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味道高中作文800字

不論身在何處,不論處於何時,家鄉的味道總是讓我們魂牽夢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高中作文故鄉的味道,僅供閱讀!

故鄉炊煙的味道

很久沒有見到故鄉的炊煙了,很久沒有聞到故鄉炊煙那特別的味道了。

然而,故鄉的炊煙的味道一如炊煙固有的特質那樣在我的腦海中裊裊飄舞,經久不絕。

我的家鄉是一個極其普通尋常的偏僻小村莊。那裡的每戶人家的灶屋頂上都矗立著一根煙囪。每天的一日三餐之前,每根煙囪里都會冒出裊裊炊煙,優雅地在天空中輕舞飛揚。柴草燃燒後的那種淡淡的、糊糊的氣息瀰漫整個村莊。如果站在山樑高處俯視村莊,幾十股青煙構畫出的壯觀景象比任何山水風景畫都要優美。

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煙莫過於清晨的炊煙,淡淡的,藍藍的,在村莊的房舍上,綠樹間散蕩開來,讓人不由想起清晨山野樹林裡呈現的霧靄,像批著輕紗的夢。一陣風吹過,炊煙便調皮地迅速向蔚藍的天宇竄去,讓你尋不著蹤跡。村莊便也如脫下了輕紗般的睡衣,裸露出鄉村初醒的清新與美麗。

現在想來,故鄉的炊煙是一種無聲的召喚。青煙飄起便在告訴在田間勞作的家人,該回家了。我的父親很多時候總是在母親將飯菜端上桌,洗臉水打好的當口回到院中放下鋤頭或者糞桶的。沒有帶手錶的父親也有聽不到炊煙這種無聲的召喚的時候,這就需要我上到就近的高處對著父親勞作的方向反覆呼喊——爸爸,回來吃飯了!得到父親的回響後才能作罷。有時候在父親回響前,村里喜惡作劇的同齡人爽快的回響,那沒有一番對罵的不肯作罷的。

對於故鄉刻骨銘心的記憶,更多的緣於母親。記憶里,炊煙是與烤紅薯、煮玉米棒子、炒花生、蒸饅頭、炸松肉等聯繫在一起的。而這烤煮炒蒸炸都與母親聯繫在一起。那時候,母親總擔心整天上竄下跳的我在飯好之前會餓壞了便會在全家人吃飯前準備好紅薯玉米一類的食物給我。而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美味的食物啊,至今還口齒留香。有時候,看到別人家有饅頭松肉吃,我也會流著口水向母親要著吃。那時,饅頭松肉對貧窮的我家來說是奢侈品,但因為母親的緣故,我都享受到了。

現在,故鄉的土灶和炊煙越來越少,偶爾升騰起來的一股兩股炊煙似乎也在告訴人們:鄉村最美的風景在演絕唱!然而,離開故鄉到外地求學的我還是時時懷念故鄉那縷縷炊煙,因為其中曾經有一縷是我慈祥的母親為我放飛的,那美麗的一縷炊煙飄舞著母親那博大無私之愛的味道。

隨州的味道

我的家鄉在隨州。那裡的特產風味獨特;那裡的人民熱情好客;那裡的風景美如仙境。更重要的是,那裡的味道。

隨州是香的。

到了過年,外婆按照家家戶戶的習俗,開始與外公一起忙活起置辦年貨來。可是,外婆做的既不是香腸,也不是臘肉,而是她的獨門絕技——三鮮。三鮮是我的最愛,過年的時候,一頓見不到它我就吃不下飯。三鮮名如其物,分三鮮:鮮豆油皮,上等鮮豬肉,新鮮油條。我和外婆一起親手做過三鮮。首先,用豬肉和油條等其他調味料活在一起做成餡兒,再用豆油皮將餡兒裹起來做成圓形,方形或三角形,最後將成品放入油鍋炸熟。三鮮可擺涼盤,也可以炒菜,煮湯的時候放上幾片,味道別提多香了。

隨州是甜的。

隨州盛產蜜棗。三至四月份,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小棗花,猛一看,還以為下雪了呢。再等到八九月份,山上都是一片片被壓彎了的樹枝,那又大又甜的棗兒顏色可美了!有微紅色的,像姑娘害羞的臉頰;有青綠的,像亮晶晶的寶石;有淺黃色的,像一粒粒濕潤的珍珠……,新鮮的棗兒裝載罈子里,兌上蜂蜜,酒,桂花,密封好,在罈子里醃上幾個月,蜜棗就製作成了,深紅的顏色,晶瑩欲滴的光澤,吃上一口,鬆軟綿甜,心兒也醉了。

隨州是辣的,是酸的,是苦的,在這裡就不給大家一一介紹了,有機會,我會攜你一起去品嘗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我,作為一個從小離開家鄉跟隨父母來城市生活的孩子,在這個寧靜的夜晚,思緒不知不覺飄到了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家鄉。

帶著滿滿對家的留戀和對家鄉的好奇,我和爸爸坐上了一個略微超載的客運車,乘客們都說著一口純正的鄉言,讓我一個老家為藁城的人有絲羞愧。還好外面清新的空氣讓我感到了些許愉快,風嗖嗖的唱著歌從我的耳邊跑過,帶動那年老的車窗玻璃咯咯響,猶如一位年邁的老人活動筋骨的聲音,讓人擔心。

轉眼到了村門口,爺爺還是倚著那個電三輪,下車喊了聲“爺爺”就上了車,爸爸詢問著老家的收成,爺爺也對我的學習問長問短,讓有些尷尬的氣氛的到了緩解。 不一會到了家,奶奶笑呵呵的從屋裡小跑出來,“誒呀!誒呀!”的感嘆著我長得這么高。已經高過奶奶一個頭。奶奶前幾年前的了一場病,之後說話就不清楚,可身體還是那么硬朗,洗碗、種地、做飯……都能做。我放下行李,走到院子裡,一切都沒變啊!屋前的兩顆柿子樹,枝條被果實壓下來,伸手就能夠到黃橙橙的柿子。院子一旁的柵欄被葡萄藤緊緊的纏住,緊密而整齊。葡萄有綠有紫,顆顆圓潤飽滿,讓人垂涎三尺。再往前走就是大門前的乘涼口,上方被青澀的瓦片整整齊齊的覆蓋著,有時燕子也會來這裡築巢。當然,這也是村裡的爺爺奶奶們的樂園,他們常常聚在這裡打麻將,就像大雁南飛、魚兒回遊、鹿兒遷徙一樣的準時。當然,那同樣是我兒時表演的舞台

兒時的我瘋瘋癲癲、活潑開朗,再悶的人也會和我一起撒歡,何況我表妹。有時爺爺會做那乘涼,拿著那滄桑的芭蕉扇,一搖一擺的扇。那樣安然自如、那樣舒適愜意。扇走一天的悶熱,扇走一時的煩躁,留下一絲清涼的恬然。我會和表妹為爺爺表演節目,那是我兒時最驕傲自豪的時刻。幼稚園學的歌呀舞呀全部一一展示。實在歌無詞窮了,就活蹦亂跳瞎鬧騰一番,伸脖、對眼、彎腰、屈腿,上躥下跳,不亦樂乎。盡興時還會瞎喊兩聲,也不知喊得是啥,總之開心就行了。

多希望時光就停止在那一刻,奶奶充滿關愛的問候、院裡甜如蜜一樣的柿子、門前盡情忘我的嬉鬧,都是那樣的讓人留戀。猶如夏日一朵淡黃小菊的芳香,飄蕩在鼻前,縈繞不去,陪伴著我漸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