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卷高考作文題目:當自己被欺騙時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麼會這樣?”

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然後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 --蕭伯納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審題立意】

命題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質:生活哲言類(關注社會生活、人生和哲理)

材料內容(關鍵字):蕭伯納,有的人,已發生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

材料特點:安徽試卷今年的高考作文恐怕是今年各省高考作文題目中審題立意及具體操作最難的一篇。雖然材料只有兩句話,但推究起來卻需要考生費一番心思。即使探討出了材料的主旨,但寫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

審題立意:我們理解蕭伯納的這句話可以把它切分為兩部分,然後在把這兩部分建立起有機的聯繫。首先,我們來看這兩句問話的前提:一句是“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一句是“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已經發生事”是已然的,不可改變的事實了;“從未有過的事”是未然的,是夢想。我們再來看兩句問話:一句是“為什麼會這樣”;一句是“為什麼不能這樣”。前者是對現實的不滿,後者是對未來的期望。所以,我們如果把背景和後面的問話聯繫到一起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上的許多事本來應該按照人們意願(夢想)去發展,可是卻沒有按照人們的意願(夢想)去發展。另外,我們從作者的說話口氣來看,顯然作者對已然的現實表示了十分強烈的不滿。所以,蕭伯納的這句話在我看來是既有對未來理想追求的鼓動,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發展脫離人們意願的一種強烈不滿的嘆悔。

如果考生不能做出上面的分析,那么考生還可以用類比法來分析。比如,中國國家足球隊今天被泰國足球隊踢了個5:1,我們看到這已經發生的事就會問:為什麼會這樣?但我們卻夢想中國足球隊將來有一天能踢巴西足球隊為5:1,接著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再比如,今天的房價上漲的已經讓普通老百姓無法承受了,我們看到這已經發生的事就會問:為什麼會這樣?但我們還夢想將來有一天能夠“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並接著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通過這樣的類比,我們就可以得出這個材料的主旨,那就是現實生活中不該發生的事卻發生了,應該發生的事卻沒有按人們的想像去發生,所以這是對現實不滿的質問,也是對追求夢想的鼓勵。如果考生僅僅把把這個材料寫成對什麼“夢想”的追求,那恐怕就失之片面。

(一)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在出人意料之外地發生著,對於已然發生的事,我們只能無奈地嘆惋道:“為什麼會這樣?”在嘆惋中,有的人覺得司空見慣了,有的人覺得習以為常了;在嘆惋中,我們消磨了意志,我們失卻了對夢想的堅守。然而,我們就不能像蕭伯納那樣,面對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追問一句:“為什麼不能這樣?”

(二)為什麼會這樣:“公僕”以“救世主”自居,執法者帶頭違法,房價越壓越長,環境越治理越差,學生越減負擔越重,安全事故會議開得越多事故越頻發……

為什麼不能這樣:最好的大樓不是政府辦公大樓而是學校,政府官員能不貪污腐化,老百姓不再怕領導,老百姓能夠住得起房看得起病……

面對這些,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