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分作文及點評:玩的是痛快 破的是規矩

近日,一本叫《別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的作文書受到追捧。書中集結了近幾年73篇流傳甚廣的高考零分作文,編者還在每篇作文之後寫了幾句話點評。記者在99、噹噹網上圖書商城中發現,此書儼然排在暢銷榜前15位。重慶第一中學語文老師王海洋表示,很多零分作文對於考場作文來說是有缺陷的,離題嚴重,較為激進,學生應努力寫出優秀滿分作文。(相關報導見本報今日13版)

遙想77年前的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的國文試題是陳寅恪先生出的一個上聯“孫行者”,考生周祖謨對出下聯“胡適之”,贏得諸考官一片喝彩。然此下聯卻不是標準答案“祖沖之”。以當今高考評分標準,此乃“零分作文”,但周祖謨卻榮登金榜,後來成為一代語言宗師。

這是一段文壇公案,姑且不去考證其真偽。但就現行高考體制下,即使作為故事咱也編不出來。由此反觀《別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所受的熱捧,與其說是一代新新讀者喜玩另類,不如說是對所謂“優秀滿分作文”的一個反諷。

這幾年,“零分作文”不僅是網上熱帖,而且屢見報端,究其原因,一是“好玩”,二是“好看”,這就說明了受到網友的熱捧並不奇怪。

“零分作文”73篇,我看過一些,總的感覺是“熱鬧”。孩兒們怪異的思路,飛揚的文筆,那種調侃戲謔,那種玩世不恭,讓“正襟危坐”的考壇頓失顏面,得了零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如果這種教育體制不改,這種考試制度不改,零分作文就會層出不窮,《別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就會一集接著一集地娛樂讀者。

由此讓人想到對高考作文嗤之以鼻的韓寒,他的高論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讓人知道,玩兒車的也會寫文章。”而且,他的文章已經成為許多博士論文的選題,但他遭遇高考會怎樣?我想,絕不會像他玩兒賽車那樣容易,能和舒馬赫那樣的絕頂高手同場競技。

毫無疑問,這些零分作文的孩兒們丟了“前途”,但留下了文章,玩兒得如此瀟灑,如此悲壯,令人嘆為觀止。難怪報社的一位大俠作如是感慨:小小年紀就能在雲淡風清中直面生命的不堪,就能在驚濤裂岸中直抒坦蕩的胸臆,真牛!

當然,那位老師說得不無道理,但這些孩兒們不抄襲(有抄襲的滿分作文被曝光)、不虛偽,玩的是痛快,寫的是文章,破的是規矩。

老祖宗發明了文章,就是給人看的,不是用來考試的,自從隋文帝發明了考試這個東西以後,文章便變得越來越不好看了。考了一千多年,也不知考了幾萬場,流傳下來的文章只有一篇,蘇東坡的《刑賞忠厚之至論》,而且是第二名,您見過哪篇狀元的科舉文章流傳下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