爭艷;任一張白紙將腳印刻成了印記,才一步,還以為走過萬水千山。

高一的時候,喜歡一次次的重複一個相同的動作:站在窗邊盯著對面教學樓的某間教室發獃,看欄桿前的男生們嘻嘻鬧鬧。因為那時暗戀一個高一級的學長,似乎靜靜看他一眼便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情。高二的時候,厭倦每天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重複,從一摞摞書本的縫隙看過去,窗外春去夏至的綠意深深淺淺,層層疊疊,真是誘人極了,筆尖停留在還未完成的試卷某處,想著若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瘋玩該是多么愜意。高三了,時間變得短暫,要做的事情都還沒來得及完成。抬眼間,窗外遠處的山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鬱鬱蔥蔥,遠方我不曾見過的海浪聲聲正等著我去聆聽。

窗外的景色總是隨著境遇不斷變化著,有時陰鬱得令人不解,偶爾幾下電閃雷鳴,驚嚇的我甚至想要逃避。關上窗短暫的調理,平和地再次打開窗,窗外的景色依舊陽光明媚,葉子在枝頭翠綠,長發又安靜地伏在肩旁。

窗外的景色永遠豐富永遠斑斕,我們之所以看到不同是因為心境不同。窗子就是一個畫框,我們看到的窗外景色如何,就要看我們打算用手中的彩筆如何繪製這幅圖畫。每個人使用的顏色不用,方法不同,看的窗外也不一樣。

在窗外種下一顆彩虹樹,當你積極地以樂觀心態打開窗子,微笑著去看吧,它定能幫你開出最美的夢想。

荼蘼花開時,關上窗,一切又回到原點,卻不再是初始的模樣,這就是窗外帶給我們的成長。下一次準備推開窗之前,窗外是否有你想看的花兒,是否有你想跋涉的遠行,問問你的心境,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