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日記:談談高考600字

又是高考時,考前每一位家長肯定都是抱著上大學的希望,考後往往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考自從鄧小平爺爺延續至今,無疑是條正確的路。但是在高中,那種壓力常人是難以體會的。就說一個實例吧,有次我上公車,正好是到重點高中,半路,看到一名高中生上車了。死氣沉沉,一臉頹廢,青年人的蓬勃蕩然無存。我回頭看了看後面的學生,多半是打瞌睡。

高中,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都應該朝氣蓬勃,可是眼前恰好相反。為什麼呢?就談談高三的吧,晚自習上到十點半結束,然後再繼續伏案做作業,少說都要十二點才會睡覺。更有甚者,一至二點才能就寢。早上五六點又要到學校。每天休息不過幾小時。高強度的作業,人是受不了的。就算習以為常,但可以看出高中生是可憐的。我僅僅在國中,還有更多的我不得而知。來說說高考的意義,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試之一。高考決定這未來的大學,未來的工作,未來的路。高考失利,上一個不好的大學,工作不好,這一生在某一方面來說就算是失敗了。

高考成功,大學,能找到一個好工作,這一生在某一方面來說就是輝煌的。另一方面來看,這和明朝的八股取士有相似之處,只是沒有明朝那么嚴重罷了。中國之所以不能成為世界國,就是因為,中國創造性人才太少了。思想禁錮的一些固定的公式和知識中。不敢突破。如果突破了,被世人無視甚至唾棄。美國等一些強國恰巧相反。

老舍先生曾寫過“考而不死是為神”,沒錯,制度是不錯的,但是那種說不出來應該遵守的另一方的制度,我們卻恰恰違背了。這就導致了應試教育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