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作文題目:莠草材料題

莠草,農人整個春天夏天鋤它,然而它仍舊精力旺盛,田埂、牧場、田野、花園到處都有它。有人用卑賤的名字稱呼它們,例如豬草、苦艾、雞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稱呼它們,例如長生草、扶移、雁來紅。閱讀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或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題解】

從哲學角度進入分析,則第一句話可以從價值的特殊性獨立性、必然存在的依據和因果聯繫角度議論;第二句話可以從多角度全面看問題角度議論,正因為辯證法中的全面看問題的啟發,人們的思維才有了突破和創新。因此,第二層顯然是對創新思維的要求。

【立意參考】

一、莠草角度:1.天生莠草,必然有好有壞,“天性”不可改變,生命可以選擇,也可以找到自身生命的價值。——正確認識自我,給生命合理的定位,活出生命的獨特價值。 2.莠草有害,農人鋤它而後快,但莠草仍能堅強地自我展示,對於莠草而言,評價於它只是毫不相關的外在,它必須在讚美與惡評中尋找到自己,堅守自己的價值,發展自己。——堅守自我,不因別人的態度而放棄自己的人生。

3.莠草即便是某些人眼裡的害草,也有它值得肯定的一面。生命的價值是多元的。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價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須體認每種生命的獨特而的價值,給予平等的尊重。

二、認知角度:1.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價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須體認每種生命的獨特而的價值,給予平等的尊重。

2.價值觀導致人們認知的差異。如何在價值衝突中發現價值?從實用與審美的價值立場可以對莠草做出不同判斷。比如在當下實用主義盛行的社會中,我們應該倡導更富有超越意識的審美精神的培養。3.認知差異源自價值衝突。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是基於不同的價值視角而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這樣必然導致價值認識的裂變與多元,這是正常社會的必然現象。彌合社會價值裂變的方法是:倡導與培養理性與寬容的精神。4.人必須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而功利的認知,體認“生命平等”,倡導“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仁愛精神。5.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莠草就是莠草,不因人的認知而“變異”辯證地看問題,客觀認知“莠草”。6.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莠草作為客體有好有壞,作為主體的人價值觀又是多元的。客體的矛盾性複雜性正是構成世界參差多態的原因,認知的多元衝突又是精神世界紊亂失諧的原因。避免單向度的價值觀,不以己之好來除卻世界的“雜草”,尊重差異,多元共存該是我們認知世界必備的態度。

【範文參考一】

知識分子應有“莠草精神”(68分)

傑魯巴維曾在《沉默的串謀者》一書中說過:“發言一人即可,沉默卻有賴眾人合作。”

在網際網路興起的今天或是在封建專制的過去,我們都需要有“莠草精神”的知識分子。在因理性克制而被罵“搶占道德高地”時仍舊“精力旺盛”;在思想自由被禁錮時仍舊“精力旺盛”;在眾人皆沉默時仍舊不因冷遇而“精力旺盛”。如莠草一般,被農人春夏鋤掉,被人以卑賤的名字稱呼,它仍舊精力旺盛。知識分子不應讓沉默繼續。

古時的封建時代,知識分子被限制思想自由,甚至到了明清時期有了錦衣衛和文字獄,自由思想處處受限。屈原也在《離騷》》中長嘆:“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知識分子立足何其艱難。而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話語權已經開放,卻處處限制知識分子用話語權表達道德立場。人們因法律不彰而唾棄道德,以“道德暴力”批判崇高,在失去道德信仰的時代,知識分子舉步維艱。這便是知識分子應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

知識分子之所以能夠擁有“莠草精神”是因為其思想與靈魂自有高度,總懷有不斷向上生長的意念。“認真你就輸了!”是犬儒世界的墓志銘。知識分子卻信奉蘇格拉底的“不曾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彌爾頓曾這樣比喻限制思想自由,就如同關上園門捉園子裡的烏鴉。你以為地面歸你管,可是烏鴉另有維度,它還有翅膀屬於天空,你一靠近,它便飛遠了。知識分子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對思想自由的信奉,才可以支持他在被外界不斷打擊時仍保持其旺盛的精力。

然而保持“莠草精神”對於知識分子來說也並非如天生一般容易。朱利安·班達曾在《知識分子的背叛》中表達了自己認為知識分子應因愛和智慧肩負道義與自由。那時的他還擁有一片赤誠之心,並在德雷福斯案中支持正義,但卻在之後的史達林大清洗運動中為其辯護。知識分子難免會被群起而攻之的社會輿論壓力壓迫,被集權統治威迫等等。然而正因為如此,維持知識分子內心的思想自由,作為“社會牛虻”的正義感才難能可貴。

知識分子應有“莠草精神”,莠草能忍受被鋤的苦痛,是因為總有人最後會叫它“長生草”如此美麗的名字。知識分子也應抵抗外界的壓力,總會有一天社與國家因你的存在而被點亮。

[點評]

原卷卷面整潔,書寫優美。此卷的優點還在於:作者的筆力集中,論證深入而富有層次感。行文開始,作者便從材料中提取出知識分子的“莠草精神”作為論證的主線。然後文勢逐層深入展開,開掘深入:知識分子應有“莠草精神”的必要性、知識分子擁有“莠草精神”的原因以及知識分子葆有“莠草精神”的可貴。其行文以思想來統馭文字,來組織布局,這種富有力量的筆力在學生應試作文中屬於可貴。再者,其行文中之徵引,雖偶有微疵,但整體表現出來的閱讀積累的豐厚度以及見識的獨特性也令人欣賞。

但也應該看到其不足處:其第一段從材料中提煉觀點時就有“劍走偏鋒”之感。其觀點對於材料的觀照與涵括顯然有所缺失,沒有全面考慮到還有人用雅致的稱呼來評價莠草這一內容。但幸而作者在最後一段中略有所回護。其次,其逐層深入的層次順序也是可以商榷的;再次,其行文中的邏輯推理也存在著不夠嚴密以及思維斷續與跳躍之處。

【範文參考二】

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65分)

苦艾卑賤,因其隨處可見,在農人的鋤頭下仍不順遂人意,自顧生長;扶移雅致,因其生命頑強,整個春天和夏天的剷除都未能將其消耗殆盡。

二者擁有“莠草”這一相同的生命形態,卻因著眼點不同而得到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角度不同,其顯現的側面也不同,以人的需要為轉移。於我們而言,卑微與雅致,需要我們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

對待精力旺盛的莠草尚且有兩種說法,更不用說在城市徘徊的小人物。與城管打游擊的小攤販,有人同情他們為生計而奔波,有人卻斥責其對城市形象的破壞;無力租房而蝸居於地下的“井底人”,有人關注其悲慘的境遇並為之呼籲,有人卻冷眼指責其占用了公共資源。不同的聲音激盪,帶來的是加強城管隊伍的建設與封堵井口。對那些“頑固”鬥爭與努力的人們,我們不能只以自己的立場來俯視,也不能僅以底層人的視角給予肯定,應理性評價這樣的生命形態。當然,我們不能囿於“卑微”與“高雅”與否的評價中,而是在評價過後,以行動來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畢竟卑雅之間,生命至上。

然而,卑雅之分並不十分受用於文化形態。我們無法以“雅致”與“卑賤”來評判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任何一支,畢竟各民族的文化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全盤西化”與“固守傳統”都是傲慢與偏見的表現。但是我們也不能因一些屢禁不絕的落後與腐朽文化“精力旺盛”就讚揚其生命力的頑強。畢竟雅致的符號也無法掩飾其頑固卑賤的本質。而對於“娛樂至死”的大眾文化、日漸消靡的傳統經典,我們無法以人氣與訪問量來批評或讚揚,來評價“雅致”與“卑賤”,我們更不能讓真大師在風中凋零,讓偽大師成為文化的口紅塗抹在時代的嘴唇上。

不是所有的形態都能以“高雅”或“卑賤”來評判。誠然,我們應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但是非高低間沒有中間立場。我們應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只為利己的言論切不可取,只為譁眾的說法也須摒棄。尤其是掌握了話語權的人們,似乎不解構英雄,嘲諷主流就無法顯示其“理性”所在;似乎不從眾發聲,抱團聲討就無法突出其“評價”所在。理性評價各種形態,生命也好,局勢也罷,都需站在正確的立場,以正確的角度發聲。

苦艾亦呼扶移,同種生命形態因其特點置於不同的場景下會得出雅致與卑賤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以付諸正確的行動。

[點評]

原卷卷面整潔,書寫優美。

此卷作者對於材料的觀照與觀點的提煉是建立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的:其對於材料的側重點把握稱得上準確精當;其提取的觀點有明顯高於一般學生的思想抽象度。其文意展開與深入的思路清晰有致:運用觀點,依託具體的社會現象與文化現象,分析闡釋。行文間內容具體,思維隨勢婉轉,靈活細緻,表現出了較高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社會、文化問題的認識水平。結尾處回應材料,文形圓融,文意飽滿。

【範文參考三】

我自任逍遙(56分)

尼采曾說:“你的良知在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是的,不為他人言語而左右,做真實、灑脫的自己,人云隨他去,我自任逍遙。

憑你是用卑賤的名字來玷辱它,抑或是用雅致的名字來讚頌它,莠草只不改變,用一如既往的頑強生命力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逍遙、灑脫的態度來面對一切。

時空流轉,萬物變遷。他人的言語,終究只會成為過往雲煙,只有始終如一地做真實的自己,才不會迷茫。

動漫大師宮崎駿,完美詮釋了:人云隨他去,我自任逍遙的含義。他從開始接觸動漫開始,至最後一部作品《起風了》結束,成名前後,他都不曾被他人的言語左右分毫,保持著童心,對生命的真誠,諦造出一部部偉大的作品。這世上有許多動漫大師,但為何只有宮崎駿紅極數十年而不退?只因大多數動漫師,因小有名氣便飄然,喜聞他人的讚譽,惡聽他人的指正,在他人的言語中飄搖,最後早已忘卻了自己的初衷,難以赤子之心以待動漫,又如何能有好作品問世?

他人的言語,傾聽理解可以,過度在意反成桎梏,讓人失去自我。

“蒸汽之父”瓦特因發明了蒸汽機名動世界,使人們由蠻荒跨進了文明。然而,在鋪天蓋地的讚譽中,這位潛力無限的發明家沉迷其中,再無發明出現。不僅如此,當他的得意門生默多克發明出了改良後的蒸汽車,他知道後怕失去榮譽而竭力阻止。言語對人的影響可見是如此巨大,它究能夠使偉人淪為卑鄙的人,把握不好自己,就會在他人的讚譽抑或詆毀中失去本性。不起眼的莠草足以讓那些“迷失者”感到汗顏。

誠然,要在這個充斥著輿論與浮躁的社會裡,做到:人云隨他去,我自任逍遙,十分不易。從小,我們便在父母的期盼、他人的評價聲里成長。他人的言語時常令我們或喜、或悲。但是,即使如此,不妨給自己心裡留下一塊空地,使自己不迷失。莫言成名後,並不因名氣、評論改變一絲一毫;“紅學泰斗”周汝昌絲毫不以其頭銜為意,只潛心學術研究;旭日陽剛組合一首《春天裡》打動億萬人,他們本可以藉此走紅,卻仍懷抱夢想懷抱木吉他,逍遙地歌唱,這些前輩們使我們相信,做自己並非不能做到。

宮崎駿說:“自從立志成為動漫師起,我就決心不為任何而改變自己。”他人的讚譽或指責,不於在意。不妨學莠草:人云隨他去,我自任逍遙。

[點評]

本卷觀點從“莠草”的角度提出。立意準確鮮明,標題亦擬設洽意。

其論證優點在於:論證中心主線集中而明確,引例恰當,且能結合觀點做必要的分析。結構因有明顯的呼應段落而顯得圓融完整。不足在於:論證中的正反對比論證僅是在一個層次平面上進行,缺少更為豐富的思維層次,因而在思維的深度與厚度上存在著一些缺憾。

【範文參考四】

存在即被尊重(49分)

對於莠草的存在,有人鄙夷它,有人讚賞它。然而對於莠草的“長生不死”當給予尊重。

莠草,農人花盡春與夏來鋤它,因此人們對莠草有了不同看法。有人用鄙夷的眼光看待它則用卑賤的名字稱呼它;有人用讚賞的眼光看待它則用雅致的名字稱呼它。然而,無論人們用什麼樣的眼光或想法來對待莠草,它依然存在。既然存在,它就有權利被尊重。

尊重事物的存在,首先應給予事物的認可。美國跳水冠軍麥可·菲爾普斯自小是個多動症患者,無論哪個醫生給的診治都是“無法醫治”或“無法痊癒”。然而只有其母親黛比認為菲爾普斯是可以像正常人的。菲爾普斯在母親的認可與培養下做到了超乎常人可以有的專注力。菲爾普斯的存在,得到母親的認可從而得到世人的尊重,甚至追捧。而莠草即存在也可在人們的認可下得到尊重。

其次,尊重事物的存在,應給予支持,而非反對。高錕,物理學家及香港大學前幾任校長。被稱“光纖之父”的他對於光纖的研究之路上可謂荊棘重重,同身份地位的學者的抨擊,報紙的抨擊,然,在他的小團隊的支持與幫助下成功研究得“光纖”人類的一大步。沒有眾人的認可與支持,只需這一小小團隊的幫助與支持便得到了尊重,有了尊重就有了動力,至少不是全世界的反對。反對的人自然有跌破眼鏡之時。莠草雖然只是株草,但農人反對它的存在,它就可以不存在了嗎?至少有人稱頌它,尊重它,它是存在的,為何不應受到尊重受到支持?

事物的存在就應被受到尊重。無論其是否有用與無用。若說莠草無用,因而被農人不盡鋤之,被人唾棄之,那么“龍”呢?龍只是古代人們臆造出的一個圖騰,除了人們信仰之外還有什麼用處?莠草雖無多大用處,可它卻精力旺盛,永不消滅,生生不息。如此象徵為何不可成為人類的圖騰?只因龍是人們尊重甚崇的對象,而莠草則不受尊重甚至不受重視的對象罷了。

事物的存在,自有其價值,只要得到人們的尊重,哪怕是小小的莠草也可以成為人類的圖騰。

[點評]

此卷的觀點是在整體把握材料的基礎上而有所側重:莠草作為一種存在,有其價值的自在性與自足性;人們對於它的認識評價可以有分歧,但態度卻必須是尊重的。應該說,觀點的邏輯推演是合理的。

但作者的論證能力是有所不足的。第二、三段採用平行布局的方式,用事例簡單地印證而非論證觀點,而且所選用的事例於觀點的吻合度,論證所表現出的對於觀點的支撐度都有不能令人滿意之處。論證的層次也不明晰有致。

【範文參考五】

堅持自我就能取得勝利(49分)

農人整個春夏都在鋤莠草,但它仍精力旺盛,隨處可見。即使有的人用卑賤的名字稱呼它們,但是仍有人用優雅的名字稱呼。我們就應該像莠草一樣,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在困境中堅持自我,就能夠更好的成長,成就事業,取得成功。

相信大家都對李秀麗很熟悉,一位滑冰替補。原本對他們來說,能夠上場比賽已經是十分榮幸的,但她還甚至拿到獎牌。原本落後的她因為義大利選手摔倒,絆到一位又手鉤住一們,使她上進第一名,種種可能被超越,摔倒的壓力下,她堅持自我,一步一步踏實滑過,最終獲勝,也引起許多人的讚賞。勝利可能需要幸福女神的眷顧,但更需要能負擔得起壓力,堅持自我好好努力。或許這些壓力曾讓她進入困境,只要不動搖,成功就更進一步了。

或許古代詩人李白能為我們展示出堅持自我。在他的做官生涯中,起起落落,但他在黑暗官場中仍不被黑暗所吞噬,堅持自我,即使在連續被貶時,也仍以作詩來勉勵自我,不被其他人所動搖,使他最後取得文學上的成就。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更是體現堅持自我高尚的品格,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提升,最後過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田園生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勝利”的表現呢?

中國演員范冰冰從《還珠格格》中的一個小丫環開始演藝生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她,在經過漫長的演變,她早已退去怕生的青澀面孔,成為性感女紅星。面對這些,許多人開始進行批判,惡言相對,也有人表示喜愛到底。面對眾雲紛紛,范冰冰堅持自我,不斷磨練自己的演技,可以為了拍戲熬夜,最後她取得多項獎,身價也因此提高,原本所在的低谷早已跨越高欄。所以在世人的爭論中,我們應該學著不去在意,在低谷困境中懂得堅持自我,不去熄滅心中的那團熱火,最後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小草也是在各個地方所可以見到的,甚至是夾縫中。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堅持自己內心所追求的,即使困難再大,也不放棄,成功便會從四面八方來,即使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也不要放棄,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點評]

此卷觀點是從“莠草”的角度來設立的。觀點雖非高新,但簡明準確亦值稱道。

問題出在論證。作者在論證展開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極富有典型性:辯證分析能力薄弱,無法對籠統的觀點進行剖分與布局;論證平面化與循環化,缺少思維層次的深入與推進;引例重述不重析,機械印證觀點。呈現出模式化作文的面貌。